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8章 我都快等疯了(6/8)
快去,迟了,我担心你会着急。
如枚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,随着贤良离开了商业街,拐过一个拐角,来到了青山县工厂的门口。
丁大伟早已回家,带着儿子在门前,江英则在厨房烧菜。
两个人当然不会空手而归,带了很多好吃的和好玩的东西。
听到两人都用完了,江英抱怨道:“你看看你,都到我家了,怎么还在大街上乱花。贤良又不是头一次来,怎么也要跟我们一起吃饭吧。”
虽然嘴上这么说,但是两个人还是一起吃饭了。
江英的饭菜就简单多了,她煮了一碗粥,将剩下的饭菜热了一下,然后丁大伟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。
两人聊了一会,就收拾好了,要往主任家里走。
厂长的房子,就在两个街区外。他们都是年轻人,什么都没拿,所以走路的速度很快,用了十多分钟,就来到了工厂的门口。
厂长和他的妻子出去遛弯了,孩子们都在家里玩。
一听是保安主管丁大伟,年纪最大的那个赶紧说道:“我认识我父母,我这就叫他们过来。”
三个人走进了导演的房子,房子不大,却有一个独立的房间。
外面是两个孩子,里面是一对老夫妇,中央是一间起居室。边上还有一间带着厨房的小屋,这可比普通人家的屋子大多了。
这里更像是一个机关宿舍,几个人也没办法问清楚,就和两个孩子在一起,聊着各自的学业。
没过多久,阎厂长就走了过来,看到丁大伟带来的两个人,疑惑道:“你怎么还拿着烟和酒,这可不是什么好东西。”
阎厂长四十多岁,很会察言观色,而他的妻子,已经五十多岁了。
毕竟现在的人都不太在意自己的形象,化妆品什么的,对她们来说都不重要。
每个人都是黄色的军装,中山装,宽松的裤子,布鞋。
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自己年纪大了的原因。
丁大伟给他们解释了一下,阎厂长一愣,道:“怎么能让你一个人在这里干嘛,这是公社和大队同意的”
贤良一边说着,一边帮阎厂长点燃了一根香烟:“说出来,你可能不会相信,这个办法是我姐姐如枚出的。我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,但签了合同,交了钱,我们就放心了。”
阎厂长吃了一惊,目光灼灼的盯着如枚,“此女,厉害。”
上世纪七十年代,从事商业活动需要大胆的尝试
要知道,想要在这种制度下活下来,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。否则的话,单是在政治上施加的压力,就足以让你焦头烂额了。
如枚笑道:“没什么。
阎厂长点了点头,“我还真没听说过,在我们村子里,也有拿着棍子乞讨的人。你看街上,很多人都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,端着碗在街上要饭。”
如枚道:“我家开了个烧窑,就是因为家里有三个兄弟,干活多,在队中赚不到足够的钱。你看,我们村子里有一块盐碱地。”
“我和连队商量了几次,保证了一下,他们就同意了,每年给我们村里五百多元的工资,还借了一笔钱,建了一个砖厂。”
丁大伟插嘴道:“现在还有两个固定的大户,一个建礼堂,一个盖粮仓,还有两个固定的大地主。”
“他们家请了三个搬运工。送货到账,那就简单多了。从这里到县城有二十多公里,他们要过来的话,一天就能跑完一趟。”
阎厂长沉吟片刻,道:“我们厂子去年招聘了十几个员工,都是他们的孩子和家人,他们都有自己的住处,所以,我们也没那么多钱买房子。”
“要嫁人的人那么多,公会每天都要来。计生办公室的负责人,也在埋怨我们的工作,说我们的妇女太难伺候了。”
“有几个退休的员工来找我,想要把房子留给自己的孩子,说他们不能和自己的媳妇睡在一个房间里,我都快被他们烦死了。”
“我和秘书和其他部门的人说过,等过完年,我们就找个好点的地段,把房子租下来,然后根据情况分配。否则,四五个人住在一个房间里,那就不好了。”
“上面已经商量好了。不过,具体的流程还没有定下来,现在谈这些还为时过早。不过,既然大伟你这么说了,那我就帮你把这件事情办好了。”
“后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,每个部门都要做好统计,哪些人该做,哪些人不该做。你对部队的了解怎么样了?”
