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3章 尘埃落定(1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   老太太不是认死理的人,府里主母不在半日,很快便有人来报嫁出去的五姑娘没了。

    老太太身边的丫鬟哪个不是人精?拉着报丧的人一问,便问出了个七七八八。

    宋姨娘在老夫人的寿安堂前跪了半夜,跪的寿安堂前的鹦鹉,都学会了那句:“求老太太垂怜,容五姑娘回家。”

    赵太太许久不出门,一日日在寿安堂里吃斋念佛,人年纪大了,越大越是看不明白,为何她年幼时好好的,如松柏一般清正的孩子会变得如此面目全非。

    佛堂里还有赵家老太爷的牌位,老太太浑浊的眼盯了一夜的牌位,看的眼睛都要花了。

    最终,还是决定让她们家的五姑娘回来。

    布满皱纹的手一下一下摩挲在光滑的牌位上,手腕上的念珠被褪下来,放在指尖一下一下拨动。

    寿安堂中满是檀香气味,浓厚到老太太都有些恍惚。

    仿佛隐隐约约看到了赵家老太爷的影子。

    她看着虚空之中的某一处,没好气的白了一眼,布满皱纹的面容依稀还能看出几分年轻时的英气。

    “到底是咱们没将儿子教好,这一大家子,反倒越过越乱。”

    “你在地下看着些小五,那孩子命苦,留神她别叫孤魂野鬼的欺负了。”

    其实老太太也并非是不喜欢孙女,她只是觉得,她们赵家娶来陇西大族的金娘子,无论如何也不能怠慢。

    她们庄户出身,哪里懂哪些规矩?只知道喜欢一个人,便该对一个人好,不喜欢,便可不假辞色。

    但世道变了,富贵了,人心算计也算多了。

    她以为她只要一直站在大夫人背后,便不会有这许多烦心事,没想到……

    竟然活生生搭进去两个孙女。

    “我们本也不是什么体面人家,那些世家大族的规矩,也不必死守。”

    “五丫头已经叫规矩逼死了,总不能叫她曝尸荒野,连死了也不安生。”

    赵悯山来过寿安堂,陪着老太太在佛堂里看了一夜赵家老太爷的牌位。

    赵家老太爷从小是极其喜欢赵悯山的,既有读书之能,又伴兴家之兆。

    赵家老太爷鲜少对赵悯山动手,赵悯山前半生都顺遂的叫人望尘莫及。

    唯独中年,从户部尚书的位置跌下来后,他的好运气仿佛用光了。

    前半生的那些风光场景宛如隔世,如今时时刻刻,处处都是坎坷。

    “母亲,我所做的一切,也是为了赵家!”

    老太太没有回答赵悯山,只是压着赵悯山在老太爷牌位前诵读一页经文。

    直到天亮,才放人出去。在赵悯山不解痛苦的眼神中,老太太长叹一声:

    “你若不愿,便等我老婆子死了,叫五丫头随我一道入祖坟。”

    这话说的诛心,可细细算一算,赵家哪有什么祖坟呢?

    本就是泥腿子出身,族谱上都找不出第四代的人家,说是祖坟,其实也不过是买下来的一片地,专门给赵家老太爷做坟茔的,往后老太太,大夫人,赵悯山,都在这一处葬着,才叫祖坟。

    赵悯山被老太太堵得说不出话,最终拂袖而去,那是他亲娘,他打不得骂不得,气的在书房里大喝闷酒。

    他酒水清亮,过喉便温,酒水洗不去烦闷,赵悯山越喝,越觉得他的人生似乎从赵妨玉入宫开始,便摇摇欲坠。

    无人能理解他的苦心,这些人享受的荣华富贵,都是踩在赵家的积累上才有的!

    他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赵家,这些人享用了赵家的荣耀,凭什么又要因些无所谓的牺牲,来讽刺挖苦贬低他?

    醉醺醺的赵悯山推开窗户,指着窗外明月骂骂咧咧。

    书房还是那个书房,只是再不复当年光景。

    当年他在这间屋子里,得他驯化引导,才有如今的赵妨玉,赵妨玉又如何能这样报复他,冷落他?!

    “为官之人,怎能妇人之仁?名声岂可留下污点?”

    他还梦着当初在朝堂上做户部尚书时的风光。袖袍一挥,便洒出去一捧酒水。

    门外的小厮见怪不怪,赵悯山时常这般。

    很开,一身身穿白色葡萄纹宽边杏花褙子的女人,头戴珍珠芙蓉金步摇缓缓行来:“听闻老爷今日不快,我亲手做了醒酒汤,给老爷送来。”

    这是后院中最得宠不过的陶姨娘,平日最得赵悯山的喜欢,小厮连忙将人引进来,殷勤的接过陶姨娘手中食盒。

    ·

    赵妨云的丧事办的不大,宋源也没跑多远就被追了回来,当晚便在宋家老太太的哭嚎之中下了大狱。

    京兆尹的人将宋家掘地三尺挖了一遍, 荷塘里挖出来二十六个骷髅头,

    丫鬟小厮一个个拉去审问,眼看着宋家倒了,那些丫鬟们小厮们这才对宋源以及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。

    宋源荒淫,且有怪癖。

    在情事上总喜聚众而行。

    而赵妨云的身份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