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0章 内部再次投降献城!大宋文官重现靖康之变!(2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了元帅,兼领行台尚书省,成为了金国的实际掌权者。”

    “于是乎,到了绍兴十年五月,金国这边单方面撕毁了和约。”

    “完颜宗弼亲率十万大军,南下入侵。”

    “金军南下,得到了宋朝内部的策应。”

    “金军南下的同时,福建,广东两省,同时发生了叛乱。”

    “《宋史·高宗本纪》中记载,五月丁酉,以福建、广东盗起,命两路监司出境共讨。”

    “很明显,这就是在分散注意力,要让宋庭两线作战。”

    “而完颜宗弼那边,一路南下,更是夸张。”

    “绍兴十年,五月初六,完颜宗弼率领四路大军来攻。”

    “十二日,东京留守留守孟庾以城降,知兴仁府李师雄、知淮宁府李正民及河南诸州继降。”

    “十三日,金人陷拱州,守臣王慥死之,撒离曷自河中趋永兴军,陕西州县官皆降。”

    “十四日,金人陷南京,留守路允迪降。”

    “十六日,金人陷西京,留守李利用、副总管孙晖皆弃城走。 ”

    “十八日,胡世将自河池遣泾原经略使田晟以兵三千人迎敌金人。京、湖宣抚司忠义统 领李宝败金人于兴仁府境上。”

    “二十日,知亳州王彦先叛降于金。金人陷永兴军,趋凤翔。”

    “二十四日,命胡世将移陕西之右护军还屯蜀口。”

    “二十六日,命刘光世为三京招抚处置使,以援刘锜。”

    “二十七日,以吴璘同节制陕西诸路军马,听胡世将便宜黜陟、处置军事。”

    “二十八日,金人犯凤翔府之石壁砦,吴璘遣统制姚仲等拒却之。金人围耀州,郭浩遣兵救之,金兵解去。”

    “二十九日,金人围顺昌府,三路都统葛王褒以大军继至,刘锜力战,败之。”

    “以上,就是五月份发生的事情。”

    “可以说,这金军南下,那是一路绿灯,先到了开封城,那留守开封城的观文殿学士孟庾,直接开门投降了。”

    “然后,知兴仁府李师雄、知淮宁府李正民,以及河南诸州,也相继投降!”

    “然后,一路南下一路降。”

    “就这么溜溜达达到了南京(宋朝的南京是河南商丘),那路允迪也投降了。”

    “到了西京,留守直接弃城而走,”

    “太快了,简直打都没打,开封城那一带直接全都投降了。”

    “金军南下这一路,打都没怎么打,就直接占领了宋朝三京!”

    “准确来说,东西南北四京都被占领了,因为宋朝北京在大名府,在河北那地,早就被占领了。”

    “可以说,北宋时期的四京,直接沦陷。”

    “关键是,还都是投降的。”

    “东京的孟庾,西京李利用,南京路允迪。”

    “孟庾,是在绍兴九年的时候,刚刚被任命东京留守。”

    “路允迪,也是绍兴九年的时候,被任命为南京留守。”

    “西京留守李利用不知道,《高宗本纪》中没记载,但相关人物志应该有,不过,也懒得去找了,《高宗本纪》也能找到蛛丝马迹。”

    “在绍兴九年四月份的时候,西京留守本来是孟庾。”

    “到了绍兴九年六月份的时候,才把孟庾任命为东京留守,也就是说,这李利用,也是绍兴九年的时候成为西京留守的,应该就是在六月份左右,接替孟庾。”

    “就这么几个家伙,简直就像是提前布局好的一样。”

    “三京留守的人选,先确定好,然后,秦桧就可以通知金国那边,可以动手了!”

    “于是乎,金国那边,在绍兴九年秋,直接发动了政变,完颜宗弼彻底掌控金国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秋就很巧妙。”

    “因为,在秋天之前,东京孟庾,西京李利用,南京路允迪,全都就位了。”

    “一切,就等完颜宗弼一声令下,他们就可以直接献城而降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,冬天打仗还是算了,不是冬天打不起,是冬天伤不起。”

    “冬天打仗,不管是对宋人还是金人,其实都没有什么好处。”

    “于是乎,等到绍兴十年五月份,夏天了,好了,可以打仗了。”

    “一路南下,那是一路绿灯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还不只是三京投降那么简单。”

    “周围各州各府,也纷纷投降,简直离了个大谱!”

    “别的那些大略记载的不去管,最扯的是淮宁府李正民!”

    “淮宁府,就在淮阳,淮阳在陈州。”

    “淮阳距离开封三百里。”

    “开封刚被占领,就在同一天,这淮宁府李正民就跟着投降了。”

    “简直太快了!”

    “金军还没下来呢,这三百里的路程,行军的话,至少还有六七天呢,结果,就这么迫不及待的投降了?”

   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