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章 岳飞最后一次北伐!张俊反水!(2/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稡编》中,找到了这一份御札的内容,一模一样,分毫不差!岳珂写的《鄂国金佗稡编》,其实就是按照家中那些御札记载下来的。”

    “也就是说,这是真的了?”

    朱元璋背着手,虽是反问,却并没有要让朱标回答的意思。

    他背手踱步,皱眉沉思。

    时而看看手中御札,时而凝望远空,双眸毫无聚焦,嘴里还低喃着:“卿可依累降处分……七月以前乘机决胜……”

    这一篇御札,内容其实很简单。

    先说刘锜在顺昌大劫,张俊在淮西,韩世忠取宿州,要让岳飞他们,在七月之前,最好决胜,否则的话,等到敌人弓劲马肥,就难打了!

    还表示,岳飞天资聪颖,就不再多言了。

    就这么一份简单的御札,完全可以看出赵构对岳飞的态度。

    也能看得出来赵构对北伐,对敌人的态度。

    放弃北方?

    不存在的。

    且不说开封那地界,本就是宋朝故土,就说开疆扩土,一统华夏,如此功绩,哪个皇帝不想要?

    就算是个摆烂的皇帝,要是给他一份天大的功绩,他也会乐呵呵,屁颠颠的接受。

    他以前不理解,觉得如此大好局势,赵构就这么放弃,就这么安于享乐,简直就是废物一个。

    可现在看来,或许是冤枉他了……

    人家赵构也是有上进心的,也是有想法的。

    只是,他人在东林党大本营,周围又全都是东林党的人,自己人还跑到外面去打仗了。

    他再怎么支持,也没用。

    没有心腹,皇帝的政令都出不去。

    权臣把持朝政,想干嘛就干嘛……

    所以说,秦桧这人,当真是祸害千年啊!

    “也不知,咱这朝中,又有几个秦桧?”朱元璋眼神凌厉。

    自从上个月,秦镇说了明朝所谓的阴谋论后。

    朱元璋可是杀了一批又一批。

    但凡点了名的,一个都没逃掉。

    可是,谁又能保证,那暗地里,还有没有隐藏更深的呢?

    又或者说……

    这些人就像韭菜一样,割了一茬,又长一茬?

    文官是杀不完的。

    与其想着杀,还不如想着该如何去制衡……

    制衡文官?

    拉拢一派,打压一派?

    嗯,这是正常的制衡术。

    制衡的是朝堂,而不是那些无底线的文官。

    想要制衡文官,要么用世家,要么用武将……

    但武将与文官,真没办法玩脑子。

    而世家的话……

    现在还真找不出几个世家来。

    根本没有唐朝时期那些世家的底蕴。

    而且,世家制衡文官,也不是什么好活,玩脱了,世家照样取代皇帝……

    所以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想了想,忽然开口道:“标儿,你说,咱让宗室子弟,在朝中当差,如何?”

    “父皇的意思是……”朱标迟疑反问。

    “咱的意思是……宗室子弟在朝中当差,便可制衡那些文官,不至于让那些文官卖国!”朱元璋笑道。

    “可是,父皇您不是说……”朱标皱起眉。

    他倒是无所谓。

    但以前,朱元璋想的可是,不让宗室子弟当差,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那些宗室子弟有别样的心思。

    毕竟,历史上,是发生过类似情况的。

    而对此,朱元璋一笑,开口道:“无妨,咱现在想通了!就让那些宗室子弟入朝当差!皇帝每五年考察一次,有能力的,干得好的,可以当储君!等皇帝驾崩后,那个最有能力的,就当皇帝!”

    “可是……”

    朱标再次皱眉:“您不是说,这样会导致血亲相残吗?”

    是的,这是有很大可能会发生的。

    历朝历代,争储君,争太子这事,又不是没有发生过,其中的手段之阴暗,之曲折,简直一言难尽。

    就算知道皇帝这差事不好干,可谁又愿意放弃当皇帝呢?

    为了能当上皇帝,绝对是无所不用极其,而最简单最粗暴的,就是干死最有利的竞争者。

    人死了,可就没人与他争了。

    “这确实是有一定程度的风险!”

    朱元璋点头道:“但无妨,并不是说,夺嫡失败后,就不能当皇帝了!”

    “唉?”朱标一愣。

    就听朱元璋继续开口道:“有能力的,干的好的,未来在大明当皇帝!能力稍次的,稍微欠缺一点的,就去欧罗巴,去美洲,去非洲当皇帝!”

    朱标:“?”

    不是,这世界还没打下来呢,就想着去欧罗巴,去美洲,去非洲当皇帝了?

    好家伙!

    这一刻,朱标直呼好家伙。

    不过,他稍稍细想一下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