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章 我们不是亲人,而是一家人(6/8)
样。事实上,如枚就是专门来告诉她这个消息的。
如果不站在自己这边,只说不交人,别人肯定不会信,更不可能这么算了。
如枚的父母也两眼放光,忙道:“是啊,我们的窑厂办不起来,工人们自然拿不到工钱。大家都是一家人,我怎么能收他们的银子,让他们白忙活一场,这也是没办法的事。”
“钱是个硬东西,没有就是没有,很多人穷得叮当响。等我们的窑厂被收回了,我们就真的要靠卖孩子来偿还那几千元的债务了”
“大哥,您放心,我们绝对不会向您要钱的。我没让你来我家干活,也是一片好心。否则,万一欠了你们家的债,我们姐弟俩也别做兄弟了。我们的儿女,也不好意思去舅舅家串门”
如枚的叔叔开口道:“你这话说的,欠了别人的债就算了,我们怎么能忘了他们是我们的姻亲,我还是个贤良的叔叔。论血缘关系,谁能比得上我奶奶?”
“我父母双亡,我们从小一起长大,要说不亲近,没人会相信,现在都成家了,都有孩子了,还谈什么金钱,多伤和气。”
如枚也知道四姑不想让他们一家过来,连忙道:“银子多少都无所谓,我们两个既然来了,就当是替舅母照看一下这窑。他们都是亲戚,哪有我们这么好说话?”
如枚的父母也很头痛,枚爹道:“那倒不是,我们的确应该好好养着他们。
“刚刚张枚也说了,那块砖头的货款没能收回,首先就是民工的工钱。我们两个怎么好意思,只能这样了。等窑厂的生意好了,赚了钱,你们就别管了,我让他给你们家打电话”
“好了,你们两个先坐下,我在屋子里转转。两个小家伙都不会做饭,我也不想让他们失望。工作上的事情,不要再提了。”
如枚的叔叔,表妹,还有如枚的父亲,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。
如枚的父亲微笑道:“你瞧她那性子,这么多年来,我一直隐忍不发,几个儿女都对她言听计从。她说什么就是什么,富贵说什么都没用。一会儿我去找他算账”
如枚叔叔不满道:“你看,我们兴高采烈地过来,却带着一肚子的冰水回来。就好像一个叫什么有钱的家伙,他自己都不清楚,怎么可能会信口开河,我觉得他才是真正的老实人。”
如枚的父亲帮着如枚叔叔点燃了一根香烟,道:“瞧你说的,怎么能让你们冻坏了身子,我们中午好好吃饭,让贤良兄弟们多喝两口,包你们平平安安的回来”
如枚的舅舅一听父亲岔开了话题,正要说些什么,却被如枚打断了:“大伯,你要赚点银子,倒也不是不可以。我可以帮你出一个办法,但你要不要这么做?我倒要看看,你有没有这个本事。”
两人闻言,赶紧道:“什么办法,您说吧。”
如枚微微一笑,从厅里拿起一只茶壶,道:“我和表妹都还小,就买了一台大车,从我们砖瓦溜乡运过去。我们店里的东西,我都会给你八成的折扣,你能卖的越多,你的利润就越大。这可比在窑子里干活轻松多了,还不用每天跑到我这儿来。”
“你说的对,就是我家没有马车,一辆马车要几十元,我们买不起。”
“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。我们村子里,给村子里送砖头的,都是自家的大车,和我们没关系。”
如枚的叔叔和表妹对视一眼,然后齐刷刷的看着如枚的父亲,“那我们就从你们家开始做砖瓦生意吧!”
如枚父亲微笑道:“你听听我在说什么,哪有那么简单,拖一车砖头,一天都走不完,累也就算了,还未必能卖出去。那要多久才能买到一辆马车,我可从来没有人做过这种事。”
“也是。”两个人赶紧道:“要不,我们回去好好算一算,说不定还能赚点钱。”
当然,马车的费用,还是要靠如家来支付的。自己家里哪来这么多钱?
再说了,就算是新车,也要五十元左右。也不知道是不是如家愿意把钱借出去。
如枚回了锅房,见母亲和女儿在那里有说有笑,便将茶壶往炉子上一扔,说道:“你去将一口大馍拾掇好,煮开。
还是老样子,大锅小锅。家里人多,准备点茶也是应该的。锅里有热水,很快就能煮熟。
小姑娘是负责生火的,见如枚将馒头放入蒸笼里,又将大锅清洗干净,又往锅里加了一勺水,便飞快地生起了火。
如枚娘没有再问她在厨房里说了什么。
妞子已经十七了,她可不想让江家人知道她说的是什么。
叔叔是尊贵的客人,当然要摆上酒菜,而不是简单的炖汤,这想法太没诚意了。这也就是如家有,那些穷困潦倒,连饭都吃不上的人家,连吃的喝的都没有,更不要说吃的喝的喝的了。
看到餐桌上的另一张桌子,如枚的叔叔和表弟,都露出了一丝嫉妒之色,尤其是看到一盘盘的荤菜,更是目瞪口呆。
我的上帝,如家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繁荣了,你看这宴会,就算是在电视里,也不可能比他们做的
如果不站在自己这边,只说不交人,别人肯定不会信,更不可能这么算了。
如枚的父母也两眼放光,忙道:“是啊,我们的窑厂办不起来,工人们自然拿不到工钱。大家都是一家人,我怎么能收他们的银子,让他们白忙活一场,这也是没办法的事。”
“钱是个硬东西,没有就是没有,很多人穷得叮当响。等我们的窑厂被收回了,我们就真的要靠卖孩子来偿还那几千元的债务了”
“大哥,您放心,我们绝对不会向您要钱的。我没让你来我家干活,也是一片好心。否则,万一欠了你们家的债,我们姐弟俩也别做兄弟了。我们的儿女,也不好意思去舅舅家串门”
如枚的叔叔开口道:“你这话说的,欠了别人的债就算了,我们怎么能忘了他们是我们的姻亲,我还是个贤良的叔叔。论血缘关系,谁能比得上我奶奶?”
