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6章 弑兄篡位赵光义!又被自己亲儿子毒杀!果真报应!(1/5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   此时此刻,伴随着秦镇的讲述。

    大宋时空。

    这一刻,在前往太医院的路上,赵匡胤的拳头微微握紧。

    眼中,是寒芒闪烁。

    果然,这狗东西……

    他本来就没有传位给赵光义的想法,如今被秦镇这么一说,他就更加确信了。

    特别提到了迁都。

    迁都的确牵扯到很多人,会触碰很多人的利益。

    只是稍稍想一想,就明白,迁都肯定是会死人的。

    除非被逼的不得已,被外部势力逼的到处跑,否则,谁愿意迁都?

    当然,皇帝除外。

    皇帝考虑的东西,自然是整个国家,是整个天下。

    而世家,大族,官员等,考虑的就只是一家人的得失了。

    他深吸口气。

    握住的刀,不由紧了紧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而此时,问答空间之中……

    秦镇继续开口了……

    “当然,赵光义身上的劣迹太多了。”

    “从他继位之后,干出来的很多事情,也能证明他是弑兄篡位的。”

    “第一,对自己的弟弟赵光美。”

    “第二,对自己的侄儿赵德昭与赵德芳!”

    “一开始,在赵光义刚继位的时候,为了安抚人心,还是挺优待的,把自己弟弟赵光美封了齐王,赵德昭封武功郡王,赵德芳为山南西道节度使、同平章事,”

    “但是,到了高粱河之战后,之前也说过,因为他屁股中箭,一晚跑了二百里,将士们找不到主心骨,就想要立赵德昭为帝。”

    “赵光义很明显感受到了威胁。”

    “而回到京城之后,因为北伐不利,长时间没有给太原之战的功臣们犒赏,赵德昭就跟赵光义说到这事。”

    “本来嘛,赵光义就有些不爽,能看得出来,赵匡胤在军中还是有很高的威望的,而他,这个篡位而来的皇帝,军中又有几人服他?”

    “他怕那些军中将士们最后再搞个陈桥兵变,让赵德昭上位。”

    “于是乎,他当即就怒了,对赵德昭训斥一番,又说‘等你自己当了皇帝,再行封赏不迟。’”

    “赵德昭退朝之后,就自刎而死。”

    “史书上记载是自刎而死,然而,实际上就是因为,害怕赵德昭最后再夺走他的皇位,直接斩出了这个威胁!”

    “当然,光干掉一个赵德昭还不够。”

    “又过了两年,也就是太平兴国六年,赵德芳也死了。”

    “《宋史·宗室传》中,只用了寝疾薨三个字,意思是,无药可医,死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用想都知道,这很明显也是赵光义为了铲除后患,一碗药,给赵德芳送走了。”

    “而到了赵光美那边,也是一样……”

    “因为赵光义搞出来的那个金匮之盟本来就有漏洞。”

    “金匮之盟上的意思是,赵匡胤传位赵光义,赵光义传位赵光美,赵光美再传位赵德昭,赵德昭再传位赵德芳,赵德芳再传位赵光义之子,如此类推,反正一家子都是皇室,一家子都是皇脉,一家子都是东宫正位!”

    “不是赵光义不想搞其他内容,他当皇帝,这金匮之盟就只能这么写。”

    “但他又不想把皇位让出去,就自然而然只能让这些人死了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太平兴国七年,在金匮之盟出现后的第二年,有人告发赵光美骄横恣肆,有异谋。”

    “于是乎,赵光美就被罢免了开封府尹之职,去洛阳留守。”

    “然后,赵普又开始告发,说赵光美与宰相卢多逊来往诡密,有谋逆篡位的意思。”

    “于是,赵光美又被贬。”

    “两年后,赵光美刚到房州,便忧悸成疾而死,时年38岁。”

    “这三个人,都是对赵光义皇位有威胁的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短短时间内,全都死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得不说,赵光义是会当皇帝的,也只有这样,亲情都不顾,能痛下杀手,斩断血脉亲情的,才有资格当皇帝。”

    “只不过,给赵光美安的罪名就有点扯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以赵光义的金匮之盟来说,那赵光美就是正儿八经的皇储。”

    “引用影视剧中的话来说就是,我二哥是皇帝,三哥是皇帝,我就是未来的储君,我圣位未来的储君,我培植自己的力量很合理吧?未来皇位反正都是我的,我这不叫造反篡位,这叫为自己登基当皇帝做准备!”

    “而赵光义的死,这就没有什么阴谋论了,他的死,表现得就稍微正常许多。”

    “在高粱河之战,他屁股中箭,一晚上没有处理,伤势逐渐恶化。”

    “等到后来,997年,也就是至道三年正月二日的时候,赵光义病情加重了。”

    “而到了三月二十八,中间间隔近三月时间,赵光义病危。”

    “三月二十九,驾崩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