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章 武考盛事(1/2)
狂风暴雨般的枪声,终于停歇。
四周,死一般沉寂。
猪脸龙被AK47打成了马蜂窝,死得透透的。
技能系统宝库提示,增加了1000积分。
而且,李少华进入了炼气二品。
我草,太爽了,降妖除魔不仅能增加积分,还能提升修仙境界,啧啧!
三天后,李少华领得县衙的10两赏银。
他在村里摆了6桌,召集猎妖队的人,整了三天庆功宴。
然后,他找到王里正,说要买地。
“你想要多少地?”
“王叔,村里还有多少空地,我想全吃下。”
“啊?”王里正吃了一惊:“少华,你想要干嘛?”
“我想搞个农场,养牛、养羊、养骆驼,还要种一些庄稼。”
“实话跟你说,村里还有500多亩地,但全是从未开垦过的荒地。”
“王叔,你全都卖给我吧。”
这500多亩荒地,在村子西边。
土壤贫瘠,石砾遍布,坑坑洼洼。
呈现出一种近乎荒芜的,浅黄与灰白色交织。
上面稀稀拉拉的,生长着一些杂草。
身形矮小细弱,在风中艰难地摇曳。
偶尔能看到几株倔强的灌木,却也是叶片稀疏,枝干扭曲,毫无生机。
王里正说:“少华,这500多亩荒地,你给300两银子就行。”
“好,多谢王叔成全。”
李少华呈上一张300两的银票。
另外给他一个20两的大银锭,作为好处费。
王里正找出笔墨,写地契,双方画押。
然后,去镇上的衙门登记,缴纳税费。
……
每人每天50文,管三顿饭,招募村民开荒,修建农场。
报名者趋之若鹜,差点挤破头。
农场的规划和修建,也交由张五全权负责。
反正,五进的复式四合院修建,已接近尾声。
修建四合院的那拨人,竣工之后,会立马转战新工地。
这天,李少华在新工地上,听张五讲述农场的规划。
远远的,一名捕快骑马奔来。
他受高捕头之托,前来送信。
李少华接过信函,摸出碎银递给捕快:“辛苦辛苦,晌午就在寒舍吃个便饭,请一定赏光。”
捕快满脸堆笑,拱手道:“李公子,不好意思,公务繁忙,我得立马赶回捕房。”
“那行。慢走不送,后会有期。”
“后会有期。”
高捕头来信的大意是,让李少华参加即将举行的全县武秀才考试。
还特别说明,只有本县籍贯的武童,方有资格参加武秀才考试。李少华不是武童,但射杀猪脸龙有功,知县大人特别开恩,允许他参考。
不得不说,在这个时代,有功名的人还是很吃香的,能享受很多特权。
比如,见官不跪。
在田赋、徭役等方面,比普通百姓承担得少。
以及优先录用为县衙门工作人员,等等。
信中,高捕头还详细写明武秀才考试的项目。
勉励他奋发图强,考取功名。
次日一早,李少华前往水城县衙,报名参考。
五天后,开考!
这是全县一年一度的盛会,现场人山人海,非常热闹。
李少华的爹娘、狗剩和石头、苏家两兄妹、厉鸡王和林老板,都前来助阵,组成他的亲友团。
校场上,阳光烈烈,旗帜飘扬。
100多名考生身着短打劲装,或站或坐。
脸上或凝重或坚毅,各自调整着呼吸,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。
李少华身着迷彩服,足登陆战靴,显得格外与众不同。
考场中央,搭建了一个高台,摆着几把太师椅。
椅子前是一溜茶几,摆着茶水、瓜果、糕点。
显然,这是考官大人们的坐席。
较场外,远方的山峦连绵起伏。
静静地俯瞰着这一盛会,为考试增添了一份沉稳与庄严。
考官大人依次入座后,一个冬瓜模样的大胖子走上前来,清了清嗓子,高声宣布考试规则。
台下有人窃笑,说这是县衙的汤师爷,都快300斤了。
第一轮考试是举重。
一人高的石狮子,重500斤。
寻常人莫说举起,就是移动一下,也绝非易事。
考生双手将石狮子举过头顶,绕场一周,就能通过考试。
一位五短身材,粗壮无比的考生率先出场。
他缓缓蹲下身子,双手紧紧抱住石狮子的腿部。
手指深深嵌入石狮子的石缝之中,仿佛要与其融为一体。
紧接
四周,死一般沉寂。
猪脸龙被AK47打成了马蜂窝,死得透透的。
技能系统宝库提示,增加了1000积分。
而且,李少华进入了炼气二品。
我草,太爽了,降妖除魔不仅能增加积分,还能提升修仙境界,啧啧!
