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三集 四国交兵(2/6)
臣观之,有似连鸡,不俱得飞,无能为害也。
太武帝闻言大喜:如此,我将如何应对?
崔浩:臣始谓刘义隆军来当屯住河中,两道北上。东道定向冀州,西道必攻邺城。如此则陛下当自致讨,不得徐行。今则不然,宋将到彦之东西列兵二千余里,一处不过数千士卒把守,形分势弱。以此观之,情见其止望固河自守,免死为幸,并无北渡之意也。而西夏前番屡被我国所败,国人精锐尽失,赫连定残根易摧,击之必仆,先伐夏兵可也。我克赫连定之后,再以得胜之兵东出潼关,席卷而前,则威震南极,刘义隆在江淮以北无立足之地矣。圣策独发,非愚近所及,愿陛下西行勿疑。
太武帝听他字字金石,如数家珍,便似闻天籁,遂纳其言。因此时已大败柔然,高车诸部归降,北方战事已毕,便决意御驾亲征,往伐西夏国赫连定。
神麚三年九月,魏太武帝拓跋焘前往统万,指挥军队袭击平凉。
十月,西秦国主乞伏暮末受北凉威胁,派使臣王恺、乌讷阗出使北魏,请求援助。
魏太武帝暗道:某正欲与夏国决战,哪有闲心去管你西秦之事?
想罢起身挥手,便要打发来使回去。
崔浩急对太武帝连使眼色,示意趁挥手之际先令西秦之使退下,然后向太武帝附耳低言道:此乃千载难得良机,陛下何不借鸡下蛋,如此如此?
拓跋焘喜不自禁,笑道:卿真乃鬼才,世人不及也。
遂命唤西秦使臣复进殿说道:你主都城近于北凉,故常受其逼迫,孤即便发兵,亦只能救其一时,不能救其一世。你可归报汝主乞伏暮末,不如尽起举国之兵,与孤夹击夏国;若将夏国灭了,孤便将其平凉、安定二郡封给你主作为国都,岂不是好?今我两国在殿中诸臣皆为见证,孤定不食言。
西秦使臣于是辞归,将魏主之言还报秦王。
秦王乞伏暮末信以为真,于是纵火焚烧城邑,捣毁法器宝物,统率部众一万五千余户,向东前往攻击上邽。
赫连定闻说乞伏暮末忽率大军来攻,不知是何缘故,只得发兵抵抗。
镜头闪回,补叙乞伏暮末之事。
字幕:乞伏暮末,一名慕末,字安石跋,西秦文昭王乞伏炽磐次子。
元嘉五年春,乞伏炽磐去世,乞伏暮末即位,改元永弘。葬父乞伏炽磐于武平陵,上庙号为太祖;任命乞伏元基为侍中、相国、都督中外诸军事、录尚书事;河州牧乞伏谦屯为骠骑大将军;凉州刺史段晖为辅国大将军、御史大夫;叔父乞伏千年为镇北将军、凉州牧,镇守湟河;乞伏木弈干为尚书令、车骑大将军,乞伏吉毗为尚书仆射、卫大将军。
乞伏暮末初为太子之时,有尚书陇西人辛进,从其父皇乞伏炽磐在陵霄观游览,用弹弓欲击飞鸟,不想竟误中乞伏暮末母亲,损其容貌。
辛进惊惧非常,急跪地请罪。皇帝及皇后不怪,赦之。
乞伏暮末即位,问及其母面部受伤原因,太后不疑有他,即将当时情况据实以告。乞伏暮末大发雷霆,次日升朝,竟斩杀辛进及其五族亲属二十七人,报复前仇。
由此造成内外分崩,朝野内外人心思叛。
北凉国主沮渠蒙逊听闻乞伏炽磐去世,趁机伐丧,进攻西秦所属西平。
西平太守明知不敌,于是遣使寄书凉主:我主有令,敌国来攻时,首降之将必夷三族。殿下若先攻取乐都,臣必举西平归附。如我望风而降,以殿下英明,亦轻看小臣也。
沮渠蒙逊然其言,于是放弃西平,转攻乐都。
西秦相国乞伏元基率骑兵三千救援,进城拒坚以抗。沮渠蒙逊军临城下,传令进兵攻击,很快攻陷乐都外城。并使人切断内城水源,城中有一半以上军民死于饥渴。
东羌部落酋长乞提原随乞伏元基救援乐都,却暗中与城外北凉军队勾结,从城上抛下绳索,牵引北凉士卒登城。
北凉军士登上城墙者达百余人,大声呐喊,纵火焚烧城门。
西秦守城之军几近溃散之时,乞伏元基率领左右亲军赶到,身先士卒奋力抗击,北凉军队被击退,复赶出城外。乞伏元基打退敌兵,复平内叛,诛杀乞提原及其部将,余众复降。
乞伏暮末闻乐都被围,遂遣使到沮渠蒙逊营中,答应归还人质沮渠成都,请求和解。
沮渠蒙逊见乐都难下,遂接受请和,随即派遣使臣赴西秦,为乞伏炽磐吊丧。
乞伏暮末礼送沮渠成都回国,并派将军王伐护送。沮渠蒙逊于半路设伏,擒获王伐及其三百骑兵,又派尚书郎王杼护送王伐返回西秦,并送乞伏暮末战马千匹,锦缎绫罗无算。
元嘉五年七月,乞伏暮末派遣记室郎中马艾前访北凉,两国重复和好。
西秦主皇叔乞伏千年时任凉州牧,酗酒暴虐,不理公务。乞伏暮末闻之,派遣使臣持诏责备,乞伏千年大为恐惧,投奔北凉。
乞伏暮末复任叔父光禄大夫乞伏沃陵为凉州牧,镇守湟河。
十二月,沮渠蒙
太武帝闻言大喜:如此,我将如何应对?
