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三章 巡抚淮扬——李三才(3/3)
陈荐、汪应蛟攻击走了。以贤明的小臣来说,梅之焕、孙振基、段然、吴亮、马孟祯、汤兆京、周起元、史学迁、钱春等走了,李朴、鲍应鳌、丁元荐、庞时雍、吴正志、刘宗周等走了。与他们意见一致的就留下,不一致的就赶走。陛下只知道各大臣离开了,哪里知道都是党人赶走的呢?现在奸人仇视的正直之人,一是东林人,一是淮抚。所谓东林,是顾宪成读书讲学的地方。与他一起的像高攀龙、姜士昌、钱一本、刘元珍、安希范、岳元声、薛敷教,都是些约束自己、有气节的人,有什么辜负国家的地方?偶然被指为东林,便陷入深渊。如邹元标、赵南星等就因为背上此名,晋升的道路就变得非常困难。早上申报晚上被任命的,只有史继偕等人。人才的邪与直,实与国家命运相攸关,希望陛下要看清楚。”李三才的奏疏上奏后,众人更加恨他。吴亮嗣等已经去勘察过李三才家,但并没有得到什么,但却仍以刘光复所陈的事实送呈皇帝,皇帝看后将李三才贬为平民。
辽阳失守,御史房可壮接连上疏请求起用李三才,皇帝下诏让大臣讨论。通政参议吴殿邦极力说不行,把李三才指为盗名欺世的大臣。御史刘廷宣又推荐李三才,说:“国家既然珍惜他的才干,就用他吧。还议论什么呢?然而广宁已有王化贞,不如让他在山海关任职。”皇帝同意他的话,想起用李三才,可是大臣的意见相持不下。詹事公鼐极力认为可用,刑部侍郎邹元标、佥都御史王德完都赞同。不久,王德完迫于众议,又改变了态度,等到安排议定时,邹元标也不敢表态了。议论没有结果,事情就搁置了下来。
李三才被起用为南京户部尚书,还没上任就去世了,享年七十一岁。后来,魏忠贤专权,其帮凶、御史石三畏弹劾李三才,皇帝下诏削掉了他的名册,夺回封诰。崇祯初年,才将他官复原职。
辽阳失守,御史房可壮接连上疏请求起用李三才,皇帝下诏让大臣讨论。通政参议吴殿邦极力说不行,把李三才指为盗名欺世的大臣。御史刘廷宣又推荐李三才,说:“国家既然珍惜他的才干,就用他吧。还议论什么呢?然而广宁已有王化贞,不如让他在山海关任职。”皇帝同意他的话,想起用李三才,可是大臣的意见相持不下。詹事公鼐极力认为可用,刑部侍郎邹元标、佥都御史王德完都赞同。不久,王德完迫于众议,又改变了态度,等到安排议定时,邹元标也不敢表态了。议论没有结果,事情就搁置了下来。
李三才被起用为南京户部尚书,还没上任就去世了,享年七十一岁。后来,魏忠贤专权,其帮凶、御史石三畏弹劾李三才,皇帝下诏削掉了他的名册,夺回封诰。崇祯初年,才将他官复原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