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六集 玩笑丧邦(5/6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亲王监察,大肆限制削弱宗室亲王势力,且改变宋文帝元嘉年间以来宗室轮流出镇荆州、南徐州、南兖州、徐州等重州祖制,另开局面,以其幕府旧属朱修之为荆州刺史。又以檀和之、沈庆之为南兖州刺史,刘延孙为南徐州刺史,垣护之、申坦等为徐州刺史。由此终孝武帝一朝,几乎再无宗室镇边任命。

    八月,孝武帝接到典签吏王翼之密报,揭发武昌王谋反情事。孝武帝大怒,诏废武昌王刘浑为庶人,开除宗籍。不几日,复逼迫刘浑自杀,年仅十七岁。

    镜头闪回,补说武昌王谋反之事。

    字幕:刘浑,字休渊,宋文帝第十子,母为江修仪。

    元嘉二十四年,刘浑年九岁,封汝阴王,食邑二千户,为后军将军,加散骑常侍。北魏南下攻破汝阴郡,便徙为武昌王。

    刘浑年龄虽少,但性格凶戾,与常儿大为不同。曾因对左右人发怒,便拔佩刀杀之。

    刘劭弑立之时,以刘浑为中书令。宋文帝去世,诸皇子致祭之时,刘浑裸身免冠往散骑营看戏,见通直郎周朗于座中仰卧,便弯弓射之,中其坐枕,以为笑乐。

    宋孝武帝即位,授刘浑为征虏将军、南彭城、东海二郡太守,出镇京口。孝建元年,为雍州刺史,监雍、梁、南北秦四州、荆州之竟陵、随二郡诸军事、宁蛮校尉。

    刘浑至于镇所,闲来无事,与左右人戏作造反檄文,在文中自称楚王,年号为元光,备置百官,用来玩笑取乐,其后檄文却不焚毁,置于案上。

    签事长史王翼之得其手迹,如获重宝,封固送呈孝武帝,以为谋反证据。

    闪回结束。孝武帝览奏愠怒,命有司奏免刘浑为庶人,绝其属籍,发往始安郡,并遣员外散骑侍郎戴明宝诘责,逼令自杀,随即葬于襄阳。

    画外音:说来可笑!有史以来,因“闹着玩儿”而罢爵丧命宗亲诸王,恐怕只有此公。

    宋孝武帝鉴于历代权臣揽政之失,继位后便不欲威柄在人,必亲览庶务,躬亲国政。在位期间积极改新制度,对诸多领域均推行系列改革举措,颇有作为。

    为强化皇权,孝武帝诏撤录尚书事职衔,责令尚书郎、尚书令史勤于政事。并以中书舍人戴法兴、巢尚之、徐爰等人处理中枢机要,重用江东寒门沈庆之与伧荒北人柳元景,先后提拔为三公。吴兴沈氏与河东柳氏遂升为南朝高门,开创寒门可以军功升为三公先例。

    此后不久,袁粲、颜师伯、颜竣、刘秀之、鲍照、宗越、吴喜、刘胡、武念、卜天生等庶族寒士,薛安都、崔道固、垣护之、柳元怙等晚渡北人,邓琬、沈文秀等江南土着寒士,此后皆得孝武帝陆续提拔重用。

    画外音:从此,“寒人掌机要、武夫掌兵权、典签控州镇”成为南朝政治惯例,门阀世族揽政之局,遂成往日尘烟。

    为削弱地方势力,孝武帝诏命改置州镇:将扬州分为扬州及东扬州二州,复东晋之后所废置湘州,分统原荆州所统长沙八郡,又分荆、湘、江、豫共八郡置郢州,分荆州郡县充实雍州侨郡县,并废除荆州重兵来源南蛮校尉,将其营户兵力一律迁至建康。荆、扬二州自东晋偏安江左以来,百余年间数次威胁朝廷,经孝武帝政区改革,遂形成荆、雍、郢、扬、东扬五州相互牵制格局,荆、扬对立威胁京城之局自此彻底终结。

    孝武帝另分出扬州六郡及南徐州南琅邪郡,设置王畿,高于畿外诸州地位。实行王畿制度与分割监察地方州镇,试图建立以王畿为核心,控御四方之国家形态。

    在整顿吏治方面,孝武帝创立御史中丞专道制,提高御史监察地位,加强对吏治整顿。此制后被齐、梁、陈历朝所继承,并被北朝借鉴。又对除边镇以外地方兵权进行限制,诏令刺史守宰无论动民兴军,皆须遵照皇帝手诏施行。同时革除地方下属对封君称臣之制,削弱地方封国诸侯权力。诸侯拥兵割据,分置百官旧习自此便被革除。

    经济方面,孝武帝劝课农桑、抑制兼并、赈济穷困、减免赋租、兴修水利、精简机构、开禁江海田塘、限制士族封山占水、禁止皇亲显贵经商逐利,恢复皇帝亲自耕田仪式。诏令开始课征南徐州侨民租,宣告南徐州二十二万侨户免租不籍特权被正式取消。如此不仅增加国家编户,亦兼打击京口一带功勋高门、豪强大族。

    孝武帝又推行检籍,将与商人通婚或私下经商士族,一律开除士族资格并黜为将吏,对开除士籍却不肯服役者改用军法处置。撤并雍州各侨州郡县,完成并省雍州所属三郡十六县为一郡,又再省其余侨置十三县。至大明五年,完成雍州土断属籍,又课租清查当年刘裕未行土断之南徐州侨民,至此完成土断制。下诏军户免除军籍成为平民,对正在服刑官奴中老弱病残者全都恢复自由。同时免军户立郡县,使其正式纳入编户齐民。还设立台传机构,加强中央财政,开台传机构、台传御史监察地方财政之先河。

    孝武帝关心刑律审讯整顿,首次以皇帝诏令,正式确立死刑复核制度。初置殿门及上合屯兵,创立直阁将军制度。又复置卫尉武官制,五官中郎将、左右中郎将、武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