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46章 谈齐河矿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   我和朱省散着步回到齐河矿。

    当然我们之间的谈话,大家不必当真,

    朱省呢他也只是从报纸新闻上去了解一些东西,

    我们只是远观他们罢了,一些具体的情况,我们也不是很清楚。

    以上的谈话,仅供大家娱乐一下。

    不必较真。

    回到齐河矿之后,小凤已经安排食堂做好了晚饭,由于前两天,我和朱省都喝大酒。

    身体已经不适了,所以我们没有再喝酒。

    我们像普通工人,拿着托盘打着大锅菜吃着馒头。

    朱省很是高兴,

    “健强,其实这样吃大锅饭也不错,很香。以前,你还记得吗,到你工地上视察,我们就是吃的大锅饭。”

    “我当然记得,朱省。

    你看看咱现在的生活,真的不错,馒头米饭随便吃。

    大家伙的温饱问题都基本上解决了。”我对朱省说。

    朱省点点头,

    “健强,你说的不错,只有在我们这里,你愿意出力干活,

    基本生活保障还是有的,但是比起那些发达国家,我们还有很多需要进步的空间。

    比如我们现在管理还不行,特别在一些行业上,都是粗放式管理,并没有精细化。

    同样,我们的产品,也需要升级,

    不能老是做一些低端产品,

    还有我们资源以后也不能这样过度开发。

    否则子孙以后吃什么。”

    “朱省,你说的这些,我能理解。你看我们齐河矿,已经开采那么些年了,开采时间越久,开采的难度越大,成本越高。

    有的煤层,已经不适合机械操作了。

    只能用人工。

    还有开采之后,如果回填不好的话,会引起塌方。

    你刚才也看了,矿后面的塌陷大坑。

    不仅损坏良田,还给村庄带来了隐患。

    对于齐河矿,我曾经考虑过,想要让暂时停止开采。

    可是呢,这里的人又没有其他出路。

    我又不得不养着他们。

    我有时也很矛盾。

    就像你说的那样,进行产业升级。

    可是有些地方是难升级。”我说完咬着馒头吃了起来。

    朱省喝完碗里的汤后,

    看着我道:“这不仅是你的难题,是整个资源类企业的共同的难题。

    包括枣城矿务集团的姬总,也曾与我谈过,关于煤矿的事。

    那么多工人,

    不能都失业吧。

    我们在两难中选择。

    没有办法,谁让我们每个企业身上包袱重呢。

    健强,你的薛县旅游项目就是一个创新,

    如果成功了,

    也可以延伸到其他地方,比如矿山旅游,

    甚至可以组织游客下井体验一下矿工生活。

    要知道对于矿井,有很多人是陌生的,

    人们为什么要旅游,就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。

    我们这里有大量的废弃的矿井,

    只改造升级,完全可以进行着旅游开发。

    矿井里也可以建一个小型的博物馆吗,把我们枣城这些煤炭开采历程介绍给大家伙。

    其实有很多东西,都可以利用,只是没有人做。

    健强,我们在古城墙谈的创新,

    其实旅游也可以创新。”

    听朱省说完,我不停地点着头。

    “朱省,你说的太对了。

    这件事,我会好好地考虑。

    我们目前先把薛县的旅游项目给开发起来。

    然后呢,

    再接着做其他项目。

    到时,我会与姬总谈,然后请一些专家来论证,看看什么样的矿井适合搞开发旅游。

    相信这个矿井旅游,如果开发好了,我们可是天下独一份。”我笑道。

    “以前思维方式,不再适应这个时代了。

    我们有些人就停留在过去固有的模式上,

    如果不能在一些方面创新,那么发展就会停止不前。

    灯塔国这些年为什么世界第一,他们就是在科技上一直创新。

    他们没有历史包袱,而且他们思维活跃,

    所以在科技上能有所建树。

    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。

    我们太需要创新了。

    主要原因还是我们小农经济造成的,

    过去一亩三分地,能养活一家人就行了,守着这点田就能过日子,不需要创新,也不需要去外面掠夺。

    农业社会是稳定的,而且思想是固执的。

    为什么我们这里比南方发展就差许多,

    因为我们这里人观念放不开,

    眼里就只有那点地。其实只要观念打开了,就会创造不一样的局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