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2章 不能合拢(6/7)
一只闪闪发亮的上海牌腕表上点了点。
“这是最好的一块,纯钢制的,一百二十块,半钢制的八十块。”
“上海产的,钢制的。如枚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手帕,从里面摸出一百二十元,往桌上一放,道:“买一张,买一张。”
导购员愣了一下,毕竟她也是见过世面的人,收了钱,问道:“没有代金券,你有钱也没用。”
如枚早有预料,从怀里摸出一把工票,“你看看,要不要?”
“二十张”那个店员说。
产业券是按照他们的薪水和薪水发下来的,每个月都要给他们购买一些生活用品,花掉了不少钱,于是,如枚就把剩余的钱给了他们,两个人一点,发现还缺三张。
如枚一脸懵逼,很抱歉地对导购员说:“我们不能再卖了。”
导购员无奈的道:“我当然不能。等你赚到足够的钱,就可以回来了。”
如枚算了算,再过些日子,江军的薪水就会到账,自己的月薪也有七八十,应该能拿到三份工票。
他是家里的客人,不能出去。来的越迟越好,还不如回去借。
如枚忙道:“那我先回去取了。”
店员对此并不在意,因为没有钞票和粮票是不会有手表的。
如枚心里有点不是滋味,揣着钞票和粮票,垂头丧气的离开了商场。
很快,他就来到了菜市场,但并没有看到什么值钱的东西。
之前她家里也有一些鸡蛋,但因为太难拿,所以并没有去买。
如枚还不甘心,又对着一群大妈问道:“大妈,您这里还有没有鸡鸭之类的东西啊,我们还要请人吃饭,急着要吃。”
众人你看我,我看你,都说:“现在我们家的鸡都在孵,谁也不愿意卖,还是八月十五吧,小鸡都能煮熟了。现在还没有。”
一旁的一位老奶奶忽然道:“你想要鸡鸭,我们可以给你买,有肉就行,我们要在村子里杀一条狗”
叶子晨眉头一皱。
有一种说法,叫做“吃不饱饭”,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。如果摆在桌子上,让所有人都不高兴了。
说起来,这狗肉还真不错,很有营养。尤其是在冬季,更是最适合不过了。
“你这是什么地方,能不能买得起?”离得太远,他又搬不走,又不值得叫江军过来。
白老太赶忙道:“离这儿不远,不过三五里地。你要的话,我叫我那孩儿替你宰了,庄上野的狗儿可不少呢。”
如枚连忙点头:“好吧,伯母。你的蛋我都要了,我们现在就出发。如何?”
“好,那我现在就去。等你忙好了,中午就可以做饭了。”
两个人把蛋的价钱都计算好了,老妇人蒯起了筐,如枚也跟在后面。
炖汤也挺好的,如果有羊肉的话,那就更好了。
如枚看着老太太向北方而去,心中更是欢喜,总算没有绕远路,这是好事。
她虽然五十多岁了,但是身体还算硬朗,走起路来也不算慢。说话间,他们已经走出了五里路。
“这是哪家的女儿,长得这么漂亮?”
如枚笑而不语,老夫人喃喃道:“亲戚。”
到了老太太家里,她的孩子和孙子都已经从家里走了出来,穿着的衣服上还打着好几个补丁。
“这是谁啊”两人看到如枚后,都很惊讶。
“我是个城市人,我喜欢吃狗肉。”她朝儿子和孙子招了招手,“拿个馒头,拿根绳子,去揍那条狗。你们两个先回去,我马上把刀子拿过来。”
这条流浪狗没有主人,卖得很便宜,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。
如枚倒也大方,拿出十元的现金,还买了个鸡蛋和猪肉。
这只狗身上的肉并不多,毕竟是一只成熟的狗,剥掉了脑袋,去掉内脏,剩下的肉也就十几公斤了。
你想啊,人都没有多少食物,一条狗能长到哪里去?
这一次,对如枚来说,简直就是一个意外之喜。
奶奶一家为了不让人发现,就用一个塑料袋将如枚的肉块包好,就是担心会有血腥味。
如枚兴奋地赶到车站,终于坐上了中午回家的大巴,一路顺顺利利地回到了家。
他不敢耽误,先将肉蛋往房里一放,又立刻向丁香去要工票:“三个就行。江军现在就去,很快就能把钱送回来。”
丁香早早就到了,加上家中还有个孩子,给她添了不少东西,就剩两个厂用的粮票,还是当宝一样供着。
如枚见丁香这么伤心,“不要”也不好多说,拿着银票道了一声谢,只好去向兰花要另一份。
丁香跟着问道:“你这次来,是想要买些什么东西吗?