丁大伟赶紧说:“还有那么几个人,你不用担心,是谁的,就是他的,不是他的,都是我的。”
“等上面的命令下来,我就照做。其他部门我不知道,但我们科室的人,肯定不会为难我们。”
阎厂长点了点头,然后看向贤良,道:“这砖头多少钱,你跟我说一下,到时候咱们再做比较,也方便一些。”
贤良忙道:“一五七个砖头是一份;二五个砖头是一份;三六九个大砖头,我占了七成;瓦片
如枚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,随着贤良离开了商业街,拐过一个拐角,来到了青山县工厂的门口。
丁大伟早已回家,带着儿子在门前,江英则在厨房烧菜。
两个人当然不会空手而归,带了很多好吃的和好玩的东西。
听到两人都用完了,江英抱怨道:“你看看你,都到我家了,怎么还在大街上乱花。贤良又不是头一次来,怎么也要跟我们一起吃饭吧。”
虽然嘴上这么说,但是两个人还是一起吃饭了。
江英的饭菜就简单多了,她煮了一碗粥,将剩下的饭菜热了一下,然后丁大伟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。
两人聊了一会,就收拾好了,要往主任家里走。
厂长的房子,就在两个街区外。他们都是年轻人,什么都没拿,所以走路的速度很快,用了十多分钟,就来到了工厂的门口。
厂长和他的妻子出去遛弯了,孩子们都在家里玩。
一听是保安主管丁大伟,年纪最大的那个赶紧说道:“我认识我父母,我这就叫他们过来。”
三个人走进了导演的房子,房子不大,却有一个独立的房间。
外面是两个孩子,里面是一对老夫妇,中央是一间起居室。边上还有一间带着厨房的小屋,这可比普通人家的屋子大多了。
这里更像是一个机关宿舍,几个人也没办法问清楚,就和两个孩子在一起,聊着各自的学业。
没过多久,阎厂长就走了过来,看到丁大伟带来的两个人,疑惑道:“你怎么还拿着烟和酒,这可不是什么好东西。”
阎厂长四十多岁,很会察言观色,而他的妻子,已经五十多岁了。
毕竟现在的人都不太在意自己的形象,化妆品什么的,对她们来说都不重要。
每个人都是黄色的军装,中山装,宽松的裤子,布鞋。
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自己年纪大了的原因。
丁大伟给他们解释了一下,阎厂长一愣,道:“怎么能让你一个人在这里干嘛,这是公社和大队同意的”
贤良一边说着,一边帮阎厂长点燃了一根香烟:“说出来,你可能不会相信,这个办法是我姐姐如枚出的。我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,但签了合同,交了钱,我们就放心了。”
阎厂长吃了一惊,目光灼灼的盯着如枚,“此女,厉害。”
上世纪七十年代,从事商业活动需要大胆的尝试
要知道,想要在这种制度下活下来,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。否则的话,单是在政治上施加的压力,就足以让你焦头烂额了。
如枚笑道:“没什么。
阎厂长点了点头,“我还真没听说过,在我们村子里,也有拿着棍子乞讨的人。你看街上,很多人都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,端着碗在街上要饭。”
如枚道:“我家开了个烧窑,就是因为家里有三个兄弟,干活多,在队中赚不到足够的钱。你看,我们村子里有一块盐碱地。”
“我和连队商量了几次,保证了一下,他们就同意了,每年给我们村里五百多元的工资,还借了一笔钱,建了一个砖厂。”
丁大伟插嘴道:“现在还有两个固定的大户,一个建礼堂,一个盖粮仓,还有两个固定的大地主。”
“他们家请了三个搬运工。送货到账,那就简单多了。从这里到县城有二十多公里,他们要过来的话,一天就能跑完一趟。”
阎厂长沉吟片刻,道:“我们厂子去年招聘了十几个员工,都是他们的孩子和家人,他们都有自己的住处,所以,我们也没那么多钱买房子。”
“要嫁人的人那么多,公会每天都要来。计生办公室的负责人,也在埋怨我们的工作,说我们的妇女太难伺候了。”
“有几个退休的员工来找我,想要把房子留给自己的孩子,说他们不能和自己的媳妇睡在一个房间里,我都快被他们烦死了。”
“我和秘书和其他部门的人说过,等过完年,我们就找个好点的地段,把房子租下来,然后根据情况分配。否则,四五个人住在一个房间里,那就不好了。”
“上面已经商量好了。不过,具体的流程还没有定下来,现在谈这些还为时过早。不过,既然大伟你这么说了,那我就帮你把这件事情办好了。”
“后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,每个部门都要做好统计,哪些人该做,哪些人不该做。你对部队的了解怎么样了?”
丁大伟赶紧说:“还有那么几个人,你不用担心,是谁的,就是他的,不是他的,都是我的。”
“等上面的命令下来,我就照做。其他部门我不知道,但我们科室的人,肯定不会为难我们。”
阎厂长点了点头,然后看向贤良,道:“这砖头多少钱,你跟我说一下,到时候咱们再做比较,也方便一些。”
贤良忙道:“一五七个砖头是一份;二五个砖头是一份;三六九个大砖头,我占了七成;瓦片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