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1章 要出去工作的话(6/8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,我想,两位一定会帮我把车开过来的”

    众人连忙道:“好说,好说。”

    然后,天平被打开。

    农村人淳朴,山里的人更是淳朴,看到城里的人穿着漂亮的衣服,都会觉得害怕。

    如枚等人都很大方,态度也很好,付钱的时候也很大方。

    众人都很满意,所以也就没人讨价还价了。

    说实话,如枚很心疼他们,因为他们身上的衣服,比平原省的人都要好。

    生活在山区的人们,生活更加艰苦。所幸的是,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,已经被开发过的土壤还算不错。

    黄豆和绿豆都很饱满,质地也很好,只是有些湿漉漉的。新粮,也是不可避免的。如枚虽然减少了一些水分,但并不严重。

    于是,所有人都开始买大豆了。而绿豆就比较少见了,虽然价格贵,但产量却很低,根本比不上大豆。

    虽然有如枚的计划,但每个人种的都不多。

    如枚对此很是无奈,她没地,也没权利逼着别人种。现在也没别的办法了。

    丁家寨,是这一带最大的一个村庄。

    于是,他去了一趟村,还真的找到了一千多斤。这些都是我要的,等我忙够了,我们就在过年的时候,给你送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明天开会的时候,如果还有人要买,就让给那个卖豆芽菜的。

    “明年,我们要多种植一些,我这里的存货很多,我说过,不管你有什么,我都要。那就拜托你了。”

    一个男子从丁家寨出来,推着一辆手推车,往军区大院里走去。甚至,他们还帮忙把箱子卸了下来,堆在了一起。

    当他看到如枚的两台豆芽菜粉碎机时,惊讶地说:“难怪要这么多,原来是一种机床。”

    如枚微微一笑,没有说话,用一个破旧的网兜,将两斤豆芽菜盛了进去,“来,哥哥,尝尝新出的豆苗”

    男子大喜,推了推也没要,看着如枚如此慷慨,问道:“你要不要我家的面条,我什么时候给你?”

    如枚道:“我在村子里就跟他们说过了,要买面的可以到我们单位来,我不需要太多,但可以帮你找其他人。”

    董学斌道:“咱们小区那么多人,就我一个人,只要我一句话,他们就会愿意买,行了,行了,你先回去把东西拿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只有一百多斤,那就太浪费了,如果能从村子里弄到一些面粉,那就更好了,一公斤一两成的利润。”

    “拿到咱们店里去卖,也能赚点小钱。这样吧,明天或是后天,我把人叫来,他们就不会来了。你觉得呢?”

    那人显然很开心,抓抓头发说:“我从来没有做过买卖,不确定行不行。好,那我就试试,明天天黑的时候再来。”

    如枚点头:“那好吧,明日我会跟院领导说一声。多拉点儿来,包在我这里,我包你个几千公斤。”

    地道的地瓜面,如果晾干了,就可以放在里面了。

    男子得到如枚的承诺,开心地拖着马车离开了。回到家里,一家人都很支持他,于是就开始挨家挨户地打听。

    几乎每家每户,都会放一些粉丝进去。家家户户都有一百多公斤的粉丝,这可是北方冬季的主食。

    第二天傍晚的时候,那人带着一车面条回来了。她很兴奋,也很紧张。

    这些银子,都是从外面借来的,否则,他们怎么可能买得起这么多的面条。就等着今天中午的时候,把这些东西都给处理掉,然后大赚一笔。

    几个孩子听到门卫说:“快去看看,是谁在给我们家煮面。”

    如枚一听,立刻放下手里的工作,走了出去。

    她带着几个人出去,一边走一边让兰芳和淑英叫人。

    事实上,昨天如枚就跟他们说过了。

    而一些闲着没事的军妻们,则是抱着自己的儿子,在门口等候。

    当如枚走到近前的时候,周围的人都在窃窃私语。

    “哟,挺好看的嘛。

    “可不是嘛,你又不能和大会上的人相比,说不定哪天你就输了。”

    军队里的人,虽然比山村里的人要富裕一些,但骨子里还是喜欢小便宜,喜欢讨价还价。

    那人拒绝:“昨天就说好了,价格不会变高,我已经给你送过去了。不相信的话,你可以去找那位小姑娘。”

    如枚的话还没有说完,如枚已经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看见如枚进来,所有的人都让开了一条通道。

    如枚赶紧跑过去,往板车上一瞧,道:“我瞧着还行,还算干燥。你帮我称量一下,三十公斤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如枚又要帮桂英去办,于是又道:“你也帮我做三幅吧,这是要为人家去的。”

    面条要挂在树枝上晾干,如果太干燥,很难分离,如果用力过猛,很容易折断。于是,他就将自己的东西,全部都拿了出来。

    为了方便结算,他们通常都是以十公斤来计算的。不过,这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