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九章 嘉靖臣将——王栋、张璧、陈金等(2/6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石山医案》行世。

    汪道贯,字仲淹,休宁人,汪道昆之弟。工词赋,尤善书法,督学吴公路呼为“小司马”,与从弟道会齐名,时称“二仲”。

    汪文盛,字希周,枣阳人。授饶州推官,入为兵部主事。嘉靖初,历福州知府,迁浙江、陕西副使,擢云南按察使。廷议将讨安南,以文盛才,就拜右佥都御史,巡抚云南,安南武文渊占据宣光,率所部万人来降,并献进兵地图,文盛以闻,授文渊四品章服,子弟给冠带。文盛又招安南旁近诸国助讨,皆听命。毛伯温至南京,文盛以抚议。及论征安南功,伯温及两广镇巡官俱进秩,汪文盛功虽着,然仅赉银币而已。

    张璧,字崇象,号阳峰,石首人,嘉靖初,起太常寺卿兼学士署院事,进礼部侍郎、南京礼部尚书。入为礼部尚书,次年入阁,辅政无所闻。

    张润,字汝霖,号西磬,山西临汾县人授宜阳县令,选授给事中,升顺天府丞。后以佥都御史巡抚顺天、宁夏。不久,回京管都察院事,任满升副都御史,因事坐大狱,罢归十多年。以言官推荐,复原官,进兵部侍郎、工部尚书,遇亲丧,回家守制。命起为户部尚书,督理西苑农事,张润不赴,以病致仕。未几逝世,年八十三。

    张岳,字维乔,号净峰,福建惠安县人,因谏阻武宗南巡,被廷杖,贬为南京国子学正。世宗即位,张岳官复原职,迁行人司右司副,后改任南京武选员外郎,历主客郎中,出为广西提学佥事,改提学江西。坐事贬为广东盐课提举,升廉州知府、广东参政。时塞上多事,被荐迁右佥都御史巡抚郧阳,移抚江西,进右副都御史,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,进兵部右侍郎,召为兵部左侍郎,总督湖广、贵州、四川军务,进右都御史,死于沅州,年六十二。

    张治,字文邦,号龙湖,茶陵县秩堂人,茶陵四大学士之一,选庶吉士,授编修,以礼部尚书入阁。晋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,召入内阁,加官至太子太保。博闻强识,性亢爽,有气节,世宗崇尚玄修,辅臣皆须供撰青词,张治以此殊不自得,遂郁郁成疾而终。

    张路,字天驰,号平山,汴梁人,明代画家。绘人物,师法吴伟,山水学戴进“狂态”,用笔豪放纵逸,水墨酣畅淋漓,与朱端、蒋嵩、汪肇等同为“浙派”名家,亦工鸟兽、花卉。

    张纶,字大经,号敬轩,南直隶宣城县人。授盐山县令,进监察御史,巡视通州粮仓,拒请谒、杜贿赂,官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,上疏请诛太监萧敬等人。

    张潮,字惟信,号亭溪,一号玉洁,内江人。授编修,官至署詹事府事礼部尚书,有《玉溪稿》。

    张琮,字廷献,号惕庵,江宁人。授工部主事,改礼部,历迁郎中,升陕西参议。时刘瑾专权,以事摘知宁州,后擢监察御史,历四川、广西布政使,擢南京工部、刑部侍郎。嘉靖年,迁南京右都御史。

    张延龄,兴济人,以都督同知封建昌伯,尽革外戚封,不得世袭,与兄鹤龄均在革中,因而横行不法,坐事下狱论死,大臣争谏,世宗不得已,命长系狱中,死于西市。

    张鹤龄,孝宗敬皇后父张峦之子。张峦弘治间封为寿宁伯,皇太子立,进封为候,张峦卒,鹤龄嗣袭候爵,正德进太傅。世宗即位,鹤龄以定策功,加太师,进封昌国公。鹤龄与弟延龄恃势横肆,数犯国法,延龄事发,连及鹤龄,被削爵,谪为南京指挥同知。有诬告延龄兄弟挟左道诅咒皇上者,遂逮鹤龄下诏狱,瘐死狱中。

    张邦奇,字常甫,号甬川,别号兀涯,浙江鄞人。年十五作《易解》及《释国语》,出为湖广提学副使。嘉靖初,提学四川,迁南京祭酒,以身为教,学规整肃,改南京礼部右侍郎。改掌翰林院事,充日讲官,加太子宾客,改掌詹事府事进礼部尚书,改南京吏部尚书,又改南京兵部尚书。

    张永明,字钟诚,号临溪,乌程人。擢南京刑科给事中。疏劾山西总督樊继祖、巡抚史道、陈讲不能御虏寇,又劾兵部尚书张瓒黩货误国,再劾严嵩父子贪污,又劾兵部尚书戴金为御史巡盐时增余盐羡银,阻坏边计。疏虽不尽行,中外惮畏。出为江西参议,累迁云南副使、山西左布政使,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,发伊王黄楧恣横状,进刑部尚书,后改左都御史。张永明素清谨,掌宪在严嵩罢后,以整饬纲维为己任,为言官所劾,力求去,诏许驰驿归。

    张文锦,安丘人。正德时为权阉刘瑾所陷,逮系诏狱,斥为民,瑾诛,迁郎中,督税陕西,条上筹边裕边十事,迁安庆知府。计度宸濠将反,与都指挥杨锐预备设防。宸濠浮江而下,文锦虑其攻南京,督军士登城诟骂,宸濠乃留攻,卒不能克,以功擢太仆少卿。大同兵因徙戍,请募新丁,而贾鉴杖其队长,郭鉴、柳忠率众反叛,杀贾鉴,裂其尸。走出塞,屯焦山墩,文锦恐叛卒与外寇联系,令副将时陈等招之入城,即索治倡乱者。郭鉴复为乱,焚大同府门,入行都司纵狱囚,又焚都御史府门。文锦越垣匿博野王府内,乱卒欲焚其府,王惧,出文锦,被郭鉴杀害,亦裂其尸,遂焚镇守总兵公署。乱平,侍郎李昆为文锦请恤典,不报。文锦父子及其妻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