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8章 建设大军(2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开的土地进行平整和细化,去除石块和草根,把土地整理得松软而均匀。

    孩子们跟在旁边,帮忙捡拾遗落的石块。

    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一块块梯田逐渐在山坡上显现出雏形。

    如同一级级阶梯,沿着山势蜿蜒而上。

    仿佛是大自然和人类,共同创作的一幅壮丽画卷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日子,人们继续努力,一块又一块的梯田被开垦出来。

    他们在梯田里播下种子,期待着收获的季节。

    还修建了灌溉系统,滋润着每一块梯田。

    此时的东华国,尚未引入土豆、红薯、玉米等高产作物。

    李少华亲自示范如何播种这些作物,讲解它们的生长习性和管理要点。

    他拿起一个土豆,向大家展示上面的芽眼:“看,这就是芽眼,要把带有芽眼的部分切成小块。”

    随后,他在整理好的土地上,用锄头挖出一个小坑。

    将土豆块茎放入坑中,覆盖上一层薄薄的泥土。

    接着是红薯。

    将红薯藤蔓剪成一段段,每一段都带有几个节。

    然后,在田垄上挖好沟。

    将红薯藤段放入沟中,用土覆盖。

    随后是玉米。

    先将土地深耕,按照合适的间距挖好种植坑。

    将玉米种子一颗颗地放入坑中,再用土轻轻掩埋。

    随着时间的推移,土豆苗破土而出。

    红薯藤在土地上蔓延,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。

    玉米苗节节拔高,翠绿的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。

    然而,山上的各种农作物尚未迎来丰收期。

    在这片容纳着10多万人的土地上,每天的物资消耗量如天文数字般惊人。

    大米,40吨。

    面粉,10吨。

    蔬菜,10吨。

    肉类,5吨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幸运的是,乌柳村的农场在灵水的神奇滋养下,每一寸土地都充满生机与希望。

    庄稼郁郁葱葱,蔬菜鲜嫩欲滴,果树挂满硕果。

    灵水的灌溉,不仅加速作物的生长周期,更提升了它们的品质和产量,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丰收乐园。

    各种家禽家畜在灵水的滋养下,健康活泼,生长迅速,肉质鲜嫩。

    乌柳村的农场,是难民营地的坚实后盾。

    源源不断地运送着各种宝贵产出,为10万难民的生活提供重要保障。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