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一集 石门遗恨(6/6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雷灌耳,只恨不能相见。今闻殿下不弃敝邦,前来相投,实乃小王之幸也。

    慕容垂拜伏于地,语含哽咽道:背国之将,承蒙陛下不弃见容,已出望外,陛下如此见重,臣何以克当!

    秦王逊谢:长安奄有数郡,乃荒邑之地,只恐不堪将军歇马。

    于是请慕容垂并辔入城,接连三日盛宴相待,只不提燕国及邺城之事。

    慕容垂见秦王如此厚待,心中感念,于是倾其肺腹:亡国之臣,荷蒙厚恩,敢不粉身以报!若陛下信得过时,某愿竭尽全力,为陛下平定江南,生擒桓温以归,以报深恩。今东晋据江东六郡八十一州,犹不知足,屡使桓温来犯。燕主慕容暐坐拥中原之地,其性暗弱,亦必不能守。某闻天下非一人之天下,乃天下人之天下也,惟有德者居之。况大王仁义布于四海,占西京而即正统之位?陛下若有心图谋天下,臣当竭力助之,愿为马前之卒。

    苻坚闻言大喜,复执慕容垂之手道:某欲图中原久矣,未得其人相助,亦畏将军守之。今既闻将军披肝沥胆,孤复何忧?某闻圣主贤杰,必相与共成大功,此自然之数也。孤当与卿共定天下,大事若成,必还卿于本国,世封幽州,子孙不替。使卿虽去故国而不失人子之孝,归朕亦不失事君之忠,不亦美哉!

    慕容垂父子听了,再拜称谢。

    从此君臣相得,遂以慕容垂为右将军,赐金五百斤,在长安与其置以田宅,每有大事,必请至共同商议,毫无间隙。

    王猛虽是鬼谷掌门之尊,亦无法堪破功名利禄,见慕容垂夺己之宠,不免心怀妒忌。

    于是每自暗地里劝谏秦王:某观慕容垂父子之相,势如虎狼,绝非池中之物。主公若再加以重用,譬如假龙虎于风云,不可制矣。不如趁其立足未稳,早早除之,以免后患。

    秦王向来爱才如命,闻此大为不悦:先生乃智谋之士,如何教某行此不义之事?孤正欲延揽英雄,以靖四海,平定天下;今幸得盖世英雄来归,奈何杀之!且其始至,某便推诚纳之,许以富贵与共,便如对先生一般无二。匹夫犹不弃言诺,况某乃万乘之主乎?

    于是不听王猛,复加慕容垂为冠军将军。

    梁琛为使入秦,自长安回归邺城,来见太傅慕容评道:臣入长安,见秦人日阅军旅,聚粮于陕东,阴有东征之意,我两国和协必不长久。今吴王慕容垂又往投之,秦王准纳其降,其与我决裂之意已明。太傅宜为之备,防西更甚于御南。

    慕容评:卿观秦王苻坚,乃何如人也?

    梁琛:英明而善断之主也。

    慕容评:则其谋主王猛,又何如人也?

    梁琛:名不虚传,实乃天下奇士。

    慕容评:卿言过矣,不过一个丧邦流民,山中樵夫,何至于此!

    梁琛又将此言奏于燕王,慕容暐亦不以为意。

    皇甫真深以梁琛之奏为忧,遂上疏燕王:梁参军自秦国而回,深明其虚实,其奏甚是有理。臣请陛下选将益兵于西边,防患于未然,以保国泰民安。

    燕主慕容暐览奏,亦不肯听。

    王猛早在邺城安布细作,时刻打探燕国朝廷动静,往返于长安,不时向自己汇报。此时闻细作报说燕国走了吴王,朝廷竟毫无反应,不由好笑。

    于是来见秦王苻坚,进言道:今燕国第一大将归降主公,燕主竟置之不问,且不加增设西边武备,是自讨其亡也。主公可使人前去邺城,以报燕国谢我出师相助之礼为由,而观其朝中虚实国策。若其军备严整,我可待之以时;若武备不堪,则即可发兵攻之。

    秦王大悦从之,遂遣别驾石越出使燕国。

    燕主慕容暐亲在太极殿接见,待以国礼,后命太傅慕容评款待。慕容评为示燕国强富,倾其库中所有而待,极尽奢华能事。(本集完)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