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4章 年家里就要忙起来(3/7)
服,这么好的东西,这次她连剩下的都没有……
“娘,你要给香香做新衣服吗?”才七岁的李芬香跑过去抱着她娘的大腿,天真地道。她也没穿过几件新衣裳,但是她听大人说了,有布料就能有新衣裳。
李妈妈一阵尴尬,她们家又不像高家,哪有多余的布料来做新衣裳,能有得穿,不和别人家一样,几个人穿同一条裤子就不错了。
其实现在哪家都是差不多的,衣服就是新三年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,老大穿了老小穿。
家境好一点的,结婚的时候能整到一身新衣裳就是很大的面子。要是家境不好,或者兄弟姐妹太多的,就只能穿着一身旧衣服结婚,新人连套新铺盖都是妄想。
物资奇缺,经济困难,才造就了这样的时代。
看着眼巴巴想着新衣服的孩子,李妈妈心疼地抱起李芬香,搂过李芬兰,道:“你们乖乖的,娘给你们做新衣裳啊!不只是大姐,二姐三妹都有,乖!”
接着李妈妈又对还在红着脸的李芬芳道:“阿芳,你这有你婆家送的布料了,那之前的就给两个妹妹做了,你也别有意见啊!”
李芬芳赶紧摇头道:“没有,当然没有了,两个妹妹都有新衣裳是再好不过了。”
李芬香开心的鼓着掌,李芬兰也跟着笑了起来,谢谢娘,谢谢妹妹。心中则在咆哮:瞧!她姐姐不要的那些,她还要再收拾一遍,是不是她的余生都要这么过下去?
要不是这些布料都是用来做嫁妆的,又是粉红色的,两个孩子都不适合做,更别说两个小家伙了。
刘翠娘并没有在这里待太久,很快便离开了,只是没有回去,而是回到了周家。
李三江告诉她,高明军手里也提着一个袋子,这说明李家周两家都有,她必须要赶过去,顺便提一提他们昨晚从高家弄来的那台缝纫机。
她替两个家族促成了一桩好事,自然要好好谈一谈,说不定还会有更多的赏赐。之前李家可是送了她一包红糖,这可是好货,李佳昨晚又送了她一些,她当然要收起来,以后送给女儿或者未来的媳妇,都不错。
周家可比李家热闹多了,就连周嫣的两位姑姑,也是把自己的女儿也带来了,一脸的羡慕!周嫣的母亲,更是喜形于色。
刘翠娘的到来给周家增添了几分喜气,但遗憾的是,她并没有等到自己期待已久的糖粒,只能在屋里等了一会儿,便垂头丧气地回去了!
冬天的白昼本就短暂,再加上这场暴风雪,闲着也是闲着,时间很快就过去了。
李、周两家,这两天都在忙碌着,准备用自家媳妇给的料子,给他们缝制一套新衣裳。两个人是同一天结婚的,而且还是同一个家族的,所以两个人的感情都很好,都想在这场婚事上超过对方。
陪嫁肯定是没戏了,每个人都差不多,但是这套婚纱却不同,有很多地方可以利用!
离过年也没多少日子了,没什么事儿,也不算太忙碌。不过,她还是要把房子收拾一下,多准备一些年夜饭的食材,比如白菜和豆腐酱。
只有李佳才能做到这一点,毕竟她的儿子就算很努力,也没有这样的经验。拥有原主人的记忆,李佳并不觉得这有多困难,就是感觉有些棘手。
这一年,她又开始制作酒酿,这种事情,高家人从来没有做过,一来没有,二来没有。
李家则不同,李佳的母亲一年都会煮一小瓶,就算不喝也会煮一瓶,这也是她老家的传统。
除夕之夜,所有人都要聚集在一块,家家户户都会端出一份自己亲手制作的饭菜,然后互相比较,看谁的手艺更好。如果有一户人家没有,那就尴尬了。
如果这酒酿好了,那就代表着,这一年里,他们会顺风顺水,甚至可以坚持好几个月。在山上干活的时候,可以用一些发酵的酒来代替,这是最好的饮品,所以孩子们在学校的时候,都喜欢把它拿出来。
甚至在母亲去世之后,李佳依然会继续制作一些,尽管她来到了这个地方,但是她并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就此中断。
李佳的老家和其他地方不同,这里的酒酿更加的朴素。用的不是糯米,也不是酒,只是大米,糯米,加上酒曲。如果都是用糯米煮的话,味道会很苦涩,如果只用大米煮的话,就不会粘糊糊的了,所以要用一公斤的大米,和一两的糯米一起煮。
李佳也没打算多做什么,就是简单的蒸了八两,等到七成熟就拿出放到一个大碗中,趁着热度加点白酒和,等冷却以后,放到一个干净的泥缸中,放到炕头上,三日之内,味道会变得很甜,五六日就可以食用。
对于制作酒酿,他们都很好奇,毕竟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酒。正在给李佳做饭的高明娟更加好奇,不停地询问。
能用米饭和糯米做成的,那一定是好货了,就是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尝一尝!
