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5章 栋梁之才(3/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的相关书籍,记载中提及叶轩因献上珍宝而入大秦朝堂,后又屡次献策献宝,赢得秦始皇的信任,直至成为权倾朝野的丞相。

    他对叶轩的贡献记忆犹新,比如“合并”策略使六国遗留势力接纳秦朝,屯垦戍边的建议使得边境安宁,造纸术和高产作物的推广更是解决了大秦百姓的温饱问题。

    虽然始皇帝去世后局势动荡,但叶轩的智慧并未被遗忘。

    此刻,面对叶轩的质问,恒文帝虽然并不认为他是圣人转世,却深深感受到了他的智慧和威严。

    他有些不敢置信地回应:“老祖,我确实犯下了错误。”

    叶轩居高临下地看着恒文帝,声音冷冽:“恒文,你可明白自己的过失。”

    恒文帝闻言,一时之间无言以对,只能伏地沉默。

    “你明明知道叶氏一族与你血脉相连,却毫不顾忌族谊,对族人痛下杀手,甚至下达追捕令,欲斩草除根。”

    叶轩的话语犹如冰霜,让恒文帝心生寒意。

    见恒文帝认错,叶轩微微颔首:“恒文,若能撤销对叶氏一族的通缉,我可以考虑宽恕你的罪行。”

    恒文帝连忙承诺:“老祖,我立即撤消通缉令,不再追究叶氏族人。”

    叶轩满意地点点头,这一举动无疑为叶氏一族带来了暂时的安宁,也让恒文帝深深体会到了叶轩的深思熟虑和公正无私。

    在秦国的咸阳城中,叶家的后代得以延续,叶轩以一种宽容的态度说道:“念在你的血统关系,这次暂且饶恕你的过失。”

    然而,叶轩紧接着的话语如同寒冰:“你的残暴已超越极限,不仅杀害了叶恒德族长,连同族人的生存希望也毫不留情地掐断。

    这样的你,不适合作为帝国的领导者。”

    恒文帝的脸色忽青忽白,面对圣人的权威,他不敢有任何反驳。

    “尊敬的老祖,我初登皇位,朝堂尚未稳定,若此时退位,可能会引发内乱,动摇大汉江山。”

    他匍匐在地,谨慎地陈述自己的顾虑。

    叶轩沉思片刻,新帝恒文即位不久,便大肆清洗朝臣,政局动荡不安。

    他考虑再三,“两年后,待朝堂事务步入正轨,你自己主动退位。”

    这是一道不容置疑的命令。

    恒文帝明白,那意味着两年的时间,足以让他培养接班人,同时处理好权力交接后的遗留问题。

    “我明白了,恒文承诺,两年后我必退位让贤。”

    他坚定地回应,话音落下,周围的景象瞬间碎裂。

    恒文帝坠入无尽的黑暗深渊,四周漆黑如墨,仿佛要吞噬他的存在。

    他挣扎着试图抓住一丝光明,却只觉坠落更深。

    失重感让他心跳骤停,寝宫内,灯火辉煌,宛如白昼。

    恒文帝从梦境中惊醒,满头大汗,脸上写满恐惧。

    确认身处寝宫,他才稍感安心。

    梦境中的情景历历在目,仿佛真实发生。

    他怀疑是老祖的神迹显现。

    “难道是老祖显灵。”

    心中的恐惧并未完全消散,他怔怔地坐在床边,整夜思考。

    直到太监前来侍奉他洗漱,才注意到皇帝的异状。

    “陛下,早朝在即,请准备。”

    太监捧着水盆,恭敬地提醒。

    恒文帝回过神,下达了一个决定:“停止对叶氏族人的追捕,从此不再提及。”

    太监愕然,不久前他还坚决要剿灭叶氏全族,现在为何突然转变?尽管不解,他还是遵命行事。

    叶氏家族的通缉令迅速撤销,而叶恒信,作为叶恒德的弟弟,以及叶轩和吕雉的后代,被推举为新的叶氏族长,带领剩余族人逃往临淄,成为大汉四分之一的势力。

    叶瑾瑜,那副温文尔雅的容貌仿佛是从画卷中走出,眼神深邃,与他的名字一样,散发着书卷气息。

    他凝视着聚集的族人,神情显得凝重无比。

    “恒文帝竟无端屠戮我叶氏族人,如今我们仅余漏网之鱼。”

    “此地不宜久留,我们须速作决断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必须立刻离开咸阳。”

    “族长,我们该往何处避难。”

    “这里,是我们的根,是我们的故土,离开了它,我们又能何去何从。”

    “叶氏的万世基业,转瞬即逝在恒文帝的暴政之下,他是何等昏庸。”

    “祖辈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,却因我们这些后辈无能,一夕之间付诸东流……”叶氏族人怒骂着恒文帝,泪水如断线珍珠滑落。

    百年的荣光,一夜之间化为乌有。

    曾经权倾一时,富甲一方,如今却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。

    “向东方去。”

    叶瑾瑜紧握双拳,沉声道:

    “失去的家业,可以重建;失去的财富,也能再挣,唯独生命,一旦失去,便无复返。

    从叶府出逃时,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