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8章 许大茂的港城之旅2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   当然,林渊未必没有试探一下高层的意思。

    毕竟,他对华夏的认知还是来自前世,这换了个世界还会不会是同样的态度自然需要弄清楚。

    虽然林渊不认为国家会做出杀鸡取卵的事,但总归需要以防万一不是。

    而且,年代也相差太远,二十一世纪的华夏政策和二十世纪还是有很大区别的。

    看着货轮缓缓离开,林渊也就没有关注这件事了。

    至于资金啥的,林报出了一个和国际上差不多的单价,然后林渊和那个姓李的军官都没有再提,最终怎么样,那不是他们两人需要考虑的。

    林渊大致能猜到国家会选择如何付款。

    在前世。

    1960年12月,华夏决定动用国家金银储备出口黄金41万两,白银1.4亿两。

    1961年1月随着粮食需求的增加,华夏决定由原计划出口黄金41万两,再增加40万两,共出口81万两。

    为了进口粮食,当时的人民银行把存的首饰银器等交到冶炼厂炼成银块用于出口。

    据有关资料统计,1959年中国的黄金储备是400万盎司,到1962年时已经下降到300万盎司。

    全国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, 从1961年到1965年, 中国每年进口五百万吨粮食, 虽然在全国粮食消费总量比重不高,但这些粮食却占了京、津、沪等几个大城市和辽宁省用粮总数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”。

    在这5年中,华夏共进口粮食547亿斤, 年均109.4亿斤。

    相比之下,林渊这5万吨大米只能占到国家每年进口粮食的1%。

    唯一的区别大概是林渊给出报价远低于国家进口的报价。

    这种事自然皆大欢喜。

    第三天。

    林渊领到了一堆黄金和白银,看着这些玩意,多少有些哭笑不得。

    旁边的人给林渊解释,国家储存的外汇不够,只能用黄金和白银支付,如果林渊不满意,国家也可以帮忙先换成外汇再付款。

    林渊表示无妨,用真金白银交易也行,心里也有些盘算。

    1960年国家的外汇储备大概只有1亿美元左右,这点钱还不能完全动用,毕竟,国家进口的不单单只是粮食。

    至于自己,说实话,真金白银比美元可靠多了。

    短时间内林渊不打算继续出手了,太麻烦。

    还是等新的仓库建好再说。

    吕乐的速度很快,林渊提了一嘴,第二天批文就发下来了。

    按照林渊的预计,新的仓库占地最少5~10万平方米左右才够用。

    有国家的帮忙,进度会很快,到时候再交易也来得及。

    另外一边,就在林渊在樱花国零元购的时候。

    许大茂这货休息了几天,总算是恢复了过来。

    走出房门,看着维多利亚港的繁华,许大茂顿时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。

    相比四九城的破旧,60年代的港城简直看花了他的眼。

    找到娄毅将身上的全部家当,十根小金鱼换成了2000多块钱港币后,许大茂开始探索这片他眼中的繁华的有些过分的城市。

    几天下来,许大茂沉默了。

    那种身怀2000块巨款的膨胀心理支离破碎。

    在1960年的港城,工资水平在全世界来说相对较低。

    当时的港城经济相对滞后,工业发展相对缓慢,许多行业和职位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。

    具体来说。

    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工资大约在每月50至150港币之间。

    而白领职位的工资则通常在每月300至500港币之间。

    即便是这样,也让一个月当放映员拿30多块钱工资的许大茂心情很是复杂。

    虽然这里的物价比四九城的确高了不少,但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,各种街边随处可见的小吃,让许大茂流连忘返,甚至都忘了自己其实是来看病的。

    当然,也有不好的地方,比如许大茂顺便找了一家饭店吃饭的时候就遇到了古惑仔挑衅,但许大茂报出娄家的名号后,那些人立刻赔礼道歉后离开了。

    这让许大茂有种娄家在港城超级生猛的错觉。

    第一次,许大茂有了一种想留在港城的想法。

    许大茂的自控能力的确不算好,被花花世界迷晕了也很正常。

    尤其是,当许大茂跟着娄毅到了医院,得到自己的小鸟有可能治好的消息后,这种想法已经达到了顶峰。

    只是,许大茂显然忘记了。

    这话四九城的那些医生也是这么说的。。。

    其实,哪里的医生说话都差不多,即便是必死的病症,医生也只会委婉的提醒,很少会直接说回家准备后事这种话。

    但许大茂明显的相信了。

    想要直接留在港城显然不可能,先不说四九城那边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