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九章 嘉靖臣将——王栋、张璧、陈金等(4/6)
尚书。在位期间,唯专事结交权臣,固守其位,一切不敢有抗违。与户部尚书杨潭前后致仕,年八十二,赠少保,谥恭敏。
李充嗣,字子修,号梧山,内江人。正德中举治行卓异,巡抚河南、应天,皆有声誉,进工部尚书,修治苏松水利,加太子少保改南京兵部尚书,参赞机务。
李邦珍,聚众起义,抢取县库,释放狱囚,转而攻入山东巨野、河南太康等县,又入南直毫州,四省震动,时淮颍间岁荒大饥,饥民多有响应。蓟辽总督何栋于北直隶、山东、河南调选骁健民兵一千五百名,追踪剿杀。
李天宠,字子承,河南孟津人。擢徐州兵备副使,于通州、如皋击退来犯倭寇。除右佥都御史,巡抚浙江,倭寇抢掠绍兴,出兵歼之,赵文华诬其嗜酒废事,次年下诏狱,论死。
徐樾,字子直,号波石,江西贵溪人,先后任礼部侍郎、云南布政使,三次在王艮门下受业,王艮在考察徐樾前后达十一年以后,乃于逝世前授徐以“大成之学。王艮的次子王襞称:徐为其父“高第弟子,于父之学,得之最深“。据说,徐受业王艮门下后,曾有过辞官的意愿,后来,徐任云南布政使时,中土司诈降计,战死于沅江城下。
徐问,字用中,号养斋,常州武进人,历官广平推官,广东布政使,贵州巡抚,至南京户部尚书,所至皆有政绩,后乞休致仕,有《山堂萃稿》。
周臣,字舜卿,号东村,着名画家,吴人,擅画。
周金,字子庚,号约庵,武进人。授工科给事中,累迁户科都给事中。疏言裁汰冗食、罢中官横索、当诛马昴。言词恳切。由太仆寺少卿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,改抚宣府,进右副都御史,再改巡保定,后迁兵部右侍郎。不久,进右都御史总理粮储,兼抚凤阳诸府,升左都都御史,迁南京刑部尚书,次年改南京户部尚书。
周用,字行之,号伯川,南直隶吴江县人,由行人选授南京给事中,累迁副都御史提督南赣汀漳军军,入佐院事,进吏部左右侍郎,调南京刑部,历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、南京刑、工二部尚书,以灾异免官,里居十年。起为工部尚书,治河,寻兼右都御史总督漕务。进左都御史,加太子少保,迁吏部尚书。
周延,字南乔,号崦山,江西吉水县人。授知县,历兵科给事中,谪宿州通判、南京吏部郎中,升广东左布政使,居广东最久。安南之役及平定崖州黎民起事,俱有赞画功。擢右副都御史、巡抚应天。进兵部右侍郎,提督两广军务。入为刑部左侍郎,历南京右都御史,吏、兵二部尚书。召为左都御史,加太子少保,卒于官,年六十三,赠太子太保,谥简肃。
周琉,字润夫,号石崖,湖广应城县人。授户科给事中,上疏谏世宗南巡,被贬为镇远典史。后累官右佥都御史,巡抚苏、松诸府,疏陈御倭有十难、三策,五月进兵部右侍郎,兼右副都御史,总督浙直军务。胡宗宪欲夺其位,赵文华即上疏劾周琉,荐胡宗宪,遂被削籍为民。
林希元,字茂贞,号次崖,福建同安县人山头村人,初督学岭南,继授大理寺评事。上书直言,揭露宦官搜刮地方民财,贿赂朝廷权幸。奏疏有“纵鹰犬以鱼肉吾民”之句,触怒了朝廷,被解官归家。后由正直朝臣举奏,复起为大理寺丞。辽东发生兵变,林希元评论“兵变起于姑息政策”又得罪了朝廷。谪知钦州,升广东按察司佥事,林希元知钦州3年期间,“兴利除弊,约身裕用,严正不挠,豪猾屏迹。”其所纂《嘉靖钦州志》,是研究明朝南方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农业、社会生活等的珍贵资料,是一份宝贵的文化历史遗产。今举数事以志其在钦从政之勒。
林廷玉,字粹夫,号南涧,福建候官人。授吏部给事中,历工科都给事中。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,调南京都察院管事。
林廷选,字舜举,号竹田,福建长乐县人。授苏州府推官,治狱有绩,升监察御史,出按广西,以战功进为右都御史总督两广,官至南京工部尚书。因病久治不愈,致仕,卒年七十七,有《竹田集》。
顾鼎臣,初名仝,字九和,号未斋,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,明代大臣、内阁首辅。历官修撰、左谕德、礼部右侍郎、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,入参机务,追赠少保、太子太傅,谥号“文康”。
顾可学,字舆成,南直隶无锡县人,官至浙江参议,后被劾落职,家居十年。嘉靖时,世宗好求长生,顾可学自言能延年术,用重贿进严嵩,官至右通政。拜工部尚书,寻为礼部尚书,再加太子太保,世宗为顾可学延年术所惑,采芝求药,中官四出,大为民害,于是人多怨顾可学。
顾应祥,字惟贤,号若溪,浙江长兴县人历任饶州府推官、广东佥事,御寇有功,累官至刑部尚书,奏定律例。时严嵩专权,顾应祥以耆老自居,严嵩恨之,改为南京刑部尚书。因论决狱囚延误时间,被劾致仕,死时年八十三,赠太子少保。着有《惜阴录》、《南诏事略》、《授时历撮要》、《测圆海镜分类释术》、《孤矢算术》等。
