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一集 平定河北(4/6)
,归于诸镇。
石勒见诸将皆出,不由大喜,遂以休整为名,请令己兵进城,王浚许之。石勒遂引大军入城,次日却暗令先时送礼部将,把数千头牛羊纵之上街,一时城中大乱,人人争抢。
有人告知王浚:石勒降兵不守军纪,纵牛羊上街,致使城内大乱。
王浚笑道:此必是下人疏虞,不小心开了栅栏,致使牲畜上街,何必大惊小怪!
于是唤来石勒:卿宜约束牲畜,归于圈栅,待发兵之时宰杀,以飨三军。
石勒领命而出,回归己营,召集诸将,立即下令:尔等可以捉拿争抢牛羊劫贼为名,放纵部兵在城内大肆抢掠,并尽夺王浚禁军,不得有误。
诸将奉令,各带部兵四出,城中立刻大乱。
幽州禁军不及提防,凡是出外阻止暴乱者,立刻便被打倒缴械,甚或被石勒兵杀死。便有逃走禁军头领连夜进宫,来报王浚:报主公,石勒率部叛乱,大闹都城。
王浚尚自不以为然,即令:将石勒请至府内问话。
石勒闻命,即引军二百入府,不去前面公厅,却直进内堂。
因见王浚妻在座,遂与之见礼,口称“嫂嫂”,挨肩擦胸,颇有挑逗之意。
王妻大怒,欲入内回避,被石勒上前一把扯住,笑道:王大都督与某,兄弟也。昔日汉寿亭侯在许昌时,曾与其兄刘备二位夫人同宅而居数载,亦无避忌,嫂嫂何必如此?
于是按在座中,自己却凑上前来,与之并坐,连声叫唤:来人,快点献茶。
此时王浚在公厅等候石勒,良久不见到来,心下疑惑。
忽然内侍奔入,一迭声急报:不知何故,石勒直入内堂,与夫人说话取笑。
王浚大怒,离开公厅,直入后堂而来。一步踏入内厅,果见石勒与夫人并坐而语。不由火冒三丈,破口大骂:胡虏!孤待你如天高地厚,贼子竟敢乃尔!
石勒见王浚孤身回来,知道计策全部得售,哈哈大笑,站起身来,将面前桌案一脚踢飞,亦回骂道:狗奴!你骂老爷我是胡虏,岂不知自己已沦为亡国之奴耶!
王浚:我何为亡国之奴?
石勒:你身为晋室重臣,国灭而不能死其君,乃谓不忠;自为一方诸侯,阖州之民赖之,却又漠视百姓生死,库有储粮而亲睹灾民饿馁,乃为不义。似你这等不忠不义之徒,尚有何颜面欲为石某之主!狗奴,你中了石某诈降之计矣。
王浚闻听顿悟,大悔当初不听孙纬之谏,回身便走。
石勒亲走上前,一把擒住王浚。即命五百精骑:将此贼监在营中,待回军时押到襄国;尽杀幽州守卫精兵万人,一个不留!
于是留驻蓟城两日,杀尽守卫,又焚毁王浚宫殿。
到第三日,石勒回兵襄国,临去时下令:留下刘翰守城,擢用裴宪和荀绰为官属,相助刘翰治理幽州政事。皆须尽心供职,不得违误。
三人下拜,口中应诺。
镜头转换,河北襄国。
石勒回到襄国,休息一夜,次日命自监中提来王浚,即问:今被我擒,尚肯降否?
王浚不屈,破口大骂:我乃大晋忠臣,岂肯降你无信胡虏!
石勒大怒,下令推出杀之,将王浚首级装入匣中,送至平阳,传首京师。
汉昭武帝刘聪大喜,任命石勒为大都督、督陕东诸军事、骠骑大将军、东单于,并增封二郡。即命石勒西向并州,征讨刘琨。
刘琨闻说王浚被灭,石勒今又来攻打并州,不由大惊且悔,急问计于群下。
主薄张端进言:明公休慌,某有一计,可使其不敢来攻。
刘琨:不知需要多少军马钱粮?
张端:不必军马钱粮。只需送一人至彼处,再兼使君一封手书,彼军自退。
刘琨:何人能退石勒之兵,书中又将何谓?
张端:好教主公得知,当初那石勒只是一介胡奴,被将军捕获,售卖到平原茌平县,与其母王氏失散。王氏去路无着,曾与乞活贼随新蔡王司马腾东去,因饥饿病倒,为臣收留在府,以至于今。臣闻石勒至孝,若将其母送还,再附一封书信,其何能再反目相攻?
刘琨这一喜非同小可,急速亲自作书,复请石勒母亲王氏至府,以鲜衣珠宝赠之,再派十名女侍伺候起居,遣内史张儒送到石勒大营。
石母与子分别十数载,陡闻儿子尚在人世,不由疑在梦中。
石勒整军欲发,忽闻中军入报:今有刘琨遣内史张儒前来求见,说是送将军母亲到来。
石勒闻言惊甚,且信且疑,急走出帐。果见老母正由张儒搀扶下车,白发萧然。
石母突见儿子,激动无已,伸手向前,且哭且呼:我儿,我儿!不料今生我母子还能再次相见!莫非是在梦中不成?
