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九集 东西分立(4/7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马东渡,并遣恒州刺史库狄干统兵四万自来违津渡河,领军将军娄昭领五万兵马讨伐荆州,冀州刺史尉景等引青州兵七万、精锐骑兵五万,以伐江东。各路军马已备,恭聆陛下吩咐。

    孝武帝大惊,急示奏章于群臣,欲诏止高欢出兵。

    高欢亦召集并州官佐商议,又上奏章:奸臣离间,使陛下生疑,臣之罪也。若臣敢有负陛下,便使天降灾难,断子绝孙。陛下若信臣忠心,请将身侧奸臣除之,则臣之幸甚。

    斛斯椿见此奏表,知道高欢不肯相容,乃请孝武帝御驾亲征,陈兵河桥,以向晋阳。

    宇文泰闻之,急遣大都督梁御率步骑五千,屯于泾、渭合口处以为声援,再令秦州刺史骆超率轻骑一千入洛阳。又遣大都督李贤领精骑一千,赶赴洛阳以为后援。

    孝武帝闻报,便令斛斯椿为前军,在邙山之北扎营。

    中军将军王思政却惧怕并州兵强,力劝皇帝前往关中依附宇文泰,以避高欢兵锋。

    孝武帝从之,诏命宇文泰为关西大行台、尚书左仆射,赐公主为妻,命其率众东进。又下诏传檄天下,宣示高欢罪状。

    宇文泰奉旨从高平出发,至弘农屯军;贺拔胜亦屯军汝水,两人都持兵观望。高欢乃令悍将高敖曹为先锋,西进截击宇文泰。

    宇文泰闻孝武帝陈兵河桥不进,对左右诸将说道:我闻高欢数日内急行军八、九百里,疲军迎敌,乃是兵家大忌,我正好奇袭胜之。皇上以万乘之尊亲征,不主动渡河决战,反而沿河据守,失策之举也。且长河万里,岂能守之?只需被突破一阙,则必败无疑。

    众将闻听,无不愤慨悲叹。

    果然不出宇文泰所料,两军尚未交锋,孝武帝军中已有贾智、田怙等人暗中约降高欢,晋阳大军由是迅速渡河。

    魏帝元修又惊又急,派人召斛斯椿还军,一面带宗亲诸王,率五千兵马准备出逃。

    高敖曹为兄长高乾报仇心切,率劲骑紧追不舍,直到关中。孝武帝一路饥渴困顿,缺粮少食,终在长安东阳驿遇见宇文泰引军前来。高敖曹因见寡不敌众,引军而回。

    高欢率军而来,闻说元修已入长安,不由废然长叹:某实无篡逆之心,亦无废立之意,此心苍天可知。某先后曾上四十余道奏表,陛下皆无答复。今复追赶不得,岂非天意!

    于是回入洛阳,遥废元修,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,是为孝静帝,时年十一岁。国号仍为大魏,史称东魏。

    高欢另立新君,又觉洛阳西近长安,南近梁国,于是迁都邺城。遂命司马子如为尚书左仆射,高隆之为右仆射,高岳为侍中,孙滕为邺城留守,共执朝政。

    魏孝武帝既入长安,惊魂已定,方悟在河南之地未与并州军激战,因对群臣叹道:若不因斛斯椿多次制造事端,今又哄骗我等西迁,尽弃中原河洛之地,胜负之数,尚难逆料。

    群臣回思果然如此,于是朝野上下,无不痛恨斛斯椿。

    斛斯椿亦感罪恶深重,故此忧闷而逝,寿至四十岁。孝武帝诏命厚葬,赠大司马、常山郡王,谥号文宣,祭以太牢。又加授宇文泰为大将军、雍州刺史,兼尚书令。

    此后政令皆决于宇文泰。孝武帝不愿受制于人,复与宇文泰渐生嫌隙,不满之情溢于言表。宇文泰先下手为强,于是使人毒杀元修,复立元宝炬为帝。

    次年正月,元宝炬于长安城西正式即位,改元大统,是为西魏文帝。

    文帝即位,便即下诏,拜宇文泰为丞相,封爵安定郡公,控制朝政。

    北魏由是一分为二,自道武帝拓跋珪至孝武帝元修,传二十三帝,国祚一百八十五年。

    字幕:西元五三五年,乙卯,东魏天平二年,西魏大统元年,南梁大同元年。

    春正月戊申朔,高欢闻说孝武帝已死,上书孝静帝,请为孝武帝举哀服丧。

    西魏骁骑大将军李虎奉丞相宇文泰之命,招抚费也头兵马,一道攻打灵州。持续攻打四十天,灵州刺史曹泥坚守不住,请求投降。

    稽胡部落刘蠡升自孝昌年间以来即自封为皇帝,改年号为神嘉,建都于云阳谷,常侵东魏国并州边境,被称为“胡荒”。

    壬戌日,东魏丞相高欢对刘蠡升发起袭击,将其击败。

    高欢振旅还师,由婢女口中得知,嫡长子高澄与自己小妾郑氏私通。高欢勃然大怒,责打高澄一百大棍,予以关押,其生母娄妃亦被隔离,不许相见。

    高澄急向司马子如求救,司马子如以求见娄妃为名至府,高欢便向其言说其事。

    司马子如说道:我那逆子消难,也与我小妾私通,此乃家丑之事,只能掩之。娄妃乃殿下结发之妻,常以家财相助殿下,方有今日。殿下在怀朔之时被人责以木杖,背无完肉,娄妃不分昼夜侍侯;后为躲避葛荣,王妃燃烧马粪作炊,亲自制靴。如此恩义,如何忘之?你夫妇所生之女贵为帝后,世子高澄则继承大业,岂能废之!且王妃弟娄领军功勋突出,岂可轻易动摇!况复女子如草,婢女乱言,何可信哉!

 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