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4章 《苔》与无穷之路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   《山沟沟花开》这首歌,从头到尾就只是民歌,跟沟头村小学的人和事没有半点相关。

    和专业人士不同,围墙内外的吃瓜群众们倒是很兴奋,毕竟唱得是咱豫南人民的歌嘛,亲切。

    邢飞羽得到的掌声,比漂亮的尹馨月更多,那是相当满意啊。

    倒数第二个登场的是民谣歌手洛莉,洛凌的本家“大姐”。

    没有伴奏,吉他弹唱。

    朗格创作的歌曲《花》,名字只有一个字,但歌词可不含糊,艺术成分有两层楼那么高。以黄土之上含苞待放的一朵小花为视角,历经风雨却依然昂然向阳,最终绚烂绽放,非常契合沟头村的故事。

    洛莉的声音委婉悠谧,又暗含倔强勇敢之意,将这首歌演绎得娓娓动听。

    除了田林和邢飞羽完全自讲自话,其他几首歌曲或多或少都点题了。或青春、或奉献、或坚强……都是讲人间“大爱”,对孙桂林和肖芳两人的爱情,倒是没有提及。

    第二期汇演,最后一首歌。

    洛凌准备的歌曲也没有提及“小爱”,不过已经私下赠送了《最浪漫的事》,算是弥补了遗憾。

    洛莉坐过的凳子经过示意,并没有被撤下。

    洛凌看向了坐在正中间位置的沟头村小学几人,点头笑了笑,走到舞台中央坐在凳子上,然后对音响师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让众人没想到的是,音响里并没有音乐传出,而是一名AI合成的青年男子在念诗。

    “白日不到处,青春恰自来。

    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。”

    孙桂林直直盯着洛凌端正的背影。

    这首诗,他知道。

    青年男子的声音过后,是一群孩童在跟读。

    “白日不到处,青春恰自来。

    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。”

    听起来,这就是一名老师正在教室里上课。

    所有创作人和歌手都盯着显示屏,看清“教学”的内容之后 ,纷纷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这不是前奏的前奏结束之后,洛凌拨动了琴弦,开始了吟唱。

    “白日不到处,青春恰自来。

    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那次回眸等待,也许还是那个懵懂小孩……

    爱温暖心海,心与梦同在,风一来,花自然会盛开。

    梦是指路牌,为你亮起来,所有黑暗,为天亮铺排。

    画板已打开,勇敢的小孩,你是拼图不可缺的那一块。

    未来是纯白,不要再徘徊,用你的名字命名色彩……

    白日不到处,青春恰自来。

    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。

    啦啦~~啦啦啦,啦啦~~啦啦,

    啦啦~~啦啦啦~啦啦~啦啦啦啦……”

    洛凌照样进行了微调,也在最后加入了单字吟唱,让其更契合故事,更适合这个舞台。

    《苔》这首诗,将低级植物在恶劣环境中生存挣扎,可始终没有丢失自己的生命意向,它没有丧失勇气,用自身的坚强活力解除环境束缚,打破重重桎梏,焕发出青春的光彩。

    这光彩,微小却夺目。

    以诗喻人,以歌喻人。

    诗动人,歌动人。

    这首歌的旋律很简单,初学者都能轻而易举演唱出来。

    到了最后的单字吟唱阶段,竟有许多人跟着“啦啦啦”了。

    洛凌鞠躬致谢,然后退场。

    老乡们大多听不懂这首歌,但他们看到孙老师和肖老师的表情后,就知道他们很喜欢这首歌。

    两位老师都喜欢,那老乡们就都喜欢了。

    主持人照例让嘉宾互评,都是有的没的场面话。

    洛凌也按照“惯例”,对田林和邢飞羽表示了“呵呵”。

    以前的呵呵,是质疑两人的行事风格。

    现在的呵呵,不仅质疑了实力,更质疑了人品。

    对于彭毅宪的创作,洛凌也实打实地夸奖了一下。

    当然,尹馨月的演唱嘛……还是“呵呵”。

    白月光对于洛凌和其中几个人的“互黑”,也是有点头痛,剪辑有难度啊。

    虽然大家表情上都没问题,但说话就……

    《音为爱》首期节目,就把嘉宾互评的内容剪了不少,还好不影响整体效果,看来这一次也只能这样操作了。

    节目的最后,孙桂林和肖芳带领几名学生,为大家演唱。

    演唱的曲目,还是孙桂林夫妻暑假在城里打工的时候听到的,觉得意义非凡,便专门学会了之后交给了学生们。

    每周一的升旗仪式,沟头村小学就会响起齐唱国歌的声音,每周五下午的降旗仪式,大家唱的就是这首歌。

    可惜了,《音为爱》的录制时间是周二到周四,恰好一个都没赶上。

    歌曲名报出来的时候,洛凌不由自主笑了。

    田林和彭毅宪的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