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章 巨石村的群众对李艳科横挑鼻子竖挑眼(2/4)
得有些好笑,但大家还是觉得村干部的话不能不听。
时间如白驹过隙,很快就到了六点五十。韩双成这时也匆匆赶了过来,看到社员们基本上都已经到齐了。他站在村委会会议室的门前,扯着嗓子大声喊道:“请老乡们安静一下,马上就要开会了!看看还有谁没到的,看看左邻右舍有没有没到的,赶紧想办法联系一下,让他们尽快赶过来!”
然而,在场参会的老百姓却依然如故,他们有的继续聊着天,有的哄着孩子,有的在吹牛打屁,还有的在抽烟,根本没有人把韩双成的话放在心上。
韩双成感到很无奈,只好走进会议室,打开大喇叭广播系统,搬出话筒,扯着嗓子大声喊叫起来。他要求所有的老乡都安静下来,马上就要开会了,这一番操作才终于让全村的人都安静下来。同时,他也提醒那些还没赶到会场的人赶紧往小学这边来。
很快就到了晚上七点。院子里虽然不算太明亮,但也能隐约看到人影,毕竟所有的灯都已经打开了,但跟白天相比,还是显得有些模糊不清。
李晓阳和李艳科也来到了会议室的门前,准备与大家见面。
首先,韩双成拿起话筒说道:“各位社员们,乡亲们,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来自鲁省的蔬菜种植专家李艳科同志,他将为我们讲解蔬菜种植大棚建设等相关的知识。在未来的几天里,大家要好好听课,争取认真学习,把李老师所讲的内容牢记于心,并且落实到行动中,改变以往我们传统的经营模式。好,大家欢迎!”
在校园内,掌声稀稀疏疏地响起,而部分民众依旧沉浸在他们的闲聊之中,对眼前的场景并未给予过多关注。
李晓阳见状,迅速接过话筒,语调铿锵地说:“诸位,请允许我向大家隆重介绍,李艳科先生,他是鲁省蒙阳县蔬菜种植行业的佼佼者,拥有超过500个蔬菜大棚,年产值破亿。今天,我们有幸邀请他为大家分享宝贵经验。这次分享与我们的脱贫目标紧密相连,希望大家能够全神贯注,认真学习,为未来的脱贫之路添砖加瓦。”
随着这番话语的落下,原本喧闹的群众逐渐安静下来,他们的目光开始聚焦在讲台上,期待着接下来的分享。
李晓阳面带微笑,将手中的话筒郑重地交到了李艳科的手中。
李艳科可谓是阅历丰富,闯荡过许多地方,什么样的场面都见识过。
只见他从容不迫地接过话筒,面带自信地说道:“父老乡亲们,大家晚上好!非常高兴能够来到巨石村,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种菜经历。很抱歉这么晚了还把大家召集过来,真的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。”
按常理来说,此时群众应该响起热烈的掌声,但这些质朴的老百姓们哪懂得这些套路呢。只见老乡们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院子里还有人在相互打闹嬉戏着,甚至还能听到孩子的哭叫声。
就在这时,一位老大爷开口说道:“小伙子啊,你今年多大啦?结婚了没有啊?”
李艳科闻声望去,微笑着回应道:“这位大爷,我今年已经 26 岁了,还没有结婚呢。”他的话音刚落,顿时校园里响起了一阵哄堂大笑。
紧接着,另一位老大爷也说道:“嘴上没毛,办事不牢啊,你给我们上课,你才种了几年地呀?”
随后,又有人说道:“娃子啊,我都种地种了 70 年了,我的孙子都比你年龄大,你拿什么来教我们种地呀?”
一时间,整个校园里充斥着各种质疑声、吵闹声和玩笑声,现场变得乱哄哄的,一片嘈杂。
李艳科看到眼前这般情景,心里明白,必须得亮出杀手锏,否则根本无法镇住这个场面,尤其是面对这些上了年纪的老百姓。
李艳科提高音量说道:“各位父老老乡们,我知道你们对我心存质疑,觉得我太年轻,没资格教你们种植庄稼。那今天我就告诉你们,我就是有资格教你们,为什么呢?你们且听我说。”
他的这番话一出,场面顿时安静下来,大家都对他接下来要说的话充满了好奇,想知道他到底有何资格。
李艳科接着说道:“虽然我种地的时间不算长,也就五六年而已。自从大学毕业后,我接手了我父亲的农业种植园,在这五六年的时间里,我把我父亲的 100 个大棚直接扩展到了 500 个。而且,每年仅靠种菜、卖菜,我就能卖到 1 亿两千万元,我的种的菜在市场上特别畅销,从来没有出现过卖不掉的情况。”
李艳科继续说道:“上个月,李晓阳书记就邀请我来讲课,但是我一直很忙,没能过来。大家知道我为什么忙吗?”