崔浩:臣始谓刘义隆军来当屯住河中,两道北上。东道定向冀州,西道必攻邺城。如此则陛下当自致讨,不得徐行。今则不然,宋将到彦之东西列兵二千余里,一处不过数千士卒把守,形分势弱。以此观之,情见其止望固河自守,免死为幸,并无北渡之意也。而西夏前番屡被我国所败,国人精锐尽失,赫连定残根易摧,击之必仆,先伐夏兵可也。我克赫连定之后,再以得胜之兵东出潼关,席卷而前,则威震南极,刘义隆在江淮以北无立足之地矣。圣策独发,非愚近所及,愿陛下西行勿疑。
太武帝听他字字金石,如数家珍,便似闻天籁,遂纳其言。因此时已大败柔然,高车诸部归降,北方战事已毕,便决意御驾亲征,往伐西夏国赫连定。
神麚三年九月,魏太武帝拓跋焘前往统万,指挥军队袭击平凉。
十月,西秦国主乞伏暮末受北凉威胁,派使臣王恺、乌讷阗出使北魏,请求援助。
魏太武帝暗道:某正欲与夏国决战,哪有闲心去管你西秦之事?
想罢起身挥手,便要打发来使回去。
崔浩急对太武帝连使眼色,示意趁挥手之际先令西秦之使退下,然后向太武帝附耳低言道:此乃千载难得良机,陛下何不借鸡下蛋,如此如此?
拓跋焘喜不自禁,笑道:卿真乃鬼才,世人不及也。
遂命唤西秦使臣复进殿说道:你主都城近于北凉,故常受其逼迫,孤即便发兵,亦只能救其一时,不能救其一世。你可归报汝主乞伏暮末,不如尽起举国之兵,与孤夹击夏国;若将夏国灭了,孤便将其平凉、安定二郡封给你主作为国都,岂不是好?今我两国在殿中诸臣皆为见证,孤定不食言。
西秦使臣于是辞归,将魏主之言还报秦王。
秦王乞伏暮末信以为真,于是纵火焚烧城邑,捣毁法器宝物,统率部众一万五千余户,向东前往攻击上邽。
赫连定闻说乞伏暮末忽率大军来攻,不知是何缘故,只得发兵抵抗。
镜头闪回,补叙乞伏暮末之事。
字幕:乞伏暮末,一名慕末,字安石跋,西秦文昭王乞伏炽磐次子。
元嘉五年春,乞伏炽磐去世,乞伏暮末即位,改元永弘。葬父乞伏炽磐于武平陵,上庙号为太祖;任命乞伏元基为侍中、相国、都督中外诸军事、录尚书事;河州牧乞伏谦屯为骠骑大将军;凉州刺史段晖为辅国大将军、御史大夫;叔父乞伏千年为镇北将军、凉州牧,镇守湟河;乞伏木弈干为尚书令、车骑大将军,乞伏吉毗为尚书仆射、卫大将军。
乞伏暮末初为太子之时,有尚书陇西人辛进,从其父皇乞伏炽磐在陵霄观游览,用弹弓欲击飞鸟,不想竟误中乞伏暮末母亲,损其容貌。
辛进惊惧非常,急跪地请罪。皇帝及皇后不怪,赦之。
乞伏暮末即位,问及其母面部受伤原因,太后不疑有他,即将当时情况据实以告。乞伏暮末大发雷霆,次日升朝,竟斩杀辛进及其五族亲属二十七人,报复前仇。
由此造成内外分崩,朝野内外人心思叛。
北凉国主沮渠蒙逊听闻乞伏炽磐去世,趁机伐丧,进攻西秦所属西平。
西平太守明知不敌,于是遣使寄书凉主:我主有令,敌国来攻时,首降之将必夷三族。殿下若先攻取乐都,臣必举西平归附。如我望风而降,以殿下英明,亦轻看小臣也。
沮渠蒙逊然其言,于是放弃西平,转攻乐都。
西秦相国乞伏元基率骑兵三千救援,进城拒坚以抗。沮渠蒙逊军临城下,传令进兵攻击,很快攻陷乐都外城。并使人切断内城水源,城中有一半以上军民死于饥渴。
东羌部落酋长乞提原随乞伏元基救援乐都,却暗中与城外北凉军队勾结,从城上抛下绳索,牵引北凉士卒登城。
北凉军士登上城墙者达百余人,大声呐喊,纵火焚烧城门。
西秦守城之军几近溃散之时,乞伏元基率领左右亲军赶到,身先士卒奋力抗击,北凉军队被击退,复赶出城外。乞伏元基打退敌兵,复平内叛,诛杀乞提原及其部将,余众复降。
乞伏暮末闻乐都被围,遂遣使到沮渠蒙逊营中,答应归还人质沮渠成都,请求和解。
沮渠蒙逊见乐都难下,遂接受请和,随即派遣使臣赴西秦,为乞伏炽磐吊丧。
乞伏暮末礼送沮渠成都回国,并派将军王伐护送。沮渠蒙逊于半路设伏,擒获王伐及其三百骑兵,又派尚书郎王杼护送王伐返回西秦,并送乞伏暮末战马千匹,锦缎绫罗无算。
元嘉五年七月,乞伏暮末派遣记室郎中马艾前访北凉,两国重复和好。
西秦主皇叔乞伏千年时任凉州牧,酗酒暴虐,不理公务。乞伏暮末闻之,派遣使臣持诏责备,乞伏千年大为恐惧,投奔北凉。
乞伏暮末复任叔父光禄大夫乞伏沃陵为凉州牧,镇守湟河。
十二月,沮渠蒙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