“手表”如枚道。
丁香:你看看如枚,她的小嘴张得老大,久久不能合拢。
兰花捂着自己的小腹,见丁香的脸涨得通红,又涨得通红,她又补充了一句:“如
“这是最好的一块,纯钢制的,一百二十块,半钢制的八十块。”
“上海产的,钢制的。如枚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手帕,从里面摸出一百二十元,往桌上一放,道:“买一张,买一张。”
导购员愣了一下,毕竟她也是见过世面的人,收了钱,问道:“没有代金券,你有钱也没用。”
如枚早有预料,从怀里摸出一把工票,“你看看,要不要?”
“二十张”那个店员说。
产业券是按照他们的薪水和薪水发下来的,每个月都要给他们购买一些生活用品,花掉了不少钱,于是,如枚就把剩余的钱给了他们,两个人一点,发现还缺三张。
如枚一脸懵逼,很抱歉地对导购员说:“我们不能再卖了。”
导购员无奈的道:“我当然不能。等你赚到足够的钱,就可以回来了。”
如枚算了算,再过些日子,江军的薪水就会到账,自己的月薪也有七八十,应该能拿到三份工票。
他是家里的客人,不能出去。来的越迟越好,还不如回去借。
如枚忙道:“那我先回去取了。”
店员对此并不在意,因为没有钞票和粮票是不会有手表的。
如枚心里有点不是滋味,揣着钞票和粮票,垂头丧气的离开了商场。
很快,他就来到了菜市场,但并没有看到什么值钱的东西。
之前她家里也有一些鸡蛋,但因为太难拿,所以并没有去买。
如枚还不甘心,又对着一群大妈问道:“大妈,您这里还有没有鸡鸭之类的东西啊,我们还要请人吃饭,急着要吃。”
众人你看我,我看你,都说:“现在我们家的鸡都在孵,谁也不愿意卖,还是八月十五吧,小鸡都能煮熟了。现在还没有。”
一旁的一位老奶奶忽然道:“你想要鸡鸭,我们可以给你买,有肉就行,我们要在村子里杀一条狗”
叶子晨眉头一皱。
有一种说法,叫做“吃不饱饭”,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。如果摆在桌子上,让所有人都不高兴了。
说起来,这狗肉还真不错,很有营养。尤其是在冬季,更是最适合不过了。
“你这是什么地方,能不能买得起?”离得太远,他又搬不走,又不值得叫江军过来。
白老太赶忙道:“离这儿不远,不过三五里地。你要的话,我叫我那孩儿替你宰了,庄上野的狗儿可不少呢。”
如枚连忙点头:“好吧,伯母。你的蛋我都要了,我们现在就出发。如何?”
“好,那我现在就去。等你忙好了,中午就可以做饭了。”
两个人把蛋的价钱都计算好了,老妇人蒯起了筐,如枚也跟在后面。
炖汤也挺好的,如果有羊肉的话,那就更好了。
如枚看着老太太向北方而去,心中更是欢喜,总算没有绕远路,这是好事。
她虽然五十多岁了,但是身体还算硬朗,走起路来也不算慢。说话间,他们已经走出了五里路。
“这是哪家的女儿,长得这么漂亮?”
如枚笑而不语,老夫人喃喃道:“亲戚。”
到了老太太家里,她的孩子和孙子都已经从家里走了出来,穿着的衣服上还打着好几个补丁。
“这是谁啊”两人看到如枚后,都很惊讶。
“我是个城市人,我喜欢吃狗肉。”她朝儿子和孙子招了招手,“拿个馒头,拿根绳子,去揍那条狗。你们两个先回去,我马上把刀子拿过来。”
这条流浪狗没有主人,卖得很便宜,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。
如枚倒也大方,拿出十元的现金,还买了个鸡蛋和猪肉。
这只狗身上的肉并不多,毕竟是一只成熟的狗,剥掉了脑袋,去掉内脏,剩下的肉也就十几公斤了。
你想啊,人都没有多少食物,一条狗能长到哪里去?
这一次,对如枚来说,简直就是一个意外之喜。
奶奶一家为了不让人发现,就用一个塑料袋将如枚的肉块包好,就是担心会有血腥味。
如枚兴奋地赶到车站,终于坐上了中午回家的大巴,一路顺顺利利地回到了家。
他不敢耽误,先将肉蛋往房里一放,又立刻向丁香去要工票:“三个就行。江军现在就去,很快就能把钱送回来。”
丁香早早就到了,加上家中还有个孩子,给她添了不少东西,就剩两个厂用的粮票,还是当宝一样供着。
如枚见丁香这么伤心,“不要”也不好多说,拿着银票道了一声谢,只好去向兰花要另一份。
丁香跟着问道:“你这次来,是想要买些什么东西吗?
“手表”如枚道。
丁香:你看看如枚,她的小嘴张得老大,久久不能合拢。
兰花捂着自己的小腹,见丁香的脸涨得通红,又涨得通红,她又补充了一句:“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