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5章 买牛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   吃过饺子,暗七主动去洗碗。

    外面朝阳冉冉升起,晨曦如金色绸缎般铺满院子。

    趁天气好,宋芫将腊肉拿出去,挂竹竿上晾晒。

    昨晚换下来的衣服,拿去河边洗了,然后就没有别的活了。

    其他活都被暗七抢着干了。

    宋芫于是把毛驴牵出来,套上板车,准备出门。

    暗七见状,从屋顶一跃而下:“宋哥,你要去哪里?我送你过去。”

    宋芫坐上驴车:“我去镇上买头牛,晚点还要接我弟回来,你不用送了,帮我看着家吧。”

    他继续说道:“我俩妹子还小,有你在家看着我才放心。”

    听他这么说,暗七就没再坚持,又三两下跳上了屋顶。

    出门前,宋芫还看了眼新屋的进度,边上的牲畜棚已经盖好了,而新屋的院子才刚刚开始打下地基。

    这早上的风可真大,宋芫出门没多久,就后悔了。

    一路颠簸着到了镇上,头发被狂风吹得凌乱,仿佛鸡窝似的,还被灌了一肚子冷风。

    他不禁想念舒长钰那辆马车了。

    可那辆马车毕竟不是他的,偶尔乘坐几次就罢了,难道还真当做自己的私有物不成?

    虽然宋芫时常自嘲自己是吃软饭的,但他心中自有一套坚定的原则和底线。

    他愿意接受舒长钰的好意,但绝不会将这份好意视作理所当然。

    到镇上,宋芫先到路边摊子,喝了碗热腾腾的羊肉汤。

    这才慢悠悠的逛起了集市。

    前面就是布庄,宋芫赶着驴车过去,买了几匹布,回去缝被子,家里的被子太薄了。

    除了家里的,还要再多缝一张被子给争渡带去私塾。

    昨晚突然降温,也不知他有没有着凉。

    估算着时间差不多,就去了何方的铺子。

    到铺子时,门刚好开了。

    何方也裹紧了一件厚实的羊皮袄,这会儿正收拾着铺子。

    “何哥。”宋芫招呼了一声,便跳下驴车,将毛驴系到门口。

    听到宋芫的声音,何方随即将手中的扫帚放下,出来迎接:“我还以为你会晌午过来。”

    宋芫坐下说:“刚好有东西要买,就早些过来了。”

    铺子里,小火炉上正烧着水,水汽氤氲。

    何方见水已沸腾,便提起水壶,泡了一壶茶,然后给宋芫倒了一杯,递给他:“来暖暖手。”

    “这鬼天气说降温就降温,睡到半夜被冻醒了。”何方抱怨说。

    “我也是被冻醒了。”宋芫双手捧着茶杯,感受着茶水透过杯壁传来的热意,他舒服地喟叹一声。

    这赶了一上午的车,他手都冻得通红,指尖几乎失去了知觉。

    随着热茶的暖意渐渐渗透,这才感觉双手暖和了过来。

    时间悄然流逝,巳时三刻,卖牛的庄稼汉终于带着他的牛匆匆赶到。

    过来时,他的脸上写满了焦急。

    听说他家里是出了事,急着要银子,才决定把牛都卖了。

    一头母牛,再加一只小牛犊。

    开口十五两银子。

    宋芫特地去牲畜坊请了牛倌,来帮忙相看。

    牛倌仔细检查了母牛的毛色、眼睛,甚至检查了牙齿。

    经过一番细致的观察后,最后确定没问题了,牛倌就说母牛五岁左右,年轻健康,状态良好。

    至于小牛犊,可能是因为刚出生不久,没照顾好,就有些虚弱。牛倌又说,只要细心照料,养一段时间就没问题。

    至于价格,自然就得再便宜下来。

    庄稼汉听了也没有异议。

    在价格上,经过一番商议,最终以十四两银子成交。

    双方在公证人的见证下签订了契书,并约定去衙门备案。正好宋芫下个月还要去县城一趟,就到时候一起办了。

    晌午请何方到酒楼吃了一顿,宋芫提着两坛竹叶青,从酒楼出来,接着逛了逛集市,差不多到酉时,就去私塾接宋争渡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私塾里。

    何夫子念完宋争渡作的一首诗,夸赞了几句,便掐着时间宣布下课。

    宋争渡收拾了笔墨纸砚,装进书笼里,就准备出门。

    走下台阶,就听同窗顾千帆突然喊他:“宋二林。”

    宋争渡脚步微顿,转身,面上笑容客气:“不知顾兄唤我,是所为何事?”

    顾千帆看着眼前的宋争渡,总有些不真实感。

    在他记忆中,这时候宋二林一直就是没有存在感的人,沉默阴郁,不怎么跟人交流。

    可如今的宋争渡,抬手投足间都显得斯文得体,落落大方。

    难道换了个名字,变化就这么大吗?

    顾千帆总觉得心里不安,好像有什么东西脱离了他的掌控。

    他假装看不到宋争渡脸上的客气,熟络说道:“你是要回去吗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