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4章 变化和对策(二)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   周严一回来就召开常委会,绝大部分常委都有思想准备。

    兴南如今表面上看起来几个项目热火朝天,各项工作有条不紊。

    经过大力整顿,干部的工作作风也比以前有了很大改观。不但办事效率大幅提高,工作积极性也很高。

    对于大多数基层工作人员来说,多干活有奖金拿,这就是好事。

    何况如今各部门领导都小心翼翼,加班都是要亲自带头的。谁都怕一个不小心落到活阎王手里。

    一年多以来,兴南县各直属部门的领导换了一大半。

    在县级单位,熬上一个正科很不容易。但遇到周严这样强势的县委书记,一句话就能让一个人甚至一个家族多年的努力付之东流。

    没人想做这样的倒霉蛋。哪怕是装,也要装到周严离开兴南。

    这是绝大多数人的真实想法。

    所谓上行下效。领导们不敢懈怠,基层工作人员自然更加不敢。

    事实证明没什么形成风气后就不好改变的事儿。

    只要压力足够大,利益足够大,根本不存在难改的毛病。

    可形势一片大好并没有持续多久。

    远途公司的成立是针对兴南的围剿,周严得罪的不该得罪的大人物,连王省长也束手无策的言论正在以极快的速度传播。

    空闲时间,机关每个办公室都有人对着地图各种分析。

    得出的结论也往往是兴南这些本来很有前景的项目,很可能到最后只是劳民伤财。

    县领导们虽然不可能如此目光短浅,可担忧是免不了的。

    秦国勋廖明明这样的外来者,以及余海英,高祥光这样周严的“死忠派”还好,其他人是不是另有心思,还真不好说。

    至少沉寂没多久的云学勇又变的活跃起来。又是调研又是找干部谈话,忙的不亦乐乎。

    云学勇确实有点小得意。

    这个月李济同两次单独召见他,面授机宜。

    明确表示上一次的事情,主要责任在于长汉,是于长汉自以为是,做事草率才会被周严的奸计得逞。

    这次吴公子是堂堂正正的阳谋。大家拼的就是实力。

    而且这一次不需要云学勇做太多的事情。只需要把兴南,或者说周严的具体举措及时汇报就可以。

    听到阳谋这两个字,云学勇就肝颤。

    上次就一直说阳谋阳谋。结果阳谋半天,遇到周严这个阴谋家。

    栽赃陷害,指鹿为马。一通折腾后,所谓的阳谋就都成了笑话。

    又是阳谋?

    云学勇很想说:“李部长,要不咱们还是搞阴谋吧......”

    当然,云学勇不敢说。

    堂堂省委组织部长,这样毫无架子的和他一个边缘化的副厅级干部说话,就已经很给面子。再要多嘴,那就是不识抬举。

    仔细想想,这次也确实把握很大。吴公子有钱有背景。又不在兴南折腾。

    你周严再狡猾,还能管到人家徐城扬城?

    最让云学勇心动的,是不用再受于长汉的窝囊气。

    原本两人私下关系还不错。可是到三泰之后,于长汉一副拿云学勇当马仔的姿态,呼来喝去,不假辞色。

    这就让云学勇非常不爽。

    大家也不过差半级。云学勇又比于长汉年轻,未来还不一定谁更有前途呢。

    原本是朋友,或者是合作伙伴。忽然一个人要做主了,另外一个当然会心里不舒服。

    云学勇吸取上一次的教训,绝不掺和具体的事情。

    调研,和各部门领导谈话,了解基层思想动态,这都是他作为副书记分内的工作。周严再跋扈,也没办法挑毛病。

    坐在会议室中,云学勇看着正襟危坐的常委们,又偷眼瞟一下低头看文件的周严,忍不住在心里鄙夷。

    “年纪不大,装腔作势的本事倒不小。大家都到齐了,还在这看文件,惺惺作态!”

    惺惺作态的周严终于放下文件抬起头来。

    “我最近不在兴南,很多工作不是太了解。所以今天只是临时开个短会。具体的问题,咱们稍后再讨论。”

    大家都不说话。担心也好,疑虑也好,既然周严回来了,那该怎么做,还是要听这个书记的。

    周严拿起桌上那份文件:“回来之前,省领导专门把我叫去,对兴南县的扶贫工作提出了严肃批评。”

    “兴南是贫困县。为什么是贫困县?一方面是农业大县,底子薄,基础差。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发展不均衡。”

    “县城以及周边乡镇,这几年第三产业发展的不错。居民生活水平有显着提高。但偏远乡镇的发展,就差强人意。”

    众人面面相觑,不明白放着一大堆重要的事情不谈,怎么突然说起扶贫来了。

    除了周严和知道内情的秦国勋。在座的人里,只有云学勇皱起眉,隐隐感觉不妙。

    周严端起茶杯喝口茶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