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8章 金军南下如同逛后花园,宋徽宗被夺门!(6/6)
“首先,童贯率领的最精锐的西军,全都在西北,太原府,准备灭西夏。(太原府就在西夏的边境,距离夏州很近,夏州就在陕西境内。)”
“十二月初八,童贯在得知金军南下,只身一人,从太远先行回京护驾。”
“宋史说童贯害怕,是逃回来的,就理了个大谱!”
“然后西北的名将,种师道,带着一部分西北军,星夜往回赶,回京勤王。”
“种师道是在终南山隐居,得到消息后就往回赶。”
“然而,谁也没想到,金军南下的速度太快了。”
“不管是童贯,还是种师道,他们所在的位置,距离开封都比燕京到开封近。”
“童贯在太原,太原距离开封就八百里。”
“种师道在终南山,终南山距离开封就一千里。”
“童贯记载就比较少了。”
“而种师道,有记载称,他才刚抵达洛阳,完颜宗望就已经围了开封城。”
“这速度,简直逆天了!”
“实在是很难想象,完颜宗望到底是如何做到,一边打仗,一边南下,还比种师道更快的抵达开封城,围了开封城!”
“这还不是提前一天两天那么简单。”
“要知道,种师道也是全速前进,还不需要打仗的情况下才到洛阳,洛阳距离开封还有四百里呢!”
“这差距,实在是太大了!”
“完颜宗望十二月初九在燕京,十二月十九到了真定府。”
“十天时间,走了四百里。”
“十二月二十七,也就是八天后,他又跑到了信德府(邢台),走了三百里。”
“正月初三,又过了七天,直接度过黄河,初四,攻破滑州。而滑州距离信德府,也有四百里。”
“其实到这,已经基本上快到开封城了,因为滑州距离开封,就只有两百里。”
“正月初七,也就是三天后,抵达了开封。”
“就给他算三十天。”
“三十天,行军一千四百里,平均每天行军四十六里。”
“是,这的确符合正常的行军速度。”
“但是,这只是正常的行军速度,是不记打仗的情况下的正常行军速度。”
“而一般打仗的话,只会更慢,甚至,修整,整备,等待辎重,休息等,也都需要时间。”
“就这一千四百里路,一边打,一边南下的情况下,没个三五个月的功夫根本做不到。”
“看到这种情况,种师道能不懵么?”
“我不打仗,你还要打仗,结果你我行军速度一样?不,你还比我更先抵达开封?踏马的,坐火车啊?”
“这完颜宗望南下的情况,就不像打过仗的。”
“就像是正常的行军,别人直接开门让他过去一样。”
“最最诡异的是宋徽宗这边的情况。”
“二十一日,宗翰包围太原的时候,宋徽宗立皇太子赵桓为开封牧。”
“二十二日,宋徽宗下罪己诏。”
“二十三日,下诏禅位于赵桓。”
“史书上说,是他怕死,怕成为亡国之君,所以赶忙传位给赵桓。”
“然而,事实上就是,宋徽宗,与朱祁镇一样,被夺门了!”
“十二月初八,童贯在得知金军南下,只身一人,从太远先行回京护驾。”
“宋史说童贯害怕,是逃回来的,就理了个大谱!”
“然后西北的名将,种师道,带着一部分西北军,星夜往回赶,回京勤王。”
“种师道是在终南山隐居,得到消息后就往回赶。”
“然而,谁也没想到,金军南下的速度太快了。”
“不管是童贯,还是种师道,他们所在的位置,距离开封都比燕京到开封近。”
“童贯在太原,太原距离开封就八百里。”
“种师道在终南山,终南山距离开封就一千里。”
“童贯记载就比较少了。”
“而种师道,有记载称,他才刚抵达洛阳,完颜宗望就已经围了开封城。”
“这速度,简直逆天了!”
“实在是很难想象,完颜宗望到底是如何做到,一边打仗,一边南下,还比种师道更快的抵达开封城,围了开封城!”
“这还不是提前一天两天那么简单。”
“要知道,种师道也是全速前进,还不需要打仗的情况下才到洛阳,洛阳距离开封还有四百里呢!”
“这差距,实在是太大了!”
“完颜宗望十二月初九在燕京,十二月十九到了真定府。”
“十天时间,走了四百里。”
“十二月二十七,也就是八天后,他又跑到了信德府(邢台),走了三百里。”
“正月初三,又过了七天,直接度过黄河,初四,攻破滑州。而滑州距离信德府,也有四百里。”
“其实到这,已经基本上快到开封城了,因为滑州距离开封,就只有两百里。”
“正月初七,也就是三天后,抵达了开封。”
“就给他算三十天。”
“三十天,行军一千四百里,平均每天行军四十六里。”
“是,这的确符合正常的行军速度。”
“但是,这只是正常的行军速度,是不记打仗的情况下的正常行军速度。”
“而一般打仗的话,只会更慢,甚至,修整,整备,等待辎重,休息等,也都需要时间。”
“就这一千四百里路,一边打,一边南下的情况下,没个三五个月的功夫根本做不到。”
“看到这种情况,种师道能不懵么?”
“我不打仗,你还要打仗,结果你我行军速度一样?不,你还比我更先抵达开封?踏马的,坐火车啊?”
“这完颜宗望南下的情况,就不像打过仗的。”
“就像是正常的行军,别人直接开门让他过去一样。”
“最最诡异的是宋徽宗这边的情况。”
“二十一日,宗翰包围太原的时候,宋徽宗立皇太子赵桓为开封牧。”
“二十二日,宋徽宗下罪己诏。”
“二十三日,下诏禅位于赵桓。”
“史书上说,是他怕死,怕成为亡国之君,所以赶忙传位给赵桓。”
“然而,事实上就是,宋徽宗,与朱祁镇一样,被夺门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