第十八集 刘渊复汉(3/6)
拜汉王:败军之将,尚蒙主公如此厚待,臣惭愧无地!
刘渊:胜败乃兵家常事,况将军止此一败乎!孤王不怪,并加封卿为司隶校尉。
王弥:大王隆恩,臣感于五铭之内,愿终生效命殿下。
众官见此,感动不已。
镜头转换,洛阳城内。北宫纯大胜一阵,与王秉合兵还归洛阳,来见司徒王衍,代凉州刺史张轨致意朝廷。
王司徒大喜,即引北宫纯上殿,表奏其救驾大功。怀帝依司徒所奏,遣使随北宫纯前往西凉,封张轨为西郡公。张轨力辞不受,天使最终赐以印绶,不允其辞。
王衍自后再聚宾客清谈,客必以“司徒登城一呼,凉州援兵即至”之事逢迎,以为堪与当年汉献帝“说曹操,曹操到”堪相媲美。
字幕:永嘉二年七月,汉王刘渊迁都于蒲子城。
有平阳渔人在汾水湾得玉玺一枚,献于汉王。刘渊见玺上刻文“有新保之”,疑是王莽时所用玺印,遂以为祥瑞之兆,重赏渔人使归。
群臣趁机劝汉王晋位为帝,刘渊欣然从之,于是祭祀南郊以承天命,正式建坛称帝,国号大汉,大赦境内囚犯,改年号为河瑞,后改永凤。
汉帝聚众升殿,命黄门宣旨:诏封皇子刘裕为齐王,刘隆为鲁王。任命大将军刘和为大司马,封梁王;尚书令刘欢乐为大司徒,封陈留王;御史大夫呼延翼为大司空,封雁门郡公;宗室中以亲疏为等级,皆封郡县王;异姓中以功劳、谋略为等级,皆封郡县公侯。
大封百官已毕,群臣拜舞称贺。
太史令宣于修之出班进言:陛下今虽龙腾凤翔,接受大任,然晋朝未灭。臣观今元荧日,荧惑犯于紫微,应不出三年,必能攻克洛阳。蒲子城崎狭,不足天子久安。平阳有天子之气,兼是陶唐旧都,望陛下上合天象之变,下合地理之祥,徙而都之。
汉帝大喜从之,于是迁都平阳。
刘渊既称汉帝,遂使皇子刘聪为大将军,总领全国诸军;以从子刘曜为龙骧大将军,领北兵以威震诸部单于。
这一日忽然心有所感,于是拿出当年恩师马岱所赠羌胡令牌,将鲁王刘隆唤至内殿。
刘隆:父皇唤儿至此,不知有何秘事指派?
刘渊:我命你持此令牌秘密前往成都,往见成汉主李雄,劝其起兵东出汉中攻取长安,我大军则下魏赵,攻取洛阳;东西两面夹击,消灭晋朝。若大事成就,许以平分关中疆土。此事极秘,不可轻易漏泄,慎之慎之。
刘隆:儿臣铭记,谨遵父皇严命。
遂引三百随从,绕并州西出雁门,取道渭南,秘往成都去讫。
刘渊遣走鲁王,于是登殿升朝,下达诏命:着令辅汉将军石勒,左将军刘灵,你二人率马步军七万南下,寇略魏郡、汲郡及顿丘三城。若不能下,朕当亲往。
二将奉旨出兵,大军所到之处,晋军望风而降,连下五十余垒。
石勒对于主动投降各垒主给予礼遇,皆赐以将军都尉印绶,并选其垒丁强壮者充军。于是选得五万精卒,其余老弱者附垒以居,安堵如故。
镜头转换,甘陇道上。
鲁王刘隆率领一众部从,间道向西,渡过渭南,翻越陇右,密行汉中,逶迤到于成都,来见成汉帝李雄,呈上父亲赵汉皇帝国书,并示之以羌胡令牌。
李雄先看国书,轻轻冷笑,不以为然;再观那令牌,见是蜀汉镇西大将军马超之令,不由肃然起敬,龙心大悦。于是将令牌还了刘隆,问道:孤闻你父称汉王之时,是奉蜀汉后主刘禅名号,此事有诸?
