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章 土木堡之变真相(完)!(4/6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决定有些错误,他总共带了五万人,现在派出去四万,那就只剩下一万人了!”

    “而朱勇与薛绶,出去之后,也与吴克忠俩兄弟一样,没消息了。”

    “说实话,这有点不应该,那可是四万京军,精锐中的精锐,朱勇,早年间还跟随朱棣打过仗,而薛绶,更加勇猛,有悍将的风采,与朱瞻基一起打过仗!”

    “就这么两个人,带着四万精锐中的精锐,结果,一点水花都没翻起来,就没了!?”

    “史书记载,说是与瓦剌打仗,战死的!”

    “好家伙,四万京军,精锐中的精锐,再加上两位战场老将,竟然被瓦剌给打崩了?”

    “你说正史上,是王振瞎指挥,导致全军覆没!”

    “可朱勇与薛绶,带着四万大军出去,可没有王振瞎指挥,还能全军覆没?”

    “这瓦剌军战斗力到底有多猛?”

    “史书还特么记载,瓦剌就两万人,后来俘虏朱祁镇。”

    “也就是说,也先率领的这两万人,一人不损的情况下,或者说,损失极小的情况下,以一打二,将四万精锐尽数歼灭,然后,浩浩荡荡的去找朱祁镇,把朱祁镇俘虏了!”

    “听听,不知道的,还以为瓦剌才是王者之师呢!”

    “朱勇与薛绶又不是傻逼,以多打少的情况下,还能被瓦剌给全歼了?开什么国际玩笑?”

    “瓦剌要是有这么猛的话,早就打崩明朝了,还等什么朱棣朱瞻基撵兔子一样撵着跑?”

    “所以说,瓦剌扣边,真不可信!”

    “而朱勇与薛绶,被解决的原因也很简单,就是杨洪干的,而且还是杨洪兵不血刃的搞定的!”

    “至于他如何做到的……”

    “他手上有一样东西,名叫令旗令牌,也叫王命旗牌!”

    “那是六月份的时候,杨洪申请了一批军火,以及全旗令牌各十面。”

    “而这个王命旗牌,在明朝,见旗牌如见皇帝,有临时调动军队的权利,还包括生杀大权。”

    “就像明末崇祯年,袁崇焕杀毛文龙,用的就是这王命旗牌。”

    “别说什么尚方宝剑,毛文龙也有尚方宝剑,同级别下,尚方宝剑基本上没办法砍对方,也只有这王命旗牌,才能砍杀!”

    “而杨洪,就直接用王命旗牌,号令全军。”

    “就像之前的宋瑛一样,杨洪也是用这王命旗牌将其骗出城干掉的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朱勇与薛绶,也是一样的操作!”

    “至于那四万精锐,他打不过,也不需要打,王命旗牌一出,直接接管这四万京军!”

    “而在杨洪搞定这四万京军的同时,还有一支部队,正朝着朱祁镇而来。”

    “之前就说了,那个大同的参将,提议让朱祁镇他们走紫荆关。”

    “但朱祁镇没走,而是原路返回。”

    “而这支朝着朱祁镇而来的部队,就是紫荆关那边埋伏的部队。”

    “这只部队是从紫荆关,绕路走到居庸关,然后再出关,遇到了朱祁镇。”

    “而带领这支部队的,应该就是杨洪的儿子,杨俊。”

    “杨俊手上是有兵权的,是都指挥佥事。”

    “八月十五,朱祁镇与杨俊,两军相会,到了土木堡。”

    “从这时候开始,不管是英宗实录,还是明史,亦或者是国榷,都不用看了,完全是掩盖真相编出来的故事!”

    “有一个人敢写出来,但也不敢写全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人叫李实,正统七年的进士,正统十年的礼部给事中。”

    “他在《北使录》中,是有相应的记载,不过只有很短的一席话,就是,【大军倒戈,自相蹂践】。”

    “大军倒戈,什么意思?自己人打自己人!”

    “但他不敢写全,也不敢写详细,他也是文官,他也会想着自己还能不能进步一下,所以,就含糊其辞的记载了一段!”

    “当然,除了这个叫李实的,还有一个人,也记载了相应的东西!”

    “这个人叫聂忠,是正统年间的锦衣卫小旗,很小的一个官,就是个从七品。”

    “他记载了一段话,原文是这样的:十四年英宗皇帝亲征胡寇,回至土木,起营之时,忽南坡有明盔、明甲人马来迎,疑是勇士。哨马不为设备,遂至败军陷驾。”

    “毫无疑问,小人物记载的东西,才是最真实的东西,他不需要搞什么zz正确,也不需要胡诌八道,他只需要把自己看到的,自己经历过的,记下来就行了!”

    “这意思就很明显了,土木堡,正准备起营的时候,在南边,也就是居庸关方向,忽然有穿着明盔明甲的人马来了,既然是穿着明盔明甲,那就是自己人,哨兵也不可能防备,却不想,这些人进入大营之后,就开始砍杀,什么武将文官,统统一波带走。”

    “总之,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。”

    “从居庸关方向,来了一对人马,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