李佳见高明娟傻乎乎地在灶台上加柴火,也没办法腾出手来,只好劝了一句,“明娟,你这是怎么了!不要放太多的柴火,否则会把米饭煮成
“娘,你要给香香做新衣服吗?”才七岁的李芬香跑过去抱着她娘的大腿,天真地道。她也没穿过几件新衣裳,但是她听大人说了,有布料就能有新衣裳。
李妈妈一阵尴尬,她们家又不像高家,哪有多余的布料来做新衣裳,能有得穿,不和别人家一样,几个人穿同一条裤子就不错了。
其实现在哪家都是差不多的,衣服就是新三年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,老大穿了老小穿。
家境好一点的,结婚的时候能整到一身新衣裳就是很大的面子。要是家境不好,或者兄弟姐妹太多的,就只能穿着一身旧衣服结婚,新人连套新铺盖都是妄想。
物资奇缺,经济困难,才造就了这样的时代。
看着眼巴巴想着新衣服的孩子,李妈妈心疼地抱起李芬香,搂过李芬兰,道:“你们乖乖的,娘给你们做新衣裳啊!不只是大姐,二姐三妹都有,乖!”
接着李妈妈又对还在红着脸的李芬芳道:“阿芳,你这有你婆家送的布料了,那之前的就给两个妹妹做了,你也别有意见啊!”
李芬芳赶紧摇头道:“没有,当然没有了,两个妹妹都有新衣裳是再好不过了。”
李芬香开心的鼓着掌,李芬兰也跟着笑了起来,谢谢娘,谢谢妹妹。心中则在咆哮:瞧!她姐姐不要的那些,她还要再收拾一遍,是不是她的余生都要这么过下去?
要不是这些布料都是用来做嫁妆的,又是粉红色的,两个孩子都不适合做,更别说两个小家伙了。
刘翠娘并没有在这里待太久,很快便离开了,只是没有回去,而是回到了周家。
李三江告诉她,高明军手里也提着一个袋子,这说明李家周两家都有,她必须要赶过去,顺便提一提他们昨晚从高家弄来的那台缝纫机。
她替两个家族促成了一桩好事,自然要好好谈一谈,说不定还会有更多的赏赐。之前李家可是送了她一包红糖,这可是好货,李佳昨晚又送了她一些,她当然要收起来,以后送给女儿或者未来的媳妇,都不错。
周家可比李家热闹多了,就连周嫣的两位姑姑,也是把自己的女儿也带来了,一脸的羡慕!周嫣的母亲,更是喜形于色。
刘翠娘的到来给周家增添了几分喜气,但遗憾的是,她并没有等到自己期待已久的糖粒,只能在屋里等了一会儿,便垂头丧气地回去了!
冬天的白昼本就短暂,再加上这场暴风雪,闲着也是闲着,时间很快就过去了。
李、周两家,这两天都在忙碌着,准备用自家媳妇给的料子,给他们缝制一套新衣裳。两个人是同一天结婚的,而且还是同一个家族的,所以两个人的感情都很好,都想在这场婚事上超过对方。
陪嫁肯定是没戏了,每个人都差不多,但是这套婚纱却不同,有很多地方可以利用!
离过年也没多少日子了,没什么事儿,也不算太忙碌。不过,她还是要把房子收拾一下,多准备一些年夜饭的食材,比如白菜和豆腐酱。
只有李佳才能做到这一点,毕竟她的儿子就算很努力,也没有这样的经验。拥有原主人的记忆,李佳并不觉得这有多困难,就是感觉有些棘手。
这一年,她又开始制作酒酿,这种事情,高家人从来没有做过,一来没有,二来没有。
李家则不同,李佳的母亲一年都会煮一小瓶,就算不喝也会煮一瓶,这也是她老家的传统。
除夕之夜,所有人都要聚集在一块,家家户户都会端出一份自己亲手制作的饭菜,然后互相比较,看谁的手艺更好。如果有一户人家没有,那就尴尬了。
如果这酒酿好了,那就代表着,这一年里,他们会顺风顺水,甚至可以坚持好几个月。在山上干活的时候,可以用一些发酵的酒来代替,这是最好的饮品,所以孩子们在学校的时候,都喜欢把它拿出来。
甚至在母亲去世之后,李佳依然会继续制作一些,尽管她来到了这个地方,但是她并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就此中断。
李佳的老家和其他地方不同,这里的酒酿更加的朴素。用的不是糯米,也不是酒,只是大米,糯米,加上酒曲。如果都是用糯米煮的话,味道会很苦涩,如果只用大米煮的话,就不会粘糊糊的了,所以要用一公斤的大米,和一两的糯米一起煮。
李佳也没打算多做什么,就是简单的蒸了八两,等到七成熟就拿出放到一个大碗中,趁着热度加点白酒和,等冷却以后,放到一个干净的泥缸中,放到炕头上,三日之内,味道会变得很甜,五六日就可以食用。
对于制作酒酿,他们都很好奇,毕竟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酒。正在给李佳做饭的高明娟更加好奇,不停地询问。
能用米饭和糯米做成的,那一定是好货了,就是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尝一尝!
李佳见高明娟傻乎乎地在灶台上加柴火,也没办法腾出手来,只好劝了一句,“明娟,你这是怎么了!不要放太多的柴火,否则会把米饭煮成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