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九集 三路西征(3/6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贼!安敢犯我境界!

    石勒大怒,便欲亲自出阵。

    军师张宾谏阻:主将乃三军之所系,不可轻易自出于阵前,亲冒矢石。愿明公自重天授之资,副四海之望,勿令国内上下危惧。

    石勒逊谢:先生之言如同金玉,但恐不自先,将士不用命耳。

    于是派遣副将王阳、支雄、桃豹出马,暗嘱如此如此用兵。三将领了计策,王阳即出马与严兴对敌,支雄、桃豹已从河内杀过桥去,抄在严兴之后。

    严兴大败,退入城中。王阳引军大进,兵临城下,连围三日,攻之不下。

    王阳大怒,第四日命令止攻,亲纵马提枪到至城下,在壕边招谕城上人献关投降。

    守城之将立于城楼,手指王阳嘲笑。

    王阳摘下雕弓,抽出利箭,谓左右道:你等且看我神射!

    说罢,便望城楼上引矢连发,射了十箭。只见随声应响,竟有十二将从城上跌落,有两箭皆中双人。城下诸军见之欢呼如雷:将军神射!

    城上守将面如土色,尽伏于墙后,使人下城去报太守。

    程晟闻说对方军中有如此神射之将,不由大惊,于是唤来严兴,使其前去敌营议和。

    严兴便引十个从人,出城求降。王阳见说是前来议降,便引见主帅石勒。

    石勒即命请入中军,设宴相待,饮酒谈判。

    酒至半酣之时,严兴颇露狂态,小看座中诸将。石勒拔出佩剑,斫斩严兴所坐之席,严兴大骇,惊倒在地,与会诸将哄然大笑。

    石勒笑道:聊作戏耳,将军休慌。为将者泰山崩于面前而不变色,何必惊恐如此?

    严兴稍安,收敛狂态。

    石勒复又敬酒,问道:程太守既使将军前来议和,意欲如何?

    严兴答道:欲与将军平分常山之地。

    石勒闻而大怒,掷杯于地:鼠辈何人,焉敢与某抗肩!

    严兴急从座间立起欲逃,石勒将手中长剑掷之,穿胸而透,死于席间。即令割其首级,令十个从者带回城中。

    程晟见是如此,料敌不过,只得弃城而走。

    石勒遣王阳领兵追击,生擒程晟回城,程晟遂降。

    自此石勒连下巨鹿、常山等三十余城,聚兵三十万,声震河北。

    字幕:永嘉四年十月,石勒举兵渡过黄河,欲下南阳。

    镜头转换,大军南下,势如奔雷。

    王如及侯脱、严嶷等人闻报石勒来伐,急调遣万人驻扎穰城,以御来犯之敌。

    石勒大驱部众围城攻击,只半日便破城而入,将守军全部俘虏,引军进驻宛城之北。

    侯脱因与王如不和,于是派使者用重金贿赂石勒,约为兄弟。

    石勒暂纳其贿,复遣使来南阳招降王如,寄书对其言道:穰城已被我攻取,侯脱亦率宛城以降,将军尚欲负隅顽抗耶?

    王如见石勒书中所言,恼恨侯脱背叛自己,便遣来使回报石勒:侯脱居心叵测,名为汉赵之臣,其实我兄之贼,并非真心与兄结盟。弟深知其反复无常,尝与严嶷密议,要联手偷袭汉营,我兄应早为之备。若兄先下手为强引兵袭之,弟必不往救。

    石勒亦早恨侯脱轻易反复,但忌其与王如唇齿相依,相互求援,故不敢贸然进攻。今见王如回书,不由大喜,连夜下令:全军来日四鼓造饭,五鼓起兵去攻宛城,迟则斩首。

    三军闻命无不凛遵,来晨尽发宛城之下,四面围攻。

    王如果然坐观其败,并不来救。连围十二日,宛城粮尽,终至城破,石勒擒杀侯脱。王如见石勒夺了宛城,知道无力以抗,只得遣使请降。

    石勒便令王如为先锋,南渡汉水以攻襄阳。王如即引本部兵抢掠沔汉,进逼襄阳。

    晋征南将军山简闻贼大至,急令部将赵同驰援襄阳,据城迎击王如。双方攻守奋战一年,王如军不退。赵同智谋与军力皆不足以退敌,惟有加固城池防守。

    便在此时,石勒在中原连战得胜,据河北以下河南,复战于江汉,声势大盛。

    汉主刘渊闻报,知道已无南顾之忧,遂命刘聪与王弥兵出壶关,引军西向洛阳。

    二将领命,引军西向,至于壶关,扎下营栅,派人叫关讨战。守将见汉军势大,情知守关不住,亦不敢出关与抗,竟然不发一矢弃城而去,引众退还洛阳。

    并州刺史刘琨闻说汉军大至,急遣兵马来救壶关,晚了一步,王弥与刘聪已度关西去。刘琨急报入京,怀帝览奏大惧,急召群臣会议,令大将军苟曦调兵拒之。

    苟曦奉旨,出就公府大堂,连发将令:遣河南内史王旷、将军施融二人引兵五万,往击汉军;檄令荆州南刺史王澄率军赶赴京都,自南翼阻击王弥;自带一军出洛阳东门,扎营城外三十里处,以待迎击匈奴北师。

    镜头转换,三路大军出征,迎击汉军。

    按下其他两路,先说王旷、施融二将奉令,先引五万精锐大军,东济黄河迎敌。

    依王旷之意,便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