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6章 叶适(2/2)
虽对理学家有所批判,但其道统观与程朱又有差异。叶适的经制之学重典章、经济、致用,倡改革,又讲义理,与永康的事功之学专言事功有所不同。
在南宋学术格局中,朱学、吕学以及陆学曾鼎足而三。张栻、吕祖谦相继去世后,朱陆两分天下。叶适的崛起,使他的学说与朱、陆鼎立。虽水心之学无法与朱、陆相抗衡,但在学术史上仍有重要地位。叶适完成了薛季宣、陈傅良对永嘉学的构建,其学根柢《六经》,折衷诸子,辩理学家说《易》及解《中庸》《大学》之非,对后世的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(二)独特学风与广泛影响
叶适工于文,这一特点使得他的弟子多流于辞章。然而,《宋元学案》中提到水心门人也有差别,有为性命之学者,有为经制之学者,有为文字之学者,还有如王大受这样 “欲以事功见其门庭” 的学者。
叶适的思想批判在诸多方面闪耀着光华。在哲学方面,他强调 “道” 存在于事物本身之中,物由气构成,五行八卦都是气的变化形态,提出 “一物为两”“一而不同” 的关于事物对立统一的命题,认识上主张 “以物用不以己用”,反对当时性理空谈,对理学家们所崇拜的人物进行大胆批判,认定《十翼》非孔子作,指出理学家 “无极”“太极” 等学说的谬论。在史学方面,他对历代儒家经籍和道统都有批判,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历史发展。在文学方面,他继承韩愈 “务去陈言”“词必己出” 的传统,提倡独创精神,其文雄赡,才气奔逸,尤以碑版之作简质厚重而着名当世,不满江西诗派奇拗生硬和 “资书以为诗” 的诗风,推崇姚合、贾岛的流利清淡,与 “永嘉四灵” 友善并大力推崇他们的诗集。在政论方面,他心系家国,主张抗金复国,锐意改革,对国家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方面提出了深刻见解和切实可行的主张。
叶适的思想在南宋后期虽面临朱学地位提高、朱陆合流的文化潮流,但他的学说仍具有独特价值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他的思想为后世学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资源,激励着后人在学术探索和社会改革中不断前行。
在南宋学术格局中,朱学、吕学以及陆学曾鼎足而三。张栻、吕祖谦相继去世后,朱陆两分天下。叶适的崛起,使他的学说与朱、陆鼎立。虽水心之学无法与朱、陆相抗衡,但在学术史上仍有重要地位。叶适完成了薛季宣、陈傅良对永嘉学的构建,其学根柢《六经》,折衷诸子,辩理学家说《易》及解《中庸》《大学》之非,对后世的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(二)独特学风与广泛影响
叶适工于文,这一特点使得他的弟子多流于辞章。然而,《宋元学案》中提到水心门人也有差别,有为性命之学者,有为经制之学者,有为文字之学者,还有如王大受这样 “欲以事功见其门庭” 的学者。
叶适的思想批判在诸多方面闪耀着光华。在哲学方面,他强调 “道” 存在于事物本身之中,物由气构成,五行八卦都是气的变化形态,提出 “一物为两”“一而不同” 的关于事物对立统一的命题,认识上主张 “以物用不以己用”,反对当时性理空谈,对理学家们所崇拜的人物进行大胆批判,认定《十翼》非孔子作,指出理学家 “无极”“太极” 等学说的谬论。在史学方面,他对历代儒家经籍和道统都有批判,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历史发展。在文学方面,他继承韩愈 “务去陈言”“词必己出” 的传统,提倡独创精神,其文雄赡,才气奔逸,尤以碑版之作简质厚重而着名当世,不满江西诗派奇拗生硬和 “资书以为诗” 的诗风,推崇姚合、贾岛的流利清淡,与 “永嘉四灵” 友善并大力推崇他们的诗集。在政论方面,他心系家国,主张抗金复国,锐意改革,对国家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方面提出了深刻见解和切实可行的主张。
叶适的思想在南宋后期虽面临朱学地位提高、朱陆合流的文化潮流,但他的学说仍具有独特价值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他的思想为后世学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资源,激励着后人在学术探索和社会改革中不断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