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七集 天何言哉(5/7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兆之女,并立为皇后,尔朱兆由此大悦。

    尔朱世隆又以厚礼聘请尔朱兆赴京就职,复与尔朱兆、尔朱天光、尔朱度律三人劝和,约与高欢决战。

    大都督斛斯椿见此,私对大将贺拔胜说道:今天下之人皆恨尔朱氏,我等却为其效命,灭亡之日不远矣。不如反之,公谓如何?

    贺拔胜道:尔朱天光与尔朱兆各据一方,极难全部除之;但若不根除,则定为后患。

    斛斯椿道:此事易也。

    乃劝说尔朱世隆,督促尔朱天光等速集洛阳,共同讨伐高欢。尔朱世隆听从其意,发诏征之,尔朱天光不至。

    斛斯椿遂亲往拜见尔朱天光,说道:高欢叛乱,只有大王能平,明公岂能坐视宗族遭受夷灭而不顾耶!

    尔朱天光不得已,问计于雍州刺史贺拔岳:公谓此事应当如何?

    贺拔岳:大王一家雄据三方,兵马强盛,高欢乌合之众怎能对抗!只要同心协力,大王将无往而不胜也。若兄弟之间相互疑猜,则存身自保尚且不及,怎能制敌?依末将观之,殿下不如暂守关中以固根本,然后分派精锐与诸王联合以讨高欢,进则胜敌,退可自保。

    尔朱天光因存私心,故而不纳其策。

    普泰二年闰三月,尔朱天光出长安,尔朱兆出晋阳,尔朱度律出洛阳,尔朱仲远出东郡,四路人马聚于邺城,号称二十万众,沿洹水两岸驻扎。

    节闵帝并命长孙稚为大行台,总督各路大军。

    高欢亦知尔朱氏必来,乃派封隆之留守邺城,亲自率军屯兵紫陌,大都督高敖曹率部曲王桃汤等三千人跟随。

    其时高欢战马不满两千,兵不过三万,尔朱兆二十万之众,众寡不敌,情势显然。

    高欢因问高敖曹:都督所率皆为汉兵,恐不足成事。孤拨一千鲜卑兵给你如何?

    高敖曹答:我所率部曲训练许久,不比鲜卑兵弱。若杂以鲜卑,彼此不融,胜则争功,败则推罪,反而不能指挥也。

    高欢笑道:如此,可决战矣!

    乃将牵引辎重之所有牛驴以绳索连系在一起,先堵塞自家军队退路,然后出兵与战。

    闰三月庚申日,尔朱兆率三千轻骑夜袭邺城西门,未能成功。

    二十九日,高欢集中兵力,只留少量军队守护邺城,将主力精锐二千骑兵及三万步兵尽出,皆调到邺城东南方韩陵山下,摆成圆阵。

    三军见无退路,便皆生必死之心。

    两军列好阵势,各催战鼓,高欢出阵,在阵前与尔朱兆相见。

    尔朱兆纵马而出,责骂高欢:尔乃背叛之贼,有何面目见我?

    高欢施礼答道:我与殿下同心协力,是为共同辅佐孝庄皇帝。而今皇帝何在?

    尔朱兆登时语噎,勉强答道:孝庄帝冤杀我叔天柱大将军,我杀之是为叔报仇。

    高欢闻此,面向对阵众军,高声答道:早闻天柱大将军篡逆阴谋,何说不是反叛!且君欲杀臣,乃天经地义之事,何谓报仇!你我今日相见,情断义绝矣!

    尔朱兆大怒,于是二人各归本阵,驱动两军大战。

    高欢自领中军前突,使大将高敖曹统领左军,从弟高岳率领右军,分为两翼,斛律敦为合后。两军冲突三番两阵,从辰时战至午初,高欢中军迎战不利,被逼后退。

    尔朱兆挥令三军,直扑而前。便在此时,高岳忽率五百骑兵突入迎战,斛律敦则收拾败退兵士,重整旗鼓,绕至敌阵之后,自尔朱兆后面攻击。

    高敖曹自率千余骑兵,从侧翼横击入阵,一马当先,将手中八十二斤铁槊舞动赶来,便如风卷落叶,当者无不纷纷落马。尔朱兆军中马上诸将,无能在其面前遮挡三合以上者。

    王桃汤率三千汉兵随后而进,个个以一敌百,便如劈波斩浪。

    尔朱氏契胡军一向骄傲轻敌,且自仗绝对兵力优势,想不到怎会突然四面受敌,一时懵头转向,纷纷溃败。高欢见敌军阵角大乱,立即返军迅猛冲杀。契胡军大乱,不复成阵。

    贺拔胜及徐州刺史杜德见状,遂于阵前倒戈,投降高欢。

    一场好战!便如当年秦赵战于长平,又似项王与韩信遇于垓下;不弱于官渡对阵,更甚于赤壁鳌兵。两军终至金鼓无声,只闻刀砍头落、戟刺肉穿之声,惨叫之声亦不复闻。

    尔朱兆拼尽全力,好不容易杀出重围,纵马逃上高阜之处。

    因顾谓身侧慕容绍宗道:我不听公言,乃有今日!你先保我家眷回归晋阳,免我后顾之忧。某若能杀出重围,即随后前来相会,再谋大计可也。

    慕容绍宗泪流不止,即令亲兵调转大旗,吹响号角,自纵马下坡,保护尔朱兆家眷,带本部兵逃离战场去了。

    当下洛阳军皆溃,无法约束,尔朱家族诸将纷纷逃出战场,各还旧镇,互不救应。

    直战至申时之末,残阳如血、愁云惨淡,虎狼归穴,乌雀潜踪。河北暮春三月,正是花开似锦,草长莺飞季节,全化作横尸遍野,血流成河。

    尔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