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章 大明阴谋论之—朱棣被害,朱高炽被下毒,朱瞻基被弄死!(3/6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

    “朱元璋死后第六天就被朱允炆埋了,当天就称帝了!是不是很急?”

    “的确很急,不急没办法,淮安距离南京就三百来里路,但凡朱允炆晚继位一天,朱棣就到南京了!”

    “所以,他不得不继位!”

    “而且,最不合理的地方就是……”

    “朱元璋被埋的太快了!”

    “六天就给埋了!”

    “普通人还要停尸七天呢,有个头七的讲究,要到七天后,才下葬!”

    “而朱元璋,连个普通人都还不如,六天就给埋了!”

    “而明朝的其他帝王,除了崇祯,基本上都是停尸二十七天。”

    “前朝甚至停的更久,停几个月的都有。”

    “朱元璋身为大明的开国皇帝,停六天,实在有些说不过去!这很明显有问题!”

    “同时,朱允炆还不让藩王奔丧。”

    “这一条,甚至连写史书的作者都看不下去了,批注道:难端见矣,遗诏先之也。父死不奔丧,其何以令。”

    “老子死了,不让儿子奔丧,这不是违反天理人伦么?!”

    “当然,这都是后话!”

    “且说说朱允炆是怎么弄死朱元璋的!”

    “首先啊,朱元璋从来都不生病,或者说很少生病!”

    “甚至,到了七十多,身体还很硬朗,毕竟,从小就走南闯北,到处要饭,后来打仗,身体硬朗的很!”

    “如果说旧伤发作,一般人五六十岁,不到七十,早就发作嗝屁了!”

    “就像徐达,常遇春一样。”

    “还用得着等到七十二忽然发作?”

    “当然,也不排除是正常生病的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而朱元璋生病后,国榷就记载了,皇太孙侍汤药甚谨,虽秽亵,必躬以进!”

    “还别说,就这么一句话,就把皇太孙朱允炆的孝给体现出来了,就算再脏,朱允炆都要亲自喂药,亲自侍奉!”

    “但这也暴露了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第一,朱元璋吃的药都是朱允炆喂的。”

    “第二,秽亵,这两个字什么意思呢?就是上吐下泻!”

    “这上吐下泻的,哪像是旧伤复发?或者别的什么病?这明显是食物中毒!”

    “在朱允炆与他媳妇儿的精心照顾下,朱元璋当天晚上就死了!喝着药死的!”

    “嗯,朱允炆的媳妇儿,也是文官集团那边的人。”

    “他媳妇儿是马氏,是光禄少卿马全的女儿。”

    “可以说,此时的大明朝,从皇太孙朱允炆,到皇太孙的正妻马氏,再到朱允炆他娘吕氏,再加上齐泰、黄子澄等人,都是文官集团的人!”

    “你朱元璋不死谁死?”

    “朱元璋一辈子都在修订律法,到了洪武三十年五月的时候,才正是定下!”

    “也因为这个修法,他与文官集团彻底杠上了!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怎么说呢……”

    “先说造反这事……”

    “在明朝,如果百姓造反,只处理本人,不株连任何人!”

    “但这个待遇官员没有,官员如果结党谋逆,还是夷三族!”

    “很明显,这就是在针对官僚集团!”

    “更让那些官僚痛恨的是,朱元璋还要把大明律发给所有百姓看!”

    “这要是让老百姓都懂法了,那那些退休的官员啊,士绅啊,退休后想欺男霸女,占用良田,这不就不好下手了么?!”

    “所以说,大明的官员,对朱元璋是真的没有半点好感!”

    “你抠抠搜搜给我那点俸禄也就罢了,还不让我贪污,还不让我欺男霸女,还不让我吞并良田?你赶紧死,让咱们培养的朱允炆上位,到时候,文官集团可就好过了!”

    “看看朱允炆登基之后干的事情就知道了!”

    “朱允炆登基,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,也就是所谓的建文新政!”

    “第一,他先把齐泰升尚书,把黄子澄升太常寺卿,令其参军国事。”

    “又把汉中府教授方孝孺喊了回来,任命翰林院侍讲。”

    “以及一些官员品级的调整等。”

    “这三个人,可谓是将军权抓在手中。”

    “然后,他们就开始着手削藩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,在此之前,他们也裁撤军队,将北方的一些重要卫所裁撤,将将士们遣返回原籍。”

    “文官一旦掌权,第一步就是削军权,跟前朝几乎一模一样。”

    “第二,修改了朱元璋时期所实行的严厉法律制度,同时,也开始裁官,说是官员过于冗杂,太多了,需要裁官,其中一个,很重要的一点就是,裁撤了朱元璋设立在各府衙门中的检校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检校,就是朱元璋设立专门监督官员的,跟锦衣卫一个性质!”

    “所以,被裁掉了。”

    “检校一撤,文臣们就彻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