三天后,李少华领得县衙的10两赏银。
他在村里摆了6桌,召集猎妖队的人,整了三天庆功宴。
然后,他找到王里正,说要买地。
“你想要多少地?”
“王叔,村里还有多少空地,我想全吃下。”
“啊?”王里正吃了一惊:“少华,你想要干嘛?”
“我想搞个农场,养牛、养羊、养骆驼,还要种一些庄稼。”
“实话跟你说,村里还有500多亩地,但全是从未开垦过的荒地。”
“王叔,你全都卖给我吧。”
这500多亩荒地,在村子西边。
土壤贫瘠,石砾遍布,坑坑洼洼。
呈现出一种近乎荒芜的,浅黄与灰白色交织。
上面稀稀拉拉的,生长着一些杂草。
身形矮小细弱,在风中艰难地摇曳。
偶尔能看到几株倔强的灌木,却也是叶片稀疏,枝干扭曲,毫无生机。
王里正说:“少华,这500多亩荒地,你给300两银子就行。”
“好,多谢王叔成全。”
李少华呈上一张300两的银票。
另外给他一个20两的大银锭,作为好处费。
王里正找出笔墨,写地契,双方画押。
然后,去镇上的衙门登记,缴纳税费。
……
每人每天50文,管三顿饭,招募村民开荒,修建农场。
报名者趋之若鹜,差点挤破头。
农场的规划和修建,也交由张五全权负责。
反正,五进的复式四合院修建,已接近尾声。
修建四合院的那拨人,竣工之后,会立马转战新工地。
这天,李少华在新工地上,听张五讲述农场的规划。
远远的,一名捕快骑马奔来。
他受高捕头之托,前来送信。
李少华接过信函,摸出碎银递给捕快:“辛苦辛苦,晌午就在寒舍吃个便饭,请一定赏光。”
捕快满脸堆笑,拱手道:“李公子,不好意思,公务繁忙,我得立马赶回捕房。”
“那行。慢走不送,后会有期。”
“后会有期。”
高捕头来信的大意是,让李少华参加即将举行的全县武秀才考试。
还特别说明,只有本县籍贯的武童,方有资格参加武秀才考试。李少华不是武童,但射杀猪脸龙有功,知县大人特别开恩,允许他参考。
不得不说,在这个时代,有功名的人还是很吃香的,能享受很多特权。
比如,见官不跪。
在田赋、徭役等方面,比普通百姓承担得少。
以及优先录用为县衙门工作人员,等等。
信中,高捕头还详细写明武秀才考试的项目。
勉励他奋发图强,考取功名。
次日一早,李少华前往水城县衙,报名参考。
五天后,开考!
这是全县一年一度的盛会,现场人山人海,非常热闹。
李少华的爹娘、狗剩和石头、苏家两兄妹、厉鸡王和林老板,都前来助阵,组成他的亲友团。
校场上,阳光烈烈,旗帜飘扬。
100多名考生身着短打劲装,或站或坐。
脸上或凝重或坚毅,各自调整着呼吸,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。
李少华身着迷彩服,足登陆战靴,显得格外与众不同。
考场中央,搭建了一个高台,摆着几把太师椅。
椅子前是一溜茶几,摆着茶水、瓜果、糕点。
显然,这是考官大人们的坐席。
较场外,远方的山峦连绵起伏。
静静地俯瞰着这一盛会,为考试增添了一份沉稳与庄严。
考官大人依次入座后,一个冬瓜模样的大胖子走上前来,清了清嗓子,高声宣布考试规则。
台下有人窃笑,说这是县衙的汤师爷,都快300斤了。
第一轮考试是举重。
一人高的石狮子,重500斤。
寻常人莫说举起,就是移动一下,也绝非易事。
考生双手将石狮子举过头顶,绕场一周,就能通过考试。
一位五短身材,粗壮无比的考生率先出场。
他缓缓蹲下身子,双手紧紧抱住石狮子的腿部。
手指深深嵌入石狮子的石缝之中,仿佛要与其融为一体。
紧接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