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章 方腊农民起义?屁的农民!(3/5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定下结论。

    “唯!”

    李斯领命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同一时间,汉武帝时空。

    “福利院?公学?与后世的学校一样?”汉武帝微微扬起眉。

    既然秦镇都说了,宋朝那什么公立学校,与后世的学校一样,就说明这是个很成功的制度。

    既然这制度这么成功,那完全可以开设学院嘛。

    至于得罪人这种事?

    抱歉,他最不怕的就是得罪人。

    唯一怕的就是,自己设立了学校,等到将来刘据继位的时候,压不住这些人。

    先皇死后,制度从旧。

    皇帝改革的一切,全都在死后被推翻了。

    这就是最大的问题。

    他不想自己还在的时候,那些人对他阴奉阳违,等自己死后,那些人又开始为所欲为。

    从宋神宗死后,一切变法重新推翻就能看得出来。

    如果后来的皇帝能贯彻先帝的意志也就罢了。

    怕就怕出一个不孝子。

    到底要怎么样,才能让这种制度一直延续下去呢?

    让那些世家贵族担任学校的老师?或者,院长这种的?给他们一点甜头,他们教出来的学生,也算是自己的徒弟,这就成了所谓的门生故吏遍天下……

    嗯……

    等等……

    不是……

    这怎么越想越怪?

    学校制度,变成了师徒制度,这不还是在开历史的倒车么?

    一时间,汉武帝也不由皱起眉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而此时,大唐贞观时空。

    “福利院,公立学院?这宋徽宗,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垃圾……”李世民啧啧称奇。

    他有想过宋徽宗的情况会被反转,但他没想到,这反转的,有点大。

    简直与他想象中的亡国之君不是一个概念的。

    但话又说回来……

    这公立学校,倒是有点意思。

    学校,就是那种大号的私塾么?

    只不过,是从私塾,变成了公塾。

    所以,是国家去培养那些孩子?

    嗯,科举制本来就是打破世家贵族的垄断。

    如今,又来了个学校制。

    这不是把人往死里得罪么?

    不过……

    得罪人又怎么了?

    嘿,不得罪人他还不干呢!

    有本事,你们这些世家贵族,也如那宋明两朝的皇帝一样,把朕弄死啊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同一时间,大宋时空。

    “徽宗朝,大宋版图最大时期,国力巅峰?”赵匡胤惊疑不定看着天穹之上屏幕之中浮现出来的宋朝版图。

    那西域都护府是格外的扎眼。

    打出去了!

    真的打出去了!

    谁说我大宋软弱的?

    谁说我大宋是弱宋的?

    嗯,虽然赵光义这混球让大宋变得软弱,但后世子孙,终究还是有几个硬气的。

    唯一的问题就是,唉……

    不是我的后人……

    唉……

    赵匡胤又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他现在就像是一个局外人一样,纯粹就是来看热闹了……

    可心中,终究还是有些不是滋味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而此时,问答空间之中……

    秦镇继续开口了。

    “经过变法,此时的宋朝,国力,乃至皇权,已经达到了顶峰。”

    “是的,国家先后经历了英宗,神宗,哲宗,一步步的巩固皇权,加强皇权,皇权已经达到了顶峰。”

    “曾布手把手教会了宋徽宗高层政治。”

    “宋徽宗就开始启用蔡京童贯这些人。”

    “心腹有了,皇帝说话就好使了。”

    “皇帝说话好使了,干什么就方便了,干什么方便之后,皇权自然而然的就达到了顶峰。”

    “但不不管怎么顶峰也没用。”

    “蔡京不仅变法,他还把茶、盐、酒等,变成了皇家产业。”

    “也就是说,以后,茶、盐、酒,只能皇家去卖,别人都不行。”

    “就这种垄断,不纯纯永乐时期郑和下西洋一样的操作么?国家直接垄断了这个行业,汤都不让人家喝一口?”

    “茶、盐、酒,这里面的利润,可比天还大,简直就是妥妥的暴利行业,蔡京不被搞,那就有鬼了。”

    “关键是,不仅如此,在崇宁三年,宋徽宗与蔡京,还把全国的金银矿,冶炼等,也收归国有!”

    “后来,崇宁三年,宋徽宗又废除了科举,也就是说,从这以后,就不用科举选官了,而是从他设立的学校里面选。”

    “崇宁五年,又废除了辟举,这个辟举,就是推荐别人当官,相当于荐举制。”

    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