李晓阳听了也是一头雾水,确实很早就邀请李艳科过来给老百姓讲课了,可李艳科一直忙,他也不知道李艳科到底在忙什么。
在场的所有群众,他们当然更不知道,都纷纷摇头。
李艳科接着说:“前两天是咱们一个非常着名的商业节日,叫‘光棍节’。”
院子里的一帮老头老太太听了哈哈大笑,说道:“光棍节,知道你还没娶媳
时间如白驹过隙,很快就到了六点五十。韩双成这时也匆匆赶了过来,看到社员们基本上都已经到齐了。他站在村委会会议室的门前,扯着嗓子大声喊道:“请老乡们安静一下,马上就要开会了!看看还有谁没到的,看看左邻右舍有没有没到的,赶紧想办法联系一下,让他们尽快赶过来!”
然而,在场参会的老百姓却依然如故,他们有的继续聊着天,有的哄着孩子,有的在吹牛打屁,还有的在抽烟,根本没有人把韩双成的话放在心上。
韩双成感到很无奈,只好走进会议室,打开大喇叭广播系统,搬出话筒,扯着嗓子大声喊叫起来。他要求所有的老乡都安静下来,马上就要开会了,这一番操作才终于让全村的人都安静下来。同时,他也提醒那些还没赶到会场的人赶紧往小学这边来。
很快就到了晚上七点。院子里虽然不算太明亮,但也能隐约看到人影,毕竟所有的灯都已经打开了,但跟白天相比,还是显得有些模糊不清。
李晓阳和李艳科也来到了会议室的门前,准备与大家见面。
首先,韩双成拿起话筒说道:“各位社员们,乡亲们,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来自鲁省的蔬菜种植专家李艳科同志,他将为我们讲解蔬菜种植大棚建设等相关的知识。在未来的几天里,大家要好好听课,争取认真学习,把李老师所讲的内容牢记于心,并且落实到行动中,改变以往我们传统的经营模式。好,大家欢迎!”
在校园内,掌声稀稀疏疏地响起,而部分民众依旧沉浸在他们的闲聊之中,对眼前的场景并未给予过多关注。
李晓阳见状,迅速接过话筒,语调铿锵地说:“诸位,请允许我向大家隆重介绍,李艳科先生,他是鲁省蒙阳县蔬菜种植行业的佼佼者,拥有超过500个蔬菜大棚,年产值破亿。今天,我们有幸邀请他为大家分享宝贵经验。这次分享与我们的脱贫目标紧密相连,希望大家能够全神贯注,认真学习,为未来的脱贫之路添砖加瓦。”
随着这番话语的落下,原本喧闹的群众逐渐安静下来,他们的目光开始聚焦在讲台上,期待着接下来的分享。
李晓阳面带微笑,将手中的话筒郑重地交到了李艳科的手中。
李艳科可谓是阅历丰富,闯荡过许多地方,什么样的场面都见识过。
只见他从容不迫地接过话筒,面带自信地说道:“父老乡亲们,大家晚上好!非常高兴能够来到巨石村,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种菜经历。很抱歉这么晚了还把大家召集过来,真的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。”
按常理来说,此时群众应该响起热烈的掌声,但这些质朴的老百姓们哪懂得这些套路呢。只见老乡们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院子里还有人在相互打闹嬉戏着,甚至还能听到孩子的哭叫声。
就在这时,一位老大爷开口说道:“小伙子啊,你今年多大啦?结婚了没有啊?”
李艳科闻声望去,微笑着回应道:“这位大爷,我今年已经 26 岁了,还没有结婚呢。”他的话音刚落,顿时校园里响起了一阵哄堂大笑。
紧接着,另一位老大爷也说道:“嘴上没毛,办事不牢啊,你给我们上课,你才种了几年地呀?”
随后,又有人说道:“娃子啊,我都种地种了 70 年了,我的孙子都比你年龄大,你拿什么来教我们种地呀?”
一时间,整个校园里充斥着各种质疑声、吵闹声和玩笑声,现场变得乱哄哄的,一片嘈杂。
李艳科看到眼前这般情景,心里明白,必须得亮出杀手锏,否则根本无法镇住这个场面,尤其是面对这些上了年纪的老百姓。
李艳科提高音量说道:“各位父老老乡们,我知道你们对我心存质疑,觉得我太年轻,没资格教你们种植庄稼。那今天我就告诉你们,我就是有资格教你们,为什么呢?你们且听我说。”
他的这番话一出,场面顿时安静下来,大家都对他接下来要说的话充满了好奇,想知道他到底有何资格。
李艳科接着说道:“虽然我种地的时间不算长,也就五六年而已。自从大学毕业后,我接手了我父亲的农业种植园,在这五六年的时间里,我把我父亲的 100 个大棚直接扩展到了 500 个。而且,每年仅靠种菜、卖菜,我就能卖到 1 亿两千万元,我的种的菜在市场上特别畅销,从来没有出现过卖不掉的情况。”
李艳科继续说道:“上个月,李晓阳书记就邀请我来讲课,但是我一直很忙,没能过来。大家知道我为什么忙吗?”
李晓阳听了也是一头雾水,确实很早就邀请李艳科过来给老百姓讲课了,可李艳科一直忙,他也不知道李艳科到底在忙什么。
在场的所有群众,他们当然更不知道,都纷纷摇头。
李艳科接着说:“前两天是咱们一个非常着名的商业节日,叫‘光棍节’。”
院子里的一帮老头老太太听了哈哈大笑,说道:“光棍节,知道你还没娶媳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