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4章 历史上真实的宋徽宗赵佶!妥妥的小说主角模板!(4/5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咳,见识,眼界等方面,对赵佶的影响很大。”

    “王诜热爱收藏鉴赏,后来赵佶也喜欢收藏鉴赏。”

    “王诜擅长书画,后来赵佶在这方面的成就也很高。”

    “不管是在哪个朝代,诗词歌赋,丹青墨画,都是附庸风雅的上层人士玩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一般而言,宋代皇子碍于身份敏感,为了打消皇帝的心思,都会在各方面来自污名节,纵情生色也好,声色犬马也罢,或纨绔,或风流,总之,肯定是要沾一样的。”

    “然而,不管是热爱也好,做做样子也罢,就算成为了某个领域的大家,也远远不能与赵佶相比!”

    “赵佶,简直就是不世出的人才。”

    “在诗词书画上面,不说当世第一吧,反正那才情,那名声,绝对很高,也很好。”

    “不说在皇帝中选,纵观历朝历代,能够在艺术成就上面比肩宋徽宗的,真的不多!”

    “就宋徽宗这种污名,他的画作,在后世拍卖行上,都能上十亿,可见艺术成就之高。”

    “但凡宋徽宗污名少一点,当一辈子艺术家,他的画作,字帖等,没个几十亿根本打不住。”

    “能成为艺术大家,本身就说明赵佶的天赋很高。”

    “而天赋本身,就是一种高智商的体现。”

    “更遑论还是那年未满二十,便声名鹊起的少年宗王了。”

    “相比较其他皇子自污名节的‘纵情生色’,赵佶这艺术家的标签可谓是极其高明,不仅可以打消身份的敏感,更能赋予他一种儒雅温厚的气质。”

    “但凡有个穿越者,穿越到宋朝,在不知道名字身份的情况下,遇到端王赵佶,那是很难不成为朋友。”

    “他又不搞阴谋诡计,说话又好听,又是宗室亲王,一种儒雅随和,翩翩少年郎的气质映入眼帘,放在小说中,他如果不是男一,就绝对是男二。”

    “甚至,就赵佶这模板,不正是很多小说中主角的模板之一么?”

    “在宋朝名臣中,绝对不缺少艺术大家,就赵佶这模板,妥妥的加分项,谁看了不眼前一亮?”

    “同样的,与赵佶相交的崔白,和宗亲赵令穰,不但是书画大家,也与禁中关系紧密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就借用这一层身份,常常把赵佶的良好形象传入到宫中。”

    “而同样可以进入禁中的太史局史官郭天信,也和赵佶相交莫逆。”

    “不管这郭天信是不是赵佶在宫内的眼线,总之,当时,端王赵佶的形象,不管是在宫内还是宫外,不管是在开封还是天下,都是极好的!”

    “赵佶身具一种超凡脱俗的皇室风范,举止间流露出不凡的文化底蕴与艺术气息,一副皇族绝代佳公子的风范跃入眼帘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说,就这么一个人,绝对与‘端王轻佻’完全不符。”

    “而王诜带给赵佶的,也不仅仅是才华与名声,还有人脉。”

    “王诜本就与苏轼相交,在旧党与中立派都有一定的影响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,且不说赵佶继位之后用到的那些旧党之人……”

    “就说王诜给赵佶带来的另一个人……”

    “这人就是,高俅!”

    “之前其实都说过高俅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人本来是苏轼身边的刀笔吏,就是专门给苏轼代笔,写这些那的,苏轼说,他写。”

    “高俅这人,为人乖巧,擅长抄抄写写,跟着苏轼,不仅练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,也有一定的诗词歌赋功底,还会舞刀弄棒,也有一定的武功基础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,他这些能力,放在宋徽宗面前肯定不够看,同样,放在王诜,乃至苏轼面前,都不够看,他不过只是个小跟班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因为长期接触苏轼,王诜这样的人,才逐渐有了二分才气。”

    “可偏偏,就这么一个人,在本身没有什么大本事的情况下,在赵佶当上皇帝后,一路连升,级别甚至达到可以与开过名将对其的地步。”

    “到不是因为他球踢得好,而只是简单的四个字‘从龙之功’!”

    “是的,高俅,在宋徽宗继位时,是出了大力的,这才有从龙之功的说法。”

    “等到后来,不管是他的政敌也好,还是宋徽宗也罢,对他的评价都是心腹。”

    “而高俅的功劳,很有可能,就是起到在王诜,赵佶之间桥梁的作用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,这里面还有曾布的事。”

    “据说,苏轼在把高俅转赠给王诜时,还想把高俅给曾布,但曾布以人多为由拒绝了。”

    “高俅肯定是见过曾布的。”

    “就这样,高俅身为中间人,联络使,辗转于曾布,王诜,赵佶之间。”

    “这才有了曾布支持赵佶,继而让赵佶登上皇位这件事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,光有一个曾布还不够,但有了曾布就有了旧党,有了旧党,就有了向太后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高俅,在中间起到的作用肯定是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