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2章 上元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   有了从寿州运来的上百吨炸药,再加上齐慎本人的监督和激励,合肥城外的四万余名魏军士兵,仿佛附魔了一般。

    在接下来的几天内,个个舍生忘死、争先恐后,对着合肥城轮番猛攻。

    白天有无数魏军将士,冒着城头吴军的箭雨,携带大量炸药,乘小船渡过护城河,将所带炸药埋入城墙脚下,伺机引燃。

    夜里有上千敢死队,摸黑攀爬城墙,闯进城内吴军的军营和粮仓中,四处纵火,被俘之后,宁死也不投降。

    在这样不计代价,不顾伤亡的猛烈进攻下,城内的吴军,不但肉体上饱受折磨,心理防线更是几近崩溃。

    时不时便有数百吴军坠城而出,投降的同时,顺便将城内的布防情况,一五一十告知魏军。

    魏军由此攻城越发顺利。

    随着合肥城四面的城墙被火药陆续炸塌,留守城内的吴将刘威、朱延寿二人,知道大势已去,皆失去了抵抗之心。

    刘威追随杨行密多年,平日受对方厚恩,实在不忍背叛旧主,眼看合肥城守不住,当即服毒自尽。

    朱延寿虽是杨行密的妻弟,却因为舍不得身家性命,于是主动剥去衣裳,背负荆条,亲自来到城外魏军军营,向齐慎请罪。

    “罪将朱延寿,鄙陋愚钝、性质粗野,不知天命有归,竟敢螳臂当车、冒犯王师,而今诚惶诚恐,悔之无及,愿受魏王惩戒,虽死无怨。”

    魏军中军大营下,朱延寿光着胳膊,跪倒在齐慎面前,一面声泪俱下地说着,一面磕头请求齐慎责罚。

    见对方如此奴颜婢骨,在场的魏军将领心中无不鄙夷。

    齐慎其实也很看不起这种背叛自己主公和姐夫的人,但是考虑到朱延寿本身很有能力,又在吴国身居高位。

    本着千金买马骨的心态,还是拿出一副好脸色,笑着将对方扶起道:

    “朱将军不必如此,两军交战,各为其主,孤怎会因此加罪于你。只是你主杨行密,孤素来与他友善,他竟无故出兵犯我疆界,着实可恨,孤接下来会出兵直驱淮扬,讨伐不臣,希望朱将军能代为书信,劝说各地守将,向我军开城投降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自然,这个自然。”

    听到齐慎言语中并没有怪罪自己的意思,朱延寿大喜,赶忙站起身来,抬手作揖道:

    “殿下放心,罪将这些年在吴国还是有不少人脉和亲信的,这些人见了末将的书信,肯定会箪食壶浆,以迎王师。”

    齐慎笑着道:“如此甚好。”

    …

    十二月,天气越发寒冷。

    率军攻占合肥城后,齐慎与众将略作商议,决定将六万大军分成两路。

    其中两万人,由控鹤军都指挥使康怀贞统率,负责运送火药,从慎县方向沿滁水东进,到瓜步、白沙二镇,与葛从周会师。

    剩下四万人,则由齐慎本人亲自统率,自合肥城乘船南下,经淝水、濡须河,进入长江,而后顺江东进,从另一个方向前往扬州。

    魏军原本只有四万多人,多出来的两万人,乃是收编了合肥城里的吴国降兵。

    数日后,齐慎一行人顺利离开庐州地界,进入长江。时值隆冬,天气阴晴不定,江面上时不时飘起大雪。

    幸好长江下游水流量够大,不似黄河那般容易结冰,否则齐慎的数万大军就得弃船步行了。

    “众美,到什么地方了?”

    “回主公的话,我军已到润州上元县了。”

    装潢华丽的楼船内室,齐慎头戴暖帽,身穿貂裘,正围坐在火炉边煨手。听了王檀的话,好奇道:

    “这上元县是什么地方,孤怎么一点印象也没有?”

    王檀笑着道:“上元县就是前隋江宁县,属丹阳郡,两晋六朝的时候,叫做建邺、建康,再往前也叫秣陵、金陵。”

    “哦,是金陵城啊……”

    齐慎闻言,起身走出楼船内室,来到栏杆旁,沿江远眺。只见江岸对面,钟山龙蟠、石头虎踞,山川灵秀、地势雄险。

    咽了口唾沫,忍不住称赞道:“金陵不愧是千古帝王之都,烟火繁华,气象宏伟。”

    “此处虽是东南形胜,但六朝之后,王气已经黯然,恐非圣人久居之地。”

    王檀闻言,担心齐慎将来会将考虑定都金陵,忙小声提醒道。

    齐慎叹了口气道:“孤当然不会在金陵定都,自古定都此地的王朝,就没有几个长寿的,孤岂能不知……不过将来若有闲暇,游赏一番还是可以的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齐慎再度举目远眺,忽然心血来潮,随口吟出一副五律。

    “雪落山前庙,风驱渡上鸦。江烟迷落日,岸树宿残霞。旧岁公卿冢,今朝百姓家。碑铭何处记,功业向谁夸。”

    王檀呆了呆,情不自禁道:“主公韬略通天、文采飞扬,恐怕天下诸侯里,再没有谁能与主公相提并论了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,好了,少拍马屁。”

    齐慎笑着摇了摇头,忽然想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