刘隆答道:有之。实不瞒陛下,我父便是后主之孙,北地王刘谌先公之幼子也。当年被征西将军马岱救往西凉,遂继我先祖刘豹公之位,以为匈奴左贤王,北部都尉。
李雄以手加额,由衷赞道:如此说来,你父当为孤之叔父,你我本是兄弟之谊。如此,贤弟在成都歇息数日,可还报令尊赵汉天子,孤随后即发兵应之。
当即盛排筵宴,款待鲁王。
刘隆大喜,次日至昭烈帝庙上祭,复至武侯祠祭拜孔明先师神位,然后拜辞成汉天子李雄,率部从出汉中北上,回报父皇刘渊。
李雄送走刘隆去后,便欲大起成都之兵,北伐长安。
便在此时,黄门忽然入报:尚书令杨褒病故。
李雄深为痛惜,遂令厚葬,亲为致祭,以其子袭父之爵,拜为骑都尉。为杨褒治丧已毕,便令整修战备,厉兵秣马,欲从巴郡、汉中两路出兵北伐。
早有晋朝在成都细作闻之,飞马由汉中出关,报到洛阳。
晋怀帝闻报大惊,遂下诏命:升尚书左仆射山简为征南将军,加封督宁、益二州军事,都督荆、湘、交、广四州诸军事,南镇襄阳;使刘琨、王浚引兵北上,以当幽并之敌。
字幕:山简,字季伦,河内怀县人,故司徒山涛第五子,西晋名士。
山简既奉诏命,便到襄阳任所。此时正值荆襄之地四方寇乱,天下分崩,王威不振,朝野恐惧。
刘渊:胜败乃兵家常事,况将军止此一败乎!孤王不怪,并加封卿为司隶校尉。
王弥:大王隆恩,臣感于五铭之内,愿终生效命殿下。
众官见此,感动不已。
镜头转换,洛阳城内。北宫纯大胜一阵,与王秉合兵还归洛阳,来见司徒王衍,代凉州刺史张轨致意朝廷。
王司徒大喜,即引北宫纯上殿,表奏其救驾大功。怀帝依司徒所奏,遣使随北宫纯前往西凉,封张轨为西郡公。张轨力辞不受,天使最终赐以印绶,不允其辞。
王衍自后再聚宾客清谈,客必以“司徒登城一呼,凉州援兵即至”之事逢迎,以为堪与当年汉献帝“说曹操,曹操到”堪相媲美。
字幕:永嘉二年七月,汉王刘渊迁都于蒲子城。
有平阳渔人在汾水湾得玉玺一枚,献于汉王。刘渊见玺上刻文“有新保之”,疑是王莽时所用玺印,遂以为祥瑞之兆,重赏渔人使归。
群臣趁机劝汉王晋位为帝,刘渊欣然从之,于是祭祀南郊以承天命,正式建坛称帝,国号大汉,大赦境内囚犯,改年号为河瑞,后改永凤。
汉帝聚众升殿,命黄门宣旨:诏封皇子刘裕为齐王,刘隆为鲁王。任命大将军刘和为大司马,封梁王;尚书令刘欢乐为大司徒,封陈留王;御史大夫呼延翼为大司空,封雁门郡公;宗室中以亲疏为等级,皆封郡县王;异姓中以功劳、谋略为等级,皆封郡县公侯。
大封百官已毕,群臣拜舞称贺。
太史令宣于修之出班进言:陛下今虽龙腾凤翔,接受大任,然晋朝未灭。臣观今元荧日,荧惑犯于紫微,应不出三年,必能攻克洛阳。蒲子城崎狭,不足天子久安。平阳有天子之气,兼是陶唐旧都,望陛下上合天象之变,下合地理之祥,徙而都之。
汉帝大喜从之,于是迁都平阳。
刘渊既称汉帝,遂使皇子刘聪为大将军,总领全国诸军;以从子刘曜为龙骧大将军,领北兵以威震诸部单于。
这一日忽然心有所感,于是拿出当年恩师马岱所赠羌胡令牌,将鲁王刘隆唤至内殿。
刘隆:父皇唤儿至此,不知有何秘事指派?
刘渊:我命你持此令牌秘密前往成都,往见成汉主李雄,劝其起兵东出汉中攻取长安,我大军则下魏赵,攻取洛阳;东西两面夹击,消灭晋朝。若大事成就,许以平分关中疆土。此事极秘,不可轻易漏泄,慎之慎之。
刘隆:儿臣铭记,谨遵父皇严命。
遂引三百随从,绕并州西出雁门,取道渭南,秘往成都去讫。
刘渊遣走鲁王,于是登殿升朝,下达诏命:着令辅汉将军石勒,左将军刘灵,你二人率马步军七万南下,寇略魏郡、汲郡及顿丘三城。若不能下,朕当亲往。
二将奉旨出兵,大军所到之处,晋军望风而降,连下五十余垒。
石勒对于主动投降各垒主给予礼遇,皆赐以将军都尉印绶,并选其垒丁强壮者充军。于是选得五万精卒,其余老弱者附垒以居,安堵如故。
镜头转换,甘陇道上。
鲁王刘隆率领一众部从,间道向西,渡过渭南,翻越陇右,密行汉中,逶迤到于成都,来见成汉帝李雄,呈上父亲赵汉皇帝国书,并示之以羌胡令牌。
李雄先看国书,轻轻冷笑,不以为然;再观那令牌,见是蜀汉镇西大将军马超之令,不由肃然起敬,龙心大悦。于是将令牌还了刘隆,问道:孤闻你父称汉王之时,是奉蜀汉后主刘禅名号,此事有诸?
刘隆答道:有之。实不瞒陛下,我父便是后主之孙,北地王刘谌先公之幼子也。当年被征西将军马岱救往西凉,遂继我先祖刘豹公之位,以为匈奴左贤王,北部都尉。
李雄以手加额,由衷赞道:如此说来,你父当为孤之叔父,你我本是兄弟之谊。如此,贤弟在成都歇息数日,可还报令尊赵汉天子,孤随后即发兵应之。
当即盛排筵宴,款待鲁王。
刘隆大喜,次日至昭烈帝庙上祭,复至武侯祠祭拜孔明先师神位,然后拜辞成汉天子李雄,率部从出汉中北上,回报父皇刘渊。
李雄送走刘隆去后,便欲大起成都之兵,北伐长安。
便在此时,黄门忽然入报:尚书令杨褒病故。
李雄深为痛惜,遂令厚葬,亲为致祭,以其子袭父之爵,拜为骑都尉。为杨褒治丧已毕,便令整修战备,厉兵秣马,欲从巴郡、汉中两路出兵北伐。
早有晋朝在成都细作闻之,飞马由汉中出关,报到洛阳。
晋怀帝闻报大惊,遂下诏命:升尚书左仆射山简为征南将军,加封督宁、益二州军事,都督荆、湘、交、广四州诸军事,南镇襄阳;使刘琨、王浚引兵北上,以当幽并之敌。
字幕:山简,字季伦,河内怀县人,故司徒山涛第五子,西晋名士。
山简既奉诏命,便到襄阳任所。此时正值荆襄之地四方寇乱,天下分崩,王威不振,朝野恐惧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