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六集 王服加身(5/6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   可怜!不忠不孝之辈,恒被不忠不孝之人卖之,此言能不信哉?

    尔朱兆进入洛阳,进殿升座,得意至极。便在此时,晋阳守将遣使来报:纥豆陵步蕃引军南逼晋阳,兵势强大,所向披靡。臣等难以拒敌,请殿下疾速反兵回救!

    尔朱兆闻报大惊,乃留从叔父尔朱世隆等人镇守洛阳,自率大军携孝庄帝赶回晋阳。

    两军相遇,大小十余阵,契胡兵屡战不利。尔朱兆虽然骁勇果敢,但并无用兵谋略,又在地利上失其先机,遂频频被纥豆陵步蕃打败。

    尔朱兆于是统领兵马撤还晋阳,谋求东出太行山。

    都督尉景与高欢交厚,当时跟随尔朱兆南进洛阳,于是将前后之事写信告诉高欢。

    高欢得到书信大为吃惊,急召孙腾:不料天助其成此大功!卿可驰马到尔朱兆处,向其祝贺,并秘访孝庄帝被囚何处。假如皇帝被其送到并州,公当驰马来报,我当在半路以兵迎回,以大义号召天下,挟天子而令诸侯。

    孙腾领命起身,日夜驰行,却正好在半路上遇到押送孝庄帝之军。孙腾既知皇帝下落,乃不去见尔朱兆,急回来报知高欢。

    高欢闻报,急率骑兵东进,欲效当年曹操迎汉献帝徙都许昌旧例,成其霸业。

    其时孝庄帝及其嫔妃妻子被掠,皆被囚禁在永宁寺。

    尔朱兆恼怒元子攸亲杀其父尔朱荣,乃先囚孝庄帝诸子,任意污辱嫔妃,再放纵士兵进寺,任意掳掠。其后命将孝庄帝押送到晋阳,囚于城外三级寺。

    后因屡败于纥豆陵步蕃,尔朱兆迁怒于孝庄帝,即命人弑帝于寺。

    尉景见此,寄书密报高欢,告知孝庄帝已死。

    高欢乘兴而来,败兴而归,只得率兵西还,并写信给尔朱兆,陈述利害,诫其不要残害宗室皇子,在海内留下恶名。

    尔朱兆观书十分恼怒,拒不采纳,复将孝庄帝诸子尽皆杀害。并杀司徒公、临淮王元彧,左仆射、范阳王元诲等宗室成员,由此朝廷重臣诛灭殆尽。

    当时高欢镇守晋州,另有二十余万六镇流民分驻河北,尔朱兆不敢十分得罪,复使人到晋州征召高欢,约其共击纥豆陵步蕃,并允诺分出三州六镇军马,让予高欢统领。

    高欢知道时机将至,乃欣然起兵,出于晋州,引河北军前来与尔朱兆汇合。

    两军汇合,各自扎下营寨。高欢升帐,大会谋臣武将,商议对敌之计已毕。于是尔朱兆与高欢分兵别营,引兵向南出发,以避纥豆陵步蕃锐气,同时诱敌深入,设好埋伏。

    纥豆陵步蕃挥兵大进,直到乐平郡,安营扎寨。

    当晚鹿角尚未设定,高欢与尔朱兆两路军呐喊杀至。由是一队负责砍杀,一队负责放火扰敌,遂大败步蕃军,复追至秀容石鼓山。

    纥豆陵步蕃大败溃逃,当夜露宿河滩。正欲进食之际,忽听金鼓震天,号角长鸣,高欢伏兵大起,当即冲入营栅,直入中军,斩杀纥豆陵步蕃。

    尔朱兆随后赶到,闻说敌猷授首,遂引数十名将领到高欢营帐,通夜喝酒,彼此庆贺。

    酒过三巡,尔朱光便于席间向高欢请教:今六镇降兵被迁置于河北,屡屡造反不已。将军熟知六镇叛军内幕,请实告我,当如何处置这些降兵,方保万安?

    高欢离座起身答道:六镇降兵反叛不休,又不能全部诛杀,大王宜选心腹之人统领之。若再有反叛,则归罪其将领,斯其可矣。

    尔朱兆:此言甚是,但不知谁能去当此统领?

    贺拔允当时同席饮酒,不知高欢此言是计,在旁高声应道:以降将而辖降兵,便使高将军去统领六镇降兵,岂非得其所哉!

    高欢深知尔朱兆多疑,闻言佯作大怒,起身一拳,打得贺拨允满嘴冒血,门牙落地,骂道:今太原王虽崩,天下事皆听于殿下;殿下未决,能轮到你说三道四!

    贺拔允被打得懵圈,暗道:此人怎地狗咬汉钟离,不识真神!某助你讨要兵权,怎反而打落我吃饭依仗?

    当即将酒杯掷地,便要与高欢放对。

    尔朱兆却觉高欢忠心耿耿,喝止贺拔允,便趁酒兴当众宣布,命高欢为六镇降兵统帅。高欢心中大喜过望,急向贺拔允大使眼色示意,目光中颇露感谢之意。

    贺拔允这才明白自己反被高欢利用,于是不复言语,暗道:这是怎么说!用我这一颗牙齿,倒成全他数十万爪牙。

    高欢恐怕尔朱兆酒醒后反悔,立刻讨其将令,自出大帐,向禁营统领宣布:我受大王之命,统管六镇降兵,都到汾河以东受我号令,迟慢者斩。

    遂令部将接管降兵营,立刻驰奔阳曲川,建立统军大营。

    六镇降兵一向厌恶尔朱氏及其契胡兵士,闻令欢声雷动,极速奔赴高欢统军大营。集合完毕,得五万精兵,皆为久经战阵勇士。

    高欢上书尔朱兆,说山西霜旱灾多,请求移师山东就食。尔朱兆见书大笑,即刻照准。

    长史慕容绍宗进言:此乃高欢意图摆脱大王控制,谋求自立也。大王不可允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