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章 弑君杀父,千古圣君,明‘孝’宗朱佑樘!(5/6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的《大明会典》与《问刑条例》评价极高,称其为宽仁之法。”

    “实际上,宽仁个屁,贪污花钱就能解决,对官员是宽了,可那些贪官贪墨百姓钱财的时候,可有考虑过百姓的死活?”

    “总之,从弘治十一年,到弘治十七年太皇太后去世这段时间,朝廷可谓是乌烟瘴气,简直就是祸乱朝纲!”

    “朱佑樘没办法,他能怎么办?只能听之任之,他没有权啊!他敢反对,太皇太后说一声可以就行了,谁还听你皇帝的?”

    “直到太皇太后周氏,也就是朱见深他娘,朱佑樘他奶奶的,总算死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娘们是真能活,足足活了七十五岁!”

    “有时候就很奇怪,皇宫里,皇后,太皇太后比比皆是,这个活六十,那个活七十,活八十的都有,结果皇帝各个短命。”

    “总之,太皇太后死后,朱佑樘总算可以支棱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一年,他才三十五。”

    “他打算再次与内阁掰掰手腕,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利。”

    “他也不在乎什么千古圣君的美名了,直到此时他才明白,皇帝该怎么当!欲效仿他爷爷朱祁镇重新夺权!”

    “首先就是想要拿回军权,把那些只知道贪污腐败的边军统统下狱。”

    “这自然就得从查账开始!”

    “一旦查账查的不对劲,该下狱的自然要下狱,他再提拔自己的心腹,这样,军权就能重新掌控了!”

    “伴随着查账的逐渐深入,六月份出事了。”

    “因为西北的亏空太大,根本补不上。”

    “陕西的粮仓,被一把火烧了,上报朝廷,说烧毁了四万九千多。”

    “这简直就是祖传的手艺了,之前朱祁镇查账也是,查到哪,哪起火!”

    “没办法,窟窿补不上,只能烧!”

    “但朱佑樘还是要查,最后查清楚了,这起火灾,就是因为贪污腐败,导致的人为纵火!”

    “涉案人数很多,从上到下,从京城到地方,从文臣到武将,从太监到勋贵,一个都没跑,全参与了!”

    “这时候,正好,鞑靼小王子扣边,大同的指挥使战死。”

    “朱佑樘就正好借这个借口,下令从京城选精兵三万出征大同,这样,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控制西北。”

    “但就这一举动,内阁害怕了!”

    “内阁控制军队这么多年,烂账实在是太多,往回查个二十年,他们这些人全都得玩完!”

    “所以,内阁的人那是极力阻拦。”

    “朱佑樘与内阁就僵在这了。”

    “朱佑樘没办法,就只能紧急召回自己的亲信,让他们去查账,同时,出发之前,还特异叮嘱他们,可便宜行事!”

    “然后,朱佑樘就硬气了一把,直接不经过内阁的同意,强行派人去出征!”

    “其中,大将军是保国公朱晖,参将是李俊、神英,这三人,就是当年朱佑樘被架空时,朱佑樘的铁杆支持者。”

    “这些人出征,内阁没有办法,想安插人手吧,又被朱佑樘拒绝。”

    “同时,朱佑樘在清查西北的同时,还向全国各地派出去了一批巡检御史与给事中。”

    “这些人一出去,内阁是真的慌了!”

    “兵部尚书刘大夏,吏部尚书马文升,户部尚书秦纮,李红阳等,纷纷请辞回家!”

    “史书上是这样描述的:刘大夏,是因为与马文升相互弹劾,请求致仕。”

    “秦纮以年老为由,请求致仕。”

    “李红阳就厉害了,五月二十五日,李东阳上疏请求致仕,皇帝不准。”

    “五月三十日,李东阳以灾异事件上疏求致仕,皇帝不准。”

    “十月,李东阳以生痔病为理由,请求致仕,皇帝还是不准!”

    “十二月十五日李东阳以生病为由再次乞求致仕,皇帝依旧不准。”

    “十二月二十五日,李东阳以年迈为由,再上疏求退休,皇帝照样不准。”

    “到了弘治十八年的二月二十一,他又以疾病为理由,请求致仕,皇帝还是不准!”

    “这时候的李红阳,其实也就只有五十七岁!”

    “这就很明显能看出问题了。”

    “致仕?致个屁的事,等查出来之后,你们一个都别想跑!”

    “关键是,朱佑樘还没查出结果,还没查出具体情况来,他还想对外戚下手。”

    “这些人本来也不干净,贪污的太多了,查没问题,但查的多了!”

    “这些人一看,皇帝就是不让咱们走,这是要把咱们往死里逼的节奏……”

    “于是乎,在弘治十八年的五月,太医院一碗药,直接给朱佑樘送走了。”

    “还是那个刘文泰!”

    “二帝杀手,大明神医,属实逆天!”

    “当年的回旋镖,又结结实实的打在了他头上。”

    “以上,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