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章 笑死,还有人洗秦桧?!建议严查祖宗十八代!(2/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“也是因为他的不同意割地,被升为的御史中丞,那一年,是靖康二年,那一年,秦桧三十六岁,嗯,用热血小青年来形容不合适,应该用热血中登来形容好一点。”

    “当时的秦桧,与主和派那是格格不入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说,就这种人,是甭想捞到什么油水,什么好处的。”

    “当时的秦桧,或许只想出人头地,干一番大事业。”

    “但到了金国,就又不一样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在宋徽宗改革制度后,秦桧还能考上进士及第,自然是有两把刷子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金国,也比较看重秦桧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,肯定也不只是秦桧。”

    “包括秦桧在内的,那些被掳走北上的官员,至少都会被金国好吃好喝的招待着。”

    “或许,别人已经见过了大风大浪,什么金钱美女没见过?”

    “但秦桧当官的时间短啊!”

    “政和五年的时候,为进士及第,担任太学学正,那一年,他二十四岁。”

    “一直到靖康年的时候,他才因为不愿意求和割地,上疏之后,被宋钦宗看重,逐渐提拔,先后成为左司谏、御史中丞。”

    “也就是说,他当了十多年的太学学正。”

    “别听这太学学正名头唬人,可说白了,就是个教书的,只是个正九品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个正九品,他有什么油水可捞?见过什么世面?”

    “就算后来当上了御史中丞,可还不等他好好享受享受,就被金国掳到了北方。”

    “在金国,他过的是腰缠万贯,绢布万匹的生活。”

    “时不时,还有完颜宗弼的宴请,而周围倒酒的侍女,全都是贵戚王公的姬妾。”

    “要钱给钱,要女人给女人。”

    “谁能顶得住这种诱惑?”

    “金国就是拿这些来考验老干部的。”

    “或许,对别人而言,这些,不过是浮云,不过是过眼云烟。”

    “但秦桧是谁?”

    “以前就只是个正九品,不入流的教书先生。”

    “后来虽然成为御史中丞,可还没享受,职业生涯就到头了。”

    “而现在,他成了完颜宗弼的座上宾,喝的是琼浆玉露,品的是美女人生。”

    “后来,还成为完颜宗弼的狗头军师。”

    “可以说,要钱有钱,要女人有女人,要地位有地位。”

    “就这种情况,秦桧还不得死心塌地跟着完颜宗弼干?”

    “而秦桧,回到宋朝之后,很快就成了宰相。”

    “他这个宰相的地位,不仅仅是江南士大夫的支持,同时,也因为外部有完颜宗弼这个武力支持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不是有张邦昌的前车之鉴,秦桧甚至可以改朝换代自己当皇帝。”

    “秦桧与完颜宗弼这两个,某种意义上来说,也算是互相成就了。”

    “秦桧回到宋朝之后,主张议和,与金议和,每年给金国钱二十五万贯,绢二十五万匹,这是金国,是完颜宗弼得到的好处。”

    “而秦桧的好处,就是完颜宗弼这个武力支持成为宰相,甚至架空皇权,成为权臣。”

    “等岳飞死后,他更是肆无忌惮了。”

    “兴文字狱,朝野内外,独揽大权,谄媚者,更称他为‘圣相’。”

    “他让他儿子担任秘书少监,专门负责编撰国史。”

    “同时,还下令禁止民间记载,将民间记载的,统统贬斥为野史!”

    “而一切不利于秦桧的,全部焚毁。”

    “就比如之前说过,下令让岳飞回来的十二道金牌。”

    “金牌的学名,叫做金书字牌,是宋朝最高级别的诏书。”

    “而既然是最高级别的诏书,按理来说,就应该永久保存,并且记录史书的。”

    “就比如,唐朝比较出名的,就有个《唐大诏令集》,里面记载了唐朝以皇帝名义颁布的诏书政令。”

    “诏书这东西,也是修史书的重要依据之一。”

    “一般诏书都要保存下来,就更别说这最高级别的金书字牌诏书了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这十二道金牌,于情于理,都应该保存。”

    “但没了,就是被秦桧的儿子给焚毁了!”

    “所以后世能够看到赵构的亲笔信,却看不到这十二道诏书的内容!”

    “至于说秦桧为什么没有焚毁赵构写给岳飞的御札?”

    “主要还是因为,岳飞死后,家里查抄的御札,全都送入了高宗御前库内,秦桧虽然是权臣,但还没嚣张到去抄了皇帝的御前库。”

    “总之,在岳飞死后,秦桧就一直在掌权,但凡敢上书北伐,或者恢复中原的,通通被贬。”

    “绍兴二十年,秦桧称病,竟然逼的赵构让他可以乘轿上朝,免朝拜礼。”

    “而这,还只是一次试探。”

    “他发现,赵构这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