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九集 二赵相攻(2/6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寿春二万余户北归。

    祖约兵败消息传至建康,王导、温峤、庾亮等人喜不自胜。苏峻心腹路永、匡术、贾宁等人却是大惧,遂劝苏峻尽诛朝中大臣,改立腹心朝班。

    苏峻敬重王导,不肯接受此议,路永等因而对苏峻离心。

    王导见有机可乘,便派参军袁耽诱使路永归顺,欲图救出成帝,投奔勤王联军,但因苏峻守备森严,计划失败。王导遂带二子与路永逃出京城,前至白石来投温峤。

    讨伐联军与叛军再次相持不下,苏峻分遣诸将四出攻掠,士民群情恐惧。

    相持既久,温峤兵粮食尽,修书遣使向陶侃借粮。

    陶侃见书不满,对来使发怒道:温公屡战失机,粮草又尽,则焉可决其胜负?今我虽有粮草,需留应自家军马,若不敷使用时,却又更向谁借?既是瘐公粮尽,则不如罢兵,我自引兵退回荆州,解散联军,任温公自为可也。

    信使见陶公无故发怒,于是大惊,急来报知温峤:陶公不愿借粮,且欲独自退兵。若果如此,则朝廷大事去矣!

    温峤闻说大惊,亲自来见陶侃:凡师克在和,古之善教。昔汉光武济于昆阳之战,曹孟德终拔官渡者,非但以寡胜众,且仗义故也。苏峻与祖约皆乃竖子,凶逆滔天,何忧不灭?仁公奈何舍垂立大功,轻言退弃!且今天子幽逼,社稷危殆,乃我等臣子肝脑涂地之时也。温某与仁公尽受国恩,事若克济,则臣主俱存,如其不捷,当碎身以报先帝!今之事势,义无旋踵,譬如骑虎,安可中途而下哉?公若违众西返,则天下义旗,当回指明公矣!

    陶侃听了,便有回转之意,但尚怒气不息。

    先锋毛宝借机劝道:军政大事,有进无退。今日之事,原非只是严整三军,以示众必死而已。讨叛诸公退无所据,终至灭亡。某请借五千精兵,去断贼兵资粮,归报将军。若不能立见效益,则任明公自退,人心便不复恨公。

    陶侃见有台阶可下,乃令分粮五万石给温峤;又派兵五千,随毛宝去断苏军粮道。毛宝探知苏峻粮草皆积于句容和湖孰,于是引军潜至彼处,纵火焚之而回。

    苏峻军粮被焚大慌,寻思利于速战,遂急派韩晃、张健出兵,往攻大业堡垒。

    韩晃等率军围攻大业,先断其水源,垒中众人被逼饮用粪尿求生。守将郭默畏惧,于是偷偷出走,只留少数兵马守卫。郗鉴部将闻说大业垒被攻,无不惊慌。

    参军曹纳进言:大业失守,贼兵即刻至京,我等危矣。请将军还兵广陵,以俟后举。

    郗鉴大怒,欲以惑乱军心之罪,当众斩杀曹纳。

    曹纳大惧,久跪哀告,郗鉴方才饶恕,并宣于众人:今后再言退兵者,定杀不饶!

    于是众心一致,固守京口,决意死战。郗鉴稳住军心,又修书遣人呈送陶侃,请其分兵往救大业。陶侃见书,欣然许之,遂欲派将,分兵去救。

    长史殷羡谏道:明公不可分兵。

    陶侃:却是何故?

    殷羡:我兵皆乃水军,不习步战。若依愚计,明公不如引军急攻石头城,则苏峻必抽回其攻大业之兵还救,大业之围自解——此乃围魏救赵之计也。

    陶侃连称妙策,欣然从之,于是亲自率领二万水军东进,来攻打石头城。

    庾亮、温峤见陶侃举兵攻向石头,亦引步军一万自白石垒出,攻打苏峻旱寨。

    苏峻闻报庾、温前来,亲领八千人出迎;又遣子苏硕和部将匡孝,进击陶侃部将赵胤。二人领命,驱兵而进,前方正逢赵胤率众鼓勇而来。

    苏硕见到赵胤,分外眼红,挥令匡孝出战。大战二十余合,赵胤不敌,回身便败。

    匡孝挥军在后掩杀,苏硕急令人报捷父亲,说前军首战得胜。

    当时苏峻在大帐饮酒酣醉,闻报跨马出营观战。见赵胤败走,大笑道:独匡孝能破贼,我岂反而不如彼邪!

    于是纵马疾进,只领数骑杀进敌阵。只因酒醉,三次冲突而不得入,敌军矢发如雨,数骑部从尽失。

    苏峻见不是头路,拨马急回,至白木陂时马蹄被荆石陷住,至于颠踬,将其掀翻在地。

    陶侃部将彭世及李千引众追至,回顾众军下令:皆以手中长矛,投掷此贼。

    众军听罢一齐挥手力掷,矛发如雨,将苏峻钉在荆棘丛中,攒射成为刺猬一般。

    彭世及李千碎割苏峻尸身,持其首级来见陶侃,号令营门。

    苏峻散败之军回营,哭报主公被杀祸事。副将司马让等大哭一场,遂拥立苏峻之弟苏逸为主,传令各部军马闭城自守。

    当时叛军势力犹强,温峤乃创制行台,设坛场,遣使布告远近,檄令凡晋室故吏二千石以下者皆令前来祭台,誓师共讨石头城。

    于是至者云集,皆愿听令死战。

    镜头转换,按下东晋平叛未休,回头再表江北之事。

    建兴十五年。前凉王张骏自去前赵官爵,复称大将军、凉州牧,宣布效忠晋室。

    同年,驱逐戊已校尉赵贞,在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