石勒跪拜上前,与母亲抱头痛哭。哭罢多时止泪,迎接入营,问候别来之情。
王氏详为讲述母子离散之后所遇,并极称张端及刘琨大德。
张儒呈
石勒见诸将皆出,不由大喜,遂以休整为名,请令己兵进城,王浚许之。石勒遂引大军入城,次日却暗令先时送礼部将,把数千头牛羊纵之上街,一时城中大乱,人人争抢。
有人告知王浚:石勒降兵不守军纪,纵牛羊上街,致使城内大乱。
王浚笑道:此必是下人疏虞,不小心开了栅栏,致使牲畜上街,何必大惊小怪!
于是唤来石勒:卿宜约束牲畜,归于圈栅,待发兵之时宰杀,以飨三军。
石勒领命而出,回归己营,召集诸将,立即下令:尔等可以捉拿争抢牛羊劫贼为名,放纵部兵在城内大肆抢掠,并尽夺王浚禁军,不得有误。
诸将奉令,各带部兵四出,城中立刻大乱。
幽州禁军不及提防,凡是出外阻止暴乱者,立刻便被打倒缴械,甚或被石勒兵杀死。便有逃走禁军头领连夜进宫,来报王浚:报主公,石勒率部叛乱,大闹都城。
王浚尚自不以为然,即令:将石勒请至府内问话。
石勒闻命,即引军二百入府,不去前面公厅,却直进内堂。
因见王浚妻在座,遂与之见礼,口称“嫂嫂”,挨肩擦胸,颇有挑逗之意。
王妻大怒,欲入内回避,被石勒上前一把扯住,笑道:王大都督与某,兄弟也。昔日汉寿亭侯在许昌时,曾与其兄刘备二位夫人同宅而居数载,亦无避忌,嫂嫂何必如此?
于是按在座中,自己却凑上前来,与之并坐,连声叫唤:来人,快点献茶。
此时王浚在公厅等候石勒,良久不见到来,心下疑惑。
忽然内侍奔入,一迭声急报:不知何故,石勒直入内堂,与夫人说话取笑。
王浚大怒,离开公厅,直入后堂而来。一步踏入内厅,果见石勒与夫人并坐而语。不由火冒三丈,破口大骂:胡虏!孤待你如天高地厚,贼子竟敢乃尔!
石勒见王浚孤身回来,知道计策全部得售,哈哈大笑,站起身来,将面前桌案一脚踢飞,亦回骂道:狗奴!你骂老爷我是胡虏,岂不知自己已沦为亡国之奴耶!
王浚:我何为亡国之奴?
石勒:你身为晋室重臣,国灭而不能死其君,乃谓不忠;自为一方诸侯,阖州之民赖之,却又漠视百姓生死,库有储粮而亲睹灾民饿馁,乃为不义。似你这等不忠不义之徒,尚有何颜面欲为石某之主!狗奴,你中了石某诈降之计矣。
王浚闻听顿悟,大悔当初不听孙纬之谏,回身便走。
石勒亲走上前,一把擒住王浚。即命五百精骑:将此贼监在营中,待回军时押到襄国;尽杀幽州守卫精兵万人,一个不留!
于是留驻蓟城两日,杀尽守卫,又焚毁王浚宫殿。
到第三日,石勒回兵襄国,临去时下令:留下刘翰守城,擢用裴宪和荀绰为官属,相助刘翰治理幽州政事。皆须尽心供职,不得违误。
三人下拜,口中应诺。
镜头转换,河北襄国。
石勒回到襄国,休息一夜,次日命自监中提来王浚,即问:今被我擒,尚肯降否?
王浚不屈,破口大骂:我乃大晋忠臣,岂肯降你无信胡虏!
石勒大怒,下令推出杀之,将王浚首级装入匣中,送至平阳,传首京师。
汉昭武帝刘聪大喜,任命石勒为大都督、督陕东诸军事、骠骑大将军、东单于,并增封二郡。即命石勒西向并州,征讨刘琨。
刘琨闻说王浚被灭,石勒今又来攻打并州,不由大惊且悔,急问计于群下。
主薄张端进言:明公休慌,某有一计,可使其不敢来攻。
刘琨:不知需要多少军马钱粮?
张端:不必军马钱粮。只需送一人至彼处,再兼使君一封手书,彼军自退。
刘琨:何人能退石勒之兵,书中又将何谓?
张端:好教主公得知,当初那石勒只是一介胡奴,被将军捕获,售卖到平原茌平县,与其母王氏失散。王氏去路无着,曾与乞活贼随新蔡王司马腾东去,因饥饿病倒,为臣收留在府,以至于今。臣闻石勒至孝,若将其母送还,再附一封书信,其何能再反目相攻?
刘琨这一喜非同小可,急速亲自作书,复请石勒母亲王氏至府,以鲜衣珠宝赠之,再派十名女侍伺候起居,遣内史张儒送到石勒大营。
石母与子分别十数载,陡闻儿子尚在人世,不由疑在梦中。
石勒整军欲发,忽闻中军入报:今有刘琨遣内史张儒前来求见,说是送将军母亲到来。
石勒闻言惊甚,且信且疑,急走出帐。果见老母正由张儒搀扶下车,白发萧然。
石母突见儿子,激动无已,伸手向前,且哭且呼:我儿,我儿!不料今生我母子还能再次相见!莫非是在梦中不成?
石勒跪拜上前,与母亲抱头痛哭。哭罢多时止泪,迎接入营,问候别来之情。
王氏详为讲述母子离散之后所遇,并极称张端及刘琨大德。
张儒呈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