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2章 吃与穿是国计民生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   大唐时代其实有棉花,叫做白叠子。

    这些白叠子号称是胡人从西域带过来的,其实就是从高昌国带过来的。

    高昌国生产棉花。

    但以后世的眼光来看,高昌国所产的棉花是短绒棉,不太适合纺织。

    后世种植的棉花,基本都是从印度长绒棉改良过来的。

    那种棉花棉绒长,保暖性也好,更重要的是长绒棉适合纺织。

    棉布做成的衣服,穿起来可就舒适多了。

    再说,棉花可以做硝化棉,这是炸药的主要成分。

    直到后世,棉花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。

    在没有化纤的时代,棉花是唯一能解决国民穿衣的重要物资。

    尚青云买了10来斤棉花,放在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面前。

    “陛下可识得此物?”

    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用手一抓,像白云一样柔软有弹性,并且非常暖和。

    “这好像是白叠子~~但又不太像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有些不确定的说。

    “这是白叠子,但不是市面上常见的那种。”

    尚青云对李世民说道。

    白叠子现在没人用,还有个重要的原因~~

    那就是现在没有梳棉机,无法去除里面的棉籽。

    这样做棉衣的话,里面有棉籽硌人就不太好了。

    再说,本来棉绒就短,里面还有棉籽,也就无法进行纺织。

    “陛下,此物叫做棉花。

    不光可以把它缝在衣服里面保暖,而且可以用它来纺线织布,做成衣服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的两眼爆发出精光。

    他很清楚解决百姓吃饭穿衣有多重要,而穿就是其中的一大项。

    “可是白叠子里面都有籽,这个为什么没有籽呢?”

    李世民说出了自己的疑问。

    “白叠子里面有籽,把籽去掉就行了,这不很简单吗?”

    尚青云不以为然,梳棉机还不好解决吗?

    “白叠子里面的籽,如果能方便地去除,那确实是大有可为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对此非常肯定。

    “对了,陛下。

    高昌国盛产此物,难道他没给陛下进贡这东西吗?”

    尚青云开始引导话题。

    “没有,朕从来没听说,高昌国有这东西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记得很清楚,非常肯定地回答尚青云。

    “那恭喜陛下,你被骗了。”

    尚青云开始拱火。

    李世民的脸色渐渐难看。

    当皇帝嘛,被骗代表着一种耻辱。

    这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物资,小小一个高昌国竟然敢欺