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章 一代妖后孙若微!毒杀宣宗朱瞻基!(3/5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家说宦官之祸从朱瞻基开始,就是朱瞻基设立了这两个内监职务,才导致宦官专政!”

    “可你文官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,从古至今都是这样,十个文官九个贪,你说宦官之祸危害如何如何的大,但那也是你说!”

    “没办法,谁让写史书的是你呢!”

    “但凡太监能掌管写史书的权利,你文官不得遗臭万年就有鬼了!”

    “而朱瞻基,与朱棣死亡的原因也几乎一样。”

    “都是因为郑和下西洋的事情!”

    “朱瞻基上位之后,他发现,国家财政几乎快要崩溃了。”

    “就是因为夏原吉提议,让朱高炽停止的那些项目。”

    “没钱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朱瞻基就只能开源节流,各种宫里正常采办的,被他停了,没办法,不停就真的没钱了!”

    “关键是,这里又爆发旱灾,那里又爆发蝗灾,农民又开始起义,眼看着国库的钱是越来越少,没办法,在宣德五年的时候,朱瞻基就找了个借口,以外番多不来朝贡的理由,命郑和下西洋!”

    “这理由找的很巧妙。”

    “之前,朱棣让郑和下西洋,就是去贸易的,而这一次,朱瞻基就直接用外番不来朝贡的借口,文官们想反对也不好反对!”

    “你外番不来朝贡,明显是不把我大明放在眼里,我派人去找你收一下保护费怎么了?”

    “当然,在此之前,朱瞻基也做了很多迷惑人的行为。”

    “比如,在宣德元年的时候,郑和当时在南京当守备太监,同时,修缮因为地震导致毁坏的宫殿建筑等。”

    “这时候,工部郎中就上疏,请求为修建南京佛寺的那些工匠们犒赏。”

    “修缮的好,皇帝一高兴,犒赏点银子很正常。”

    “但你上疏就不行,你上疏,这不就是来要钱么?”

    “但朱瞻基没有责罚这个工部郎中,而是跟大臣们说,这是郑和指使,然后还大庭广众之下,让司礼监的太监去警告郑和!”

    “乍一看,郑和与朱瞻基的关系并不融洽!”

    “这也正常,郑和怎么说那也只是太监,还是朱棣身边的太监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都是宣德朝了,朱瞻基给文官们放了个信号,让别人相信,你郑和失宠了!”

    “到了宣德三年的时候,朱瞻基就专门让郑和与王景弘,将南京的绢、布运送到京城。”

    “表面上看,这就只是运送绢布那么简单。”

    “甚至,还隐隐有贬低的意思……”

    “当京城的官员看到郑和与王景弘的时候,或许还会调侃:哟,这不是鼎鼎大名下西洋的郑大人吗?这运的什么?怎么都是破布啊?几年不见,怎么这么拉了?哎呀,皇上也真是的,郑大人好歹也是前朝重臣,为了大明鞠躬尽瘁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怎么能运布呢?要运,也得运金银珠宝啊!”

    “的确,郑和与王景弘,一个是下西洋的总指挥,后来成了南京的守备太监,也就是南京城的太监头头!”

    “一个是下西洋的副指挥,也是南京的副守备太监。”

    “以前多风光,他们巴结还来不及呢,再看看现在……就运送些破布?还不是丝绸?”

    “这简直就是要一撸到底的节奏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,这也只是朱瞻基让那些大臣们看到。”

    “其实这时候,朱瞻基就想着要为出海做准备了!”

    “否则,运送绢布这种,完全可以交给锦衣卫,或者专门押送的押司来进行,用南京守备太监来押送,这不是大材小用了么?南京城的太监就不管了?”

    “所以,有,且仅有一个可能,朱瞻基就是想出海了!”

    “要不然,也不会喊郑和与王景弘这两个下西洋的一二把手来,这两个家伙,可是南京太监的头头,如果只是押送绢布,还轮不到这两位,如果只是喊二人的其中之一押运,朱瞻基就不一定是想下海,偏偏把两个人同时喊了过来!”

    “没办法,没钱啊!”

    “喊郑和他们上京城的时候,是八月份。”

    “而宣德三年八月份的时候,发生了一件事,朱瞻基收到消息,兀良哈有行动。”

    “朱瞻基就亲自带兵去巡边,目的是震慑兀良哈,他也知道,光震慑没用,还得打出去才行,还得把兀良哈打疼!所以,又要打仗了!”

    “可打仗就要钱,然而,朱高炽在位的时候,国家的钱,不说快用完了吧,也绝对算不上富裕,又是舍弃贸易产业,又是花钱赈灾的,又是花钱屯粮的,光支出没收入了!”

    “要是没钱,这仗就没法打,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兀良哈劫掠。”

    “而挣钱的门路,朱瞻基也很清楚,就只有下西洋来得快!”

    “所以,这才喊了郑和与王景弘!”

    “押绢布是真,要打仗了,这些绢布是用来做衣服的,北方寒冷,没有厚一点点棉布衣服,能冻死人!”

    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