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4章 封禅泰山(下)(1/2)
八月十八,这是拟定的封禅日子。
刘彻早早就起来任由是侍女给他梳洗打扮。
今天的刘彻头戴天子冠,身穿帝王袍,脚踏日月履,端地是威严无比。
简单用过早膳之后刘彻启程开始登山,身后太子刘据,文武大臣紧随其后。
祭坛早就已经修建完毕,除了随行的官员,观礼的还有从各地挑选的名士大儒、普通百姓、商贾代表等等各行各业的翘楚。
这还是霍去病私下里给刘彻出的主意,既然要封禅,那就彻底搞的隆重点,把这些人请来观礼既可以显示刘彻的恩典又可以宣传刘彻的功绩。
等到这些人回去必然要给旁人吹嘘,到时候一传十十传百,刘彻的名声不就彻底传出去了,而且这也是增加认同感的一种手段。
登山的道路上每隔十步都有一名士卒把守,今天是刘彻、是整个大汉最为重要的日子,不管是卫青、霍去病也好,还是羽林监和期门郎也好,他们都不希望出任何岔子。
卫青和霍去病就在刘彻、刘据的身后紧紧跟着,以便应对突发情况。
只是霍去病看着刘彻的背影,突然发现以往看起来龙精虎猛的刘彻脚步已经有了些许蹒跚。
从后面看上去,刘彻的背影不像前几年那样挺拔,已经有了微微的弯曲。
“到底是年龄上来了啊,岁月不饶人。”霍去病轻轻叹了口气。
翻过今年刘彻就四十七了,这个年纪在后世看来正当壮年,可是放到这个时代已经算的上是高龄了。
很大一部分百姓都活不到四十七岁,这个时代的医疗,饮食都极其落后,百姓家很多孩子还未长大成年就夭折了。
就算刘彻身为帝王,吃的、用的都是好的,但也抵不住时代的洪流。
“你小子在嘀咕什么呢?”一旁的卫青听到了霍去病的叹息,不知道霍去病在说谁呢。
霍去病朝前面努了努嘴没有说话。
卫青瞅着刘彻的背影看了一会儿心里了然,随后苦笑着摇了摇头。
卫青的年纪也不小了,他只比刘彻小了四岁,如今也已经四十有二了。
看着身边的霍去病,卫青有些意兴阑珊,曾经的毛头小子都已经三十岁了,他们这些人都成了老帮菜了。
等到刘彻登临了东峰峰顶已经是气喘吁吁的了,短暂休息之后祭祀大典就要开始。
一众臣子百姓排列在下方,刘彻独自一人站立在祭坛上。
“封土仪式,开始!”随着董仲舒声音落下,这场盛大的典礼拉开序幕。
首先是刘彻亲自点燃祭坛上的火焰,然后刘彻恭恭敬敬在祭坛上了香,对着天地拜下。
刘彻一下拜,下面的的臣子百姓纷纷跟着下跪,霍去病也随着人群跪倒在地。
他倒是不抵触这个,跪拜天地霍去病内心没有任何负担,这也是对皇天后土的尊敬,有的事情根本无法解释,不然他这个灵魂是怎么来到大汉的?
拜完天地,刘彻起身,司仪给刘彻递上了祭文,刘彻整理衣冠之后站在祭坛上庄严的宣读祭文。
内容霍去病就没仔细听了,不外乎感谢上苍,感谢大地,最后再陈述一遍帝王的功绩,最后再许下一些愿景之类的。
洋洋洒洒上千言,刘彻念的很快,并没有让下方的臣子等候太久。
“大汉万年!陛下万年!”刘彻念完后,众臣又是对刘彻下拜表示认同刘彻的功绩。
“取金书、玉碟!”董仲舒的声音再次响起。
礼部官员端着一个金色的圆盘走了上来,圆盘里盛放着刻有祭文的金书玉碟。
刘彻净手后从圆盘中取出金书玉碟。
缓缓将金书、玉碟放进祭坛下方的一个早已挖好的土坑内。
“封土~!”董仲舒再次唱道。
刘彻拿过一个金色的小铲子,从旁边的土堆中铲起泥土覆盖在土坑内,没过一会儿土坑就被刘彻用铲子填平。
“礼毕!”
“登封泰山!”
流程已经走完,到了此时封泰山的大典已经完成,明日一早刘彻还要去肃然山降禅,等到降禅完成,这一次刘彻的封禅才能算完全结束。
这一套流程完成后,刘彻才带着众人缓缓下了泰山,来到了山脚下的驻地。
刘彻也是很大方的,就在山脚下的营地内刘彻宴请了随行的官员以及各个行业的代表。
而且刘彻还放下了帝王的架子,特意还跟这些百姓们交谈了几句,偶尔还跟这些人举杯共饮。
这些百姓哪见过这种架势,直接就被刘彻吓傻了,见到天子要跟他们碰杯,被邀请来的百姓齐刷刷的跪了下来。
“哈哈,诸位无须惊慌,朕锐意开创,为的就是天下太平,可太平不仅仅是朕一个人的,也是你们的!来,都起来,跟朕共饮此杯!”
