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8章 皇后勾结外臣,被鸩杀的宋真宗!(1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   “宋真宗的妃嫔不算多。”

    “算上正妻等,加起来一共十二个。”

    “分别是,潘氏,潘美之女。”

    “郭氏,郭守文之女。”

    “刘娥,刘通之女,刘通是赵匡胤的虎捷都指挥使。”

    “李氏,汉东郡王李仁德之女。”

    “杨氏,父亲杨知俨,不知道干啥的,没记载,但她的叔叔杨知信却做到了天武军副指挥使。”

    “沈氏,宰相沈伦孙女。”

    “杜氏,生父是谁不知道,但她却是赵匡胤他妈,杜太后的侄女!按照辈分,宋真宗还得喊杜氏一声‘姑姑’!”

    “曹氏,曹彬之女。”

    “陈贤妃陈氏,父母是谁不知道,只知道是赵恒当襄王时期的姬妾!”

    “戴氏,武军节度使戴兴之女。”

    “徐氏,父母是谁不知道,资料也少得可怜。”

    “陈才人陈氏,父母是谁也不知道,资料更少。”

    “以上十二人,就是赵恒的妻妾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,肯定不止这些,翻遍史书,其中还有张美人,尚美人,杨美人等,很多,只是没有系统性的记载下来!”

    “而其中,四皇子与五皇子,必有一个是沈氏所生!”

    “沈氏沈贵妃,爷爷是沈伦,乃是宰相。”

    “而她本身,也是从才人、美人、婕妤、充媛,一路提升,就没有停过!”

    “别说什么,因为宰相沈伦而水涨船高,沈伦早死了,在赵光义时期就死了!”

    “而她的父亲,顶天了就是个光禄少卿,等他死后,沈贵妃还在一路高升。”

    “妃嫔提升地位,你要么家族背景,要么靠皇后,或者皇太后,要么靠自身的才艺,要么就母凭子贵!”

    “而沈贵妃,不说家里人都死光了吧,反正就他的那些哥哥们,基本上没有什么名气,她就靠不了家族背景,而要是靠皇后,皇太后等,也没有相关的记载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才艺方面,就记载了一个为人贤淑,俭朴不喜奢华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她能不断提升地位,也只有一个可能,她生了一个皇子。”

    “针对她的记载也还有,宋真宗在郭皇后死后,是想立她为皇后的,但有人阻拦,就没有立成!”

    “原文:长秋虚位,帝欲立之,有从中沮之者,不果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,资治通鉴之中,又有不一样的记载,说是,宋真宗想立刘娥,但有人反对,其中,参知政事赵安仁不但反对刘娥为后,还提出了另一个人选——出身高贵、前宰相沈伦的孙女沈才人,真宗很不高兴,于是那王钦若趁机进谗言,说赵安仁请立沈氏是为私,真宗很快将赵安仁远斥,立沈氏为后之议遂不了了之。”

    “资治通鉴瞎扯一通,因果逻辑顺序都搞错了!”

    “而且,不管是从资治通鉴,还是宋史,又能发现一些矛盾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“史书上记载,沈贵妃是1009年,也就是大中祥符二年四月被封才人。”

    “但郭皇后死的时候,是1007年。”

    “按照史书的记载,那时候沈贵妃连才人都不是,甚至可能都没有进宫。”

    “按照资治通鉴记载的话,意思就是,1007年的时候,沈贵妃已经是才人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不又矛盾前后不一么!”

    “很明显,沈贵妃进宫的时间,也如曹贤妃一样,被修改了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真的是1009年才被封才人,那宋真宗又怎么可能在1007年的时候,提出立沈贵妃为皇后?”

    “正确的事迹应该是,沈贵妃生下了一个皇子,恰逢郭皇后死了,这时候,需要立皇后了,宋真宗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她,只是被人阻拦,没有立成!”

    “按理来说,沈贵妃不说代表文官集团吧,她当皇后,文官一方面,肯定是支持的。”

    “但她当皇后,对别人就不利了。”

    “真正阻拦沈贵妃当皇后的,应该是丁谓、曹利用等一派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,这一派,其实也与刘娥有关,这个后面说!”

    “说回真宗这边,眼看有人阻拦,宋真宗肯定是不会放弃的,毕竟,沈贵妃是生有皇子的,不立她,立谁?”

    “就这么来来回回的扯了有六七年时间。”

    “在此期间,肯定发生了一件事,就是,沈贵妃生的皇子死了,这下,就没有理由立皇后了!”

    “这时候,宋真宗就想到了刘娥,打算立刘娥为皇后。”

    “但又有人反对了,就是寇准、李迪、向敏中、王旦这些人。”

    “于是乎,宋真宗想着,要是刘娥有儿子就好了,只要坚持,总能被立为皇后的!”

    “但刘娥生不了儿子,于是,宋真宗就临幸了李妃,李妃生下儿子后,宋真宗对外就说是刘娥生的!”

    “这下,有了儿子,应该就没人反对了吧?”

    “宋真宗是这么想的,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