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7章 古代游戏5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   “明清流行的斗蛐蛐,唐宋时期也有,称为斗蛩,昨夜寒蛩不住鸣,惊回千里梦,已三更。蛩就是蟋蟀,也叫蛐蛐,促织。”

    “斗蛐蛐始于大唐天宝年间,长安贵族用象牙雕刻的笼子来装蛐蛐。有记载说富人以万金之资付之一喙。我们重金求子是诈骗,古人重金求蛐蛐是真给钱啊。”

    “到了南宋,国家经济发达,民间生活水平更高,斗蛐蛐开始在民间兴盛。”

    “历史上被称为济公的道济和尚,因为自己的蛐蛐爱将铁枪去世,不光是好生安葬,还写了悼词和祭文。”

    “权臣贾似道还写了一本《促织经》,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研究蛐蛐的书。所以有称他为蟋蟀宰相。”

    “蟋蟀宰相有了,蟋蟀皇帝肯定少不了。大明宣德皇帝朱瞻基。这位就是个斗蛐蛐的狂热爱好者。”

    大明时空节点。

    紫禁城。

    “赌博之事禁不绝,自古以来就有如此之多的博戏。”

    朱棣看了天幕后想到民间赌博盛行。

    “陛下,是否拟订政策来压一压这股子风气?”

    杨荣认为赌博就是玩物丧志的表现。

    朱棣闻言摇摇头,说道:

    “我爹圣旨都发烂了,蹴鞠砍脚,赌博砍手,能有什么效果?堵不如疏。”

    朱棣也觉得是不是可以由朝廷将所有博戏都规范起来。将想法说出来后,杨荣觉得似乎可行。

    “父皇,脚盆鸡那边来消息了。”

    朱高炽扭着肥胖的身体走了过来,一段路累的他气喘如牛。

    “是你儿子的消息吗?再不减肥怕是多走几步你就累死了。这么多游戏运动,你就不能参与一些?”

    朱棣冷眼看着眼前的胖子,伸手接过军报,不悦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已经在节食了,御医这里也改了膳食,儿臣明日起便开始蹴鞠。”

    满头大汗的朱高炽唯诺的说道。他是打心底怕这个爹。就像他爹怕他爷爷一样。

    “脚盆鸡这边军队打了进去。银子已经在回来的路上。再抽点人过去,加强控制力度。”

    看完军报后,朱棣大喜过望。

    杨荣朱高炽几人也都欣喜不已,立刻着手安排增兵之事。

    其中最开心的便是夏原吉,国库有钱进来,他才能应付那些找他要钱的部门。随后对北方的军事行动才能做前期筹备。

    众人带着兴奋轻松的表情继续看天幕。

    “斗蛐蛐这事得和你儿子讲讲,都扬名后世了。和贾似道齐名的蟋蟀皇帝。”

    朱棣对这个孙子寄予厚望,原先觉得斗蛐蛐也不算什么大事,但看到名号都是这样了,估计这瘾不是一般的大,顿时便产生了不满。

    朱高炽自己也是挨骂的份,哪敢辩解,只能点头答应。

    朱棣看他的样子,也是无奈的叹气,心里想着没一个是省心的主。

    “斗蛐蛐也算是斗禽的一种。比赛前还要先称体重,像拳击散打比赛一样,分公斤级。之后放在斗盆里,两只蛐蛐生死相搏。”

    “古人对斗蛐蛐可谓是研究出了花。他们没有手机,没有互联网,天天就琢磨这事,搞了很多章法套路,甚至汇集成编成体系。”

    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没有好奇,没有求知欲,也不能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。”

    “像我们早些时候困于求学,长大后困于工作,玩这件事也似乎成了奢望,似乎取悦自己都变得困难了。”

    “读书时学的《兰亭集序》,《赤壁赋》,《归去来兮辞》,我们似乎完全没有体会到老祖宗们寄情于天地间的旷然心境。”

    “玩的心态是最重要的,玩为的是愉悦情操,所以也不能反过来被玩物给玩了,让它成为了你的枷锁,你的牵制。”

    “就好比斗蛐蛐,玩过了的动辄变卖家产,穷困潦倒,靠蛐蛐成为赌博之徒。这种同样不可取。”

    “除了上述这些,古人还有诗会,射覆,藏钩,酒令等等一些文艺的游戏。所以老祖宗们虽然没有现代的网络手机,但是也从来不缺乏娱乐游戏。”

    “最后还是要劝勉一句,游戏要有度,点到为止过犹不及。否则玩物丧志小则家破,大则亡国。”

    大明时空节点。

    应天府故宫。

    皮肤被晒得黝黑的朱棣昂首回来了。

    朱标正抱着他一顿仔细观察。

    “行了,大哥,我都要被你勒死了。”

    朱标听后哈哈大笑。随后详细的询问这一路的情形。

    朱元璋低头看着各类名册,感慨着海外的富庶。内心里却暗骂自己以前怎么会蠢到禁海。

    “爹,儿臣在婆罗洲找到了金矿,需要大量工匠过去开矿冶炼。”

    朱棣的声音让朱元璋回过神来,听到需要工匠后,眼神盯着朱棣看了几圈后说道:

    “找你大哥协调便是,朝廷正需要大量的黄金,这次你干得很好。”

    朱棣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