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6章 宝钗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   眼看着午时将至,姑侄两个嘀嘀咕咕说得难分难舍。

    “承徽,可要传午膳了?”如儿温柔的声音在门外响起。

    薛王氏忙看一眼天色,有些担心地问:“郡主和宝钗一直都没回来,无妨吧?”

    “无妨。若有事,安儿早就来告诉了。”王熙凤笑着安抚,即刻命,“传膳,去请郡主和薛姑娘。”

    过了好一会儿,待菜都上齐了,两个小姑娘才一前一后走了进来,却都重新梳了头、换了衣裳。

    和恪雄赳赳气昂昂,宝钗虽然仍旧微微低着头,肩背却挺得笔直。

    一看就是有故事。

    但她两个不说,大人们便都假装不知道——有事私下里再问。

    当日的饭食都是宜秋宫小厨房上的客饭例菜,薛王氏和宝钗吃得并不好。

    王熙凤也有些尴尬,叫了夏守忠来,低声埋怨:“今儿我这里有客呢,怎么也不多使些……多说他们几句?”

    薛王氏垂眸吃饭,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,心里不由得愈加同情侄女,想了又想,下定了决心。

    夏守忠苦笑起来,也轻声回报:“祖宗!您自己个儿惹出来的啊!前儿您跟太子爷建议裁撤小厨房……”

    王熙凤一把捂住自己的嘴,倒吸一口凉气!

    薛王氏也大惊失色,脱口而出:“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……凤儿,你怎可如此?”

    “我,我也是顺着太子的话说的……”王熙凤眼圈儿红着,轻咬下唇。

    为了讨好太子,竟然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了么?

    薛王氏的鼻子也是一酸,忙又强笑着安慰:“不过,既是人家都使出这样粗糙手段,”

    说着,看了一眼桌上那几道平庸的菜,“想必是太子采纳了你的建议。有利有弊,也未必全是坏事。”

    王熙凤委委屈屈地点了点头,目光一错,却发现宝钗正带着一丝疑惑和鄙夷,小心地打量着自己。

    哦?

    宝丫头竟然看出来自己在装假了?

    真是一如前世的聪慧。

    草草饭毕。

    薛王氏拉着宝钗告辞,王熙凤亲自执手送到外间殿门口。

    “承徽留步。如今解了封殿,见面的时候尽有的,我再来便是!”薛王氏双手包了王熙凤的手,用力捏了捏。

    撒手,行礼,离开。

    王熙凤站在那里,噙着泪抿着嘴,一直站到看着她们母女两个出了宜秋宫东小门才罢。

    回到内间,坐下,王熙凤摊开掌心,却是一张银票。

    展开了,两万面额。

    安儿和如儿凑过来看着,都吃一惊:“姑太太这是……”

    “我做了一副不受宠、日子艰难的模样来,她自然是要有所表示的。”王熙凤弯一弯嘴角,把那银票随手递给安儿,让她收起来。

    安儿不懂:“咱们的日子过得挺好的,我还给她们预备了那么多礼物带回去——承徽为什么要让姑太太那样认为呢?”

    王熙凤笑了笑,单手托腮:“这个啊,你猜!”

    安儿刚要说话,该睡午觉却没睡着的和恪跑了过来:“王娘娘!”

    “怎么不睡觉?”王熙凤一看见她便眉开眼笑,张开了手臂,等着她乳燕投林。

    和恪钻进她怀里,依恋地抱了抱她,才小声道:“我有事跟你说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王熙凤示意安儿退下,自己则拉着和恪去了自己的大床上,一起躺下。

    如儿又给她们放了帐子,掖好了,这才出去,关了内间的门,亲自守在外头做针线。

    “那个薛家的姐儿,果然如您所说,聪明稳当。”和恪的话里带着一丝酸意,“她读书写字都比我好。

    “我练鞭子的时候,故意在她脸前一尺处响了一鞭,她腿都抖了,脸色也煞白,可还是一动不动。

    “王娘娘,泰山崩于前而不改于色,说的就是她那样的。”

    说着,和恪搂着王熙凤的脖子,把脸埋进了她的肩窝,声音也闷闷的,“王娘娘,你尽心尽力地教了我三年,可我还不如一个商贾之家的丫头。

    “我……我资质不好,辜负了你的辛苦……”

    王熙凤温柔的把她抱在怀里,柔声道:“哦,还有吗?”

    “……我觉得,我不配做爹爹的女儿。”和恪开始哽咽。

    王熙凤把她从自己怀里拽出来,捧了她的小脸儿看,见她竟真的落了泪,叹了口气:

    “你这三年学,还真是白上了。”

    和恪身子一僵。

    “子曰,三人行,则必有我师焉!

    “你才碰上了一个比你稳当的就这样妄自菲薄,那赶明儿你爹爹给你找了正经老师和伴读来;

    \"若是有比你灵慧的,有比你漂亮的,有比你渊博的,还有比你力气大的,那怎么着?你就再也不见人了不成?”

    王熙凤逗趣地说完,见她默默思索,便又跟她细说宝钗:

    “她自幼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