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章 红烧肉(2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

    他在四合院后面的小巷召集大家,那儿早已停放着一辆运货马车,一些高壮的男子正在搬下车上的材料。

    原来老五是去请人为他们卸载水泥中空管的,那些管子正是用作排水系统的部件。

    街道办事处原定时间未到,杨军也决定先开始,反正已经与他们会说过,即便他们来了也只是走过场。

    他信任王阿姨会搞定,所以也不怕由此引发什么波折。

    连接后院到肥料池的距离不超过三十米,老五领着同伴毫不费力地揭开了小巷道路旁排列整齐的青砖。

    几个壮汉用力一挥动铁锹,不到半小时,便挖掘出了一条排污渠。

    杨军帮忙协助老五他们,将空心水泥管缓缓推进沟槽中。

    这些数百斤重的管道,在积雪厚实且地面湿润的情况下推进,让他们的衣服都湿透了,遍布泥浆。

    在他们铺设管道的同时,街道办事处来了两位职员,男女两人与杨军简单打招呼后,简单审视了情况,确认没事后便离开了。

    主任王早就提前交代过,这只是例行检查,真正的审核早已结束。

    随后,老五和他的兄弟们又清理了道路旁破碎的青砖,见天色渐晚,直接回家了。

    在四合院的后院,一回到家,杨军即刻搬运行李至后屋安置。

    深夜里家人的上厕所声音让杨军颇为尴尬,他不顾住所污渍或寒意,认定绝不入住客厅。

    拿着笤帚清理出一块干净区域,展开 垫被,并且关上窗户,在这个房间过夜的决定已下定。

    北城冬天酷寒无比,凛冽寒风仿佛利刃切割皮肤。

    即使是房间里,人们也畏惧无火度过长夜。

    对于杨军而言,这并未成为难题,他在东北严寒中经历过多次露天过夜,只靠薄薄的军被就熬了过来。

    由于作为侦查员的习惯,杨军睡眠浅薄,稍有动静便会惊醒。

    每当家人夜间起来,哗哗水声就会扰醒他,那情境尴尬且失眠难安。

    当然,回到家里,王玉英少不了念叨一番,关心这位多年不见的“大家伙”,心疼万分。

    清晨天刚破晓,杨军醒来是因被寒冷却非闹钟。

    看一眼表才三点余,离天亮还有些时辰。

    他裹紧棉被打算再多歇息片刻,但无论如何也难以再入睡。

    最终决定起身,因为今日还得去鸽子市再逛一圈。

    昨天卖掉的四百块钱粮票让他觉察不足,希望能找到更多编号不一样的钞票,便于以后制造副本时不被发觉。

    昨天杨军在雍和宫鸽子市场大赚一笔粮票,为了预防被人盯梢,他今天计划转向东直门市场的运气之战。

    从四合院到东直门的路程漫长,杨军跑了一个小时方才到达。

    然而这时市场人不多,雪花纷飞的空中,他在一棵大树旁找到了遮风之处,却惊讶地发现已有几个人聚集在树下同样为避风寒。

    一番交流下来,杨军得知对方中有两个同为贩卖者。

    当他提及低于市场价格七分的粮票信息,两个商贩立刻与他靠近商谈合作。

    由于对方需求大,杨军便以便宜一分的价格售出了1500斤,地区和全国通用粮票各有数百斤。

    这桩交易共换取600多元收益。

    杨军并非贪婪之徒,完成交易后便匆匆离去,以避免潜在的风险,即所谓“黑吃黑”的事件。

    经过一家还未开门的早点铺时,店中尚未准备早餐。

    等了半小时,他点了粥、两个麻酱饼以及一根油条填饱肚子。

    吃饱后他如常带走一些馒头、麻酱大饼和葱花饼,还打包了一份蛋香菜汤。

    走出早点铺后,他寻找无人处,将各早点存入自己的空间,期待以后复刻享用。

    进入意识空间查看,里面依然放着四大包子和四根油条,显然因早起时间问题,食物未经过一天完整周期,包子与油条尚未完全复制成功。

    每天忍受着王玉英无尽的抱怨,杨军虽然感到无奈,但仍坚持每天都带着早餐回家,目的就是要培养全家人每天早餐习惯于吃包子、油条和白面馒头。

    直到大家习以为常,为他在未来的某个日子里能从副本空间带来更多美食提供前提。

    抱怨归抱怨,习惯自然就会变得平常。

    当他踏入家门时,家人们还在忙乱中进行洗漱,而王玉英则跑去公共厕所排队。

    杨军将早餐放在餐桌上,便回到自己的小窝里收拾床铺,今天五兄弟还要过来帮他进行装修工作。

    看到杨军拎回早点,连牙齿都不及洗净的杨柳和杨老四赶紧躲回了各自的房间。

    自从大叔回来后,家里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,每天都享受到诱人口感的早餐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他们的日常生活还打破了多个纪录:第一次品尝到大肉包子的美味,第一次体验花卷的香甜,第一次爱上炸油条的酥脆……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