吴沉,字浚仲,兰溪人,元国子博士吴师道子也,以学行
李充嗣,字子修,号梧山,内江人。正德中举治行卓异,巡抚河南、应天,皆有声誉,进工部尚书,修治苏松水利,加太子少保改南京兵部尚书,参赞机务。
李邦珍,聚众起义,抢取县库,释放狱囚,转而攻入山东巨野、河南太康等县,又入南直毫州,四省震动,时淮颍间岁荒大饥,饥民多有响应。蓟辽总督何栋于北直隶、山东、河南调选骁健民兵一千五百名,追踪剿杀。
李天宠,字子承,河南孟津人。擢徐州兵备副使,于通州、如皋击退来犯倭寇。除右佥都御史,巡抚浙江,倭寇抢掠绍兴,出兵歼之,赵文华诬其嗜酒废事,次年下诏狱,论死。
徐樾,字子直,号波石,江西贵溪人,先后任礼部侍郎、云南布政使,三次在王艮门下受业,王艮在考察徐樾前后达十一年以后,乃于逝世前授徐以“大成之学。王艮的次子王襞称:徐为其父“高第弟子,于父之学,得之最深“。据说,徐受业王艮门下后,曾有过辞官的意愿,后来,徐任云南布政使时,中土司诈降计,战死于沅江城下。
徐问,字用中,号养斋,常州武进人,历官广平推官,广东布政使,贵州巡抚,至南京户部尚书,所至皆有政绩,后乞休致仕,有《山堂萃稿》。
周臣,字舜卿,号东村,着名画家,吴人,擅画。
周金,字子庚,号约庵,武进人。授工科给事中,累迁户科都给事中。疏言裁汰冗食、罢中官横索、当诛马昴。言词恳切。由太仆寺少卿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,改抚宣府,进右副都御史,再改巡保定,后迁兵部右侍郎。不久,进右都御史总理粮储,兼抚凤阳诸府,升左都都御史,迁南京刑部尚书,次年改南京户部尚书。
周用,字行之,号伯川,南直隶吴江县人,由行人选授南京给事中,累迁副都御史提督南赣汀漳军军,入佐院事,进吏部左右侍郎,调南京刑部,历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、南京刑、工二部尚书,以灾异免官,里居十年。起为工部尚书,治河,寻兼右都御史总督漕务。进左都御史,加太子少保,迁吏部尚书。
周延,字南乔,号崦山,江西吉水县人。授知县,历兵科给事中,谪宿州通判、南京吏部郎中,升广东左布政使,居广东最久。安南之役及平定崖州黎民起事,俱有赞画功。擢右副都御史、巡抚应天。进兵部右侍郎,提督两广军务。入为刑部左侍郎,历南京右都御史,吏、兵二部尚书。召为左都御史,加太子少保,卒于官,年六十三,赠太子太保,谥简肃。
周琉,字润夫,号石崖,湖广应城县人。授户科给事中,上疏谏世宗南巡,被贬为镇远典史。后累官右佥都御史,巡抚苏、松诸府,疏陈御倭有十难、三策,五月进兵部右侍郎,兼右副都御史,总督浙直军务。胡宗宪欲夺其位,赵文华即上疏劾周琉,荐胡宗宪,遂被削籍为民。
林希元,字茂贞,号次崖,福建同安县人山头村人,初督学岭南,继授大理寺评事。上书直言,揭露宦官搜刮地方民财,贿赂朝廷权幸。奏疏有“纵鹰犬以鱼肉吾民”之句,触怒了朝廷,被解官归家。后由正直朝臣举奏,复起为大理寺丞。辽东发生兵变,林希元评论“兵变起于姑息政策”又得罪了朝廷。谪知钦州,升广东按察司佥事,林希元知钦州3年期间,“兴利除弊,约身裕用,严正不挠,豪猾屏迹。”其所纂《嘉靖钦州志》,是研究明朝南方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农业、社会生活等的珍贵资料,是一份宝贵的文化历史遗产。今举数事以志其在钦从政之勒。
林廷玉,字粹夫,号南涧,福建候官人。授吏部给事中,历工科都给事中。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,调南京都察院管事。
林廷选,字舜举,号竹田,福建长乐县人。授苏州府推官,治狱有绩,升监察御史,出按广西,以战功进为右都御史总督两广,官至南京工部尚书。因病久治不愈,致仕,卒年七十七,有《竹田集》。
顾鼎臣,初名仝,字九和,号未斋,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,明代大臣、内阁首辅。历官修撰、左谕德、礼部右侍郎、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,入参机务,追赠少保、太子太傅,谥号“文康”。
顾可学,字舆成,南直隶无锡县人,官至浙江参议,后被劾落职,家居十年。嘉靖时,世宗好求长生,顾可学自言能延年术,用重贿进严嵩,官至右通政。拜工部尚书,寻为礼部尚书,再加太子太保,世宗为顾可学延年术所惑,采芝求药,中官四出,大为民害,于是人多怨顾可学。
顾应祥,字惟贤,号若溪,浙江长兴县人历任饶州府推官、广东佥事,御寇有功,累官至刑部尚书,奏定律例。时严嵩专权,顾应祥以耆老自居,严嵩恨之,改为南京刑部尚书。因论决狱囚延误时间,被劾致仕,死时年八十三,赠太子少保。着有《惜阴录》、《南诏事略》、《授时历撮要》、《测圆海镜分类释术》、《孤矢算术》等。
吴沉,字浚仲,兰溪人,元国子博士吴师道子也,以学行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