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1章 时光如梭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   “除此之外呢。

    还有更高端的玩法。”

    当宋工皱着眉头看着纸上被方想用线条串联起来的示意图,还在理清楚其中的脉络时。

    方想又说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什么高端的玩法?”

    宋工抬起头,好奇的问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你有没有想过。

    一架预警机作为指挥中心,在最后方。

    靠着无人侦察机侦查到的信息,然后指挥战斗机作战。

    而战斗机却不一定非要自己亲临现场,而是距离敌方百公里以外,控制着无人战斗僚机。

    让无人僚机去冲锋陷阵。

    消耗敌人的火力、暴露敌方的部署、为后方获取更多的信息。

    要知道,以后的战争,可不是大家玩陆军,你打我一枪,我打你一枪那种落后的方式了。

    玩的可都是高科技。”

    方想在纸上原本战斗机的位置前方,又画了几架J-6模样的飞机出来。

    “让无人战机去,而有人战机却在后面隐藏着?!

    简直天才的想法!!

    只是,教授,这设想的难度怕是会很大吧?”

    宋工马上就意识到了这一点。

    “所以还有低端一点的玩法。”

    方想笑了笑,又拿过来一张纸,开始画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低端的玩法?

    这是什么玩意儿?看起来怪怪的。。。”

    宋工看着方想画在纸上的多轴无人机,陷入了沉思。

    “小型无人机。

    装上摄像头,采用卫星链接,将数据发回到后方。

    这种无人机更轻便、更隐蔽、成本更低。

    但弊端也有,体积小的同时,续航也短,所以我们还有另外一个选择。

    自杀无人机,或者投弹无人机。”

    方想一边画、一边讲解。

    顺便还将后世大毛和二毛自相残杀使用的战术,讲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嘶。。。

    那岂不是说,以后的战争,都靠机器了?”

    宋工此时的脑袋已经快转不过来了。

    “对。

    由此可知,我们还可以造机器狗,镭射瞄准,可以开枪,可以发射榴弹。

    还可以替代人前往危险的地方进行隐蔽侦查和敌后运动,破坏敌方后勤、交通、电力、指挥等等等等,所有你想打击的地方。

    再延伸一下,我们还可以造无人电子船。

    电子船可以侦查、可以装载无人机、可以装载导弹、甚至可以运载货物。

    而我们只需要在后方通过电脑遥控,就可以了。”

    方想继续说着,手上也不停,将后来的高科技战争方式,一一罗列在宋工的面前。

    “这么多的项目,得花多少钱啊?”

    宋工一开始还跟着方想的手,看的眉飞色舞。

    可看着看着,就意识到了重点。

    这些,都要大量的资金去研究,想造出来,可不只是说说,提出个概念就行的。

    那是要做大量的实验、大量的计算、大量的金钱去投入,才能看见个水花的。

    “慢慢来,咱们有了这个想法,后面的,其实也就是时间问题罢了。”

    方想放下了手里的笔,靠在了靠背上。

    93年,碳纤维技术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。无侦1入役、新空警一号试飞。

    同年,北斗系统在方想的主持下,第一颗卫星上天。

    94年,J-20和J-22原型机成功试飞。轰油-6空中加油机在方想主持下开始试飞。

    同年,小鹰航母编队在黄海跟踪我军一艘攻击核潜艇,双方爆发空中对峙。

    刚试飞成功的J-20和J-22临危受命,在小鹰航母眼皮子底下,多次突防,并在小鹰号上空不足两百米高度,大量抛洒铝箔条,对其进行警告。

    一度引得小鹰航母编队混乱至极。

    此次对抗仅持续了一天,就让小鹰航母编队落荒而逃。

    虽然华米两国均严密封锁,可依旧有消息传出,说华国装备了两款不同型号的隐身战机,小鹰航母编队的雷达根本扫描不到的同时,却可以用肉眼观察的到。

    有好事的媒体高价从五角大楼买走了录像,在电视台循环播放。

    此消息一出,全世界哗然。

    同年底,J-20和J-22确定型号,开始小批量试制。

    两位J-20和J-22的试飞驾驶员,以及132厂全体员工,被授予国家级荣誉称号。

    95年,空警一号和轰油-6空中加油机入役。同年,混动车型在国内销量突破一百万台。

    96年,宝马换代,虽然欧美依旧在抵制,可架不住方想直接搬来了宝马最为经典的F系列底盘,力压奔斯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豪华车。

    97年,沪市计算机研究中心率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