“我父母双亡,我们从小一起长大,要说不亲近,没人会相信,现在都成家了,都有孩子了,还谈什么金钱,多伤和气。”
如枚也知道四姑不想让他们一家过来,连忙道:“银子多少都无所谓,我们两个既然来了,就当是替舅母照看一下这窑。他们都是亲戚,哪有我们这么好说话?”
如枚的父母也很头痛,枚爹道:“那倒不是,我们的确应该好好养着他们。
“刚刚张枚也说了,那块砖头的货款没能收回,首先就是民工的工钱。我们两个怎么好意思,只能这样了。等窑厂的生意好了,赚了钱,你们就别管了,我让他给你们家打电话”
“好了,你们两个先坐下,我在屋子里转转。两个小家伙都不会做饭,我也不想让他们失望。工作上的事情,不要再提了。”
如枚的叔叔,表妹,还有如枚的父亲,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。
如枚的父亲微笑道:“你瞧她那性子,这么多年来,我一直隐忍不发,几个儿女都对她言听计从。她说什么就是什么,富贵说什么都没用。一会儿我去找他算账”
如枚叔叔不满道:“你看,我们兴高采烈地过来,却带着一肚子的冰水回来。就好像一个叫什么有钱的家伙,他自己都不清楚,怎么可能会信口开河,我觉得他才是真正的老实人。”
如枚的父亲帮着如枚叔叔点燃了一根香烟,道:“瞧你说的,怎么能让你们冻坏了身子,我们中午好好吃饭,让贤良兄弟们多喝两口,包你们平平安安的回来”
如枚的舅舅一听父亲岔开了话题,正要说些什么,却被如枚打断了:“大伯,你要赚点银子,倒也不是不可以。我可以帮你出一个办法,但你要不要这么做?我倒要看看,你有没有这个本事。”
两人闻言,赶紧道:“什么办法,您说吧。”
如枚微微一笑,从厅里拿起一只茶壶,道:“我和表妹都还小,就买了一台大车,从我们砖瓦溜乡运过去。我们店里的东西,我都会给你八成的折扣,你能卖的越多,你的利润就越大。这可比在窑子里干活轻松多了,还不用每天跑到我这儿来。”
“你说的对,就是我家没有马车,一辆马车要几十元,我们买不起。”
“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。我们村子里,给村子里送砖头的,都是自家的大车,和我们没关系。”
如枚的叔叔和表妹对视一眼,然后齐刷刷的看着如枚的父亲,“那我们就从你们家开始做砖瓦生意吧!”
如枚父亲微笑道:“你听听我在说什么,哪有那么简单,拖一车砖头,一天都走不完,累也就算了,还未必能卖出去。那要多久才能买到一辆马车,我可从来没有人做过这种事。”
“也是。”两个人赶紧道:“要不,我们回去好好算一算,说不定还能赚点钱。”
当然,马车的费用,还是要靠如家来支付的。自己家里哪来这么多钱?
再说了,就算是新车,也要五十元左右。也不知道是不是如家愿意把钱借出去。
如枚回了锅房,见母亲和女儿在那里有说有笑,便将茶壶往炉子上一扔,说道:“你去将一口大馍拾掇好,煮开。
还是老样子,大锅小锅。家里人多,准备点茶也是应该的。锅里有热水,很快就能煮熟。
小姑娘是负责生火的,见如枚将馒头放入蒸笼里,又将大锅清洗干净,又往锅里加了一勺水,便飞快地生起了火。
如枚娘没有再问她在厨房里说了什么。
妞子已经十七了,她可不想让江家人知道她说的是什么。
叔叔是尊贵的客人,当然要摆上酒菜,而不是简单的炖汤,这想法太没诚意了。这也就是如家有,那些穷困潦倒,连饭都吃不上的人家,连吃的喝的都没有,更不要说吃的喝的喝的了。
看到餐桌上的另一张桌子,如枚的叔叔和表弟,都露出了一丝嫉妒之色,尤其是看到一盘盘的荤菜,更是目瞪口呆。
我的上帝,如家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繁荣了,你看这宴会,就算是在电视里,也不可能比他们做的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