刘彻的兴致很高,他的功绩足以比肩尧舜,而且大汉国力蒸蒸日上,百姓们的生活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,以后得
刘彻早早就起来任由是侍女给他梳洗打扮。
今天的刘彻头戴天子冠,身穿帝王袍,脚踏日月履,端地是威严无比。
简单用过早膳之后刘彻启程开始登山,身后太子刘据,文武大臣紧随其后。
祭坛早就已经修建完毕,除了随行的官员,观礼的还有从各地挑选的名士大儒、普通百姓、商贾代表等等各行各业的翘楚。
这还是霍去病私下里给刘彻出的主意,既然要封禅,那就彻底搞的隆重点,把这些人请来观礼既可以显示刘彻的恩典又可以宣传刘彻的功绩。
等到这些人回去必然要给旁人吹嘘,到时候一传十十传百,刘彻的名声不就彻底传出去了,而且这也是增加认同感的一种手段。
登山的道路上每隔十步都有一名士卒把守,今天是刘彻、是整个大汉最为重要的日子,不管是卫青、霍去病也好,还是羽林监和期门郎也好,他们都不希望出任何岔子。
卫青和霍去病就在刘彻、刘据的身后紧紧跟着,以便应对突发情况。
只是霍去病看着刘彻的背影,突然发现以往看起来龙精虎猛的刘彻脚步已经有了些许蹒跚。
从后面看上去,刘彻的背影不像前几年那样挺拔,已经有了微微的弯曲。
“到底是年龄上来了啊,岁月不饶人。”霍去病轻轻叹了口气。
翻过今年刘彻就四十七了,这个年纪在后世看来正当壮年,可是放到这个时代已经算的上是高龄了。
很大一部分百姓都活不到四十七岁,这个时代的医疗,饮食都极其落后,百姓家很多孩子还未长大成年就夭折了。
就算刘彻身为帝王,吃的、用的都是好的,但也抵不住时代的洪流。
“你小子在嘀咕什么呢?”一旁的卫青听到了霍去病的叹息,不知道霍去病在说谁呢。
霍去病朝前面努了努嘴没有说话。
卫青瞅着刘彻的背影看了一会儿心里了然,随后苦笑着摇了摇头。
卫青的年纪也不小了,他只比刘彻小了四岁,如今也已经四十有二了。
看着身边的霍去病,卫青有些意兴阑珊,曾经的毛头小子都已经三十岁了,他们这些人都成了老帮菜了。
等到刘彻登临了东峰峰顶已经是气喘吁吁的了,短暂休息之后祭祀大典就要开始。
一众臣子百姓排列在下方,刘彻独自一人站立在祭坛上。
“封土仪式,开始!”随着董仲舒声音落下,这场盛大的典礼拉开序幕。
首先是刘彻亲自点燃祭坛上的火焰,然后刘彻恭恭敬敬在祭坛上了香,对着天地拜下。
刘彻一下拜,下面的的臣子百姓纷纷跟着下跪,霍去病也随着人群跪倒在地。
他倒是不抵触这个,跪拜天地霍去病内心没有任何负担,这也是对皇天后土的尊敬,有的事情根本无法解释,不然他这个灵魂是怎么来到大汉的?
拜完天地,刘彻起身,司仪给刘彻递上了祭文,刘彻整理衣冠之后站在祭坛上庄严的宣读祭文。
内容霍去病就没仔细听了,不外乎感谢上苍,感谢大地,最后再陈述一遍帝王的功绩,最后再许下一些愿景之类的。
洋洋洒洒上千言,刘彻念的很快,并没有让下方的臣子等候太久。
“大汉万年!陛下万年!”刘彻念完后,众臣又是对刘彻下拜表示认同刘彻的功绩。
“取金书、玉碟!”董仲舒的声音再次响起。
礼部官员端着一个金色的圆盘走了上来,圆盘里盛放着刻有祭文的金书玉碟。
刘彻净手后从圆盘中取出金书玉碟。
缓缓将金书、玉碟放进祭坛下方的一个早已挖好的土坑内。
“封土~!”董仲舒再次唱道。
刘彻拿过一个金色的小铲子,从旁边的土堆中铲起泥土覆盖在土坑内,没过一会儿土坑就被刘彻用铲子填平。
“礼毕!”
“登封泰山!”
流程已经走完,到了此时封泰山的大典已经完成,明日一早刘彻还要去肃然山降禅,等到降禅完成,这一次刘彻的封禅才能算完全结束。
这一套流程完成后,刘彻才带着众人缓缓下了泰山,来到了山脚下的驻地。
刘彻也是很大方的,就在山脚下的营地内刘彻宴请了随行的官员以及各个行业的代表。
而且刘彻还放下了帝王的架子,特意还跟这些百姓们交谈了几句,偶尔还跟这些人举杯共饮。
这些百姓哪见过这种架势,直接就被刘彻吓傻了,见到天子要跟他们碰杯,被邀请来的百姓齐刷刷的跪了下来。
“哈哈,诸位无须惊慌,朕锐意开创,为的就是天下太平,可太平不仅仅是朕一个人的,也是你们的!来,都起来,跟朕共饮此杯!”
刘彻的兴致很高,他的功绩足以比肩尧舜,而且大汉国力蒸蒸日上,百姓们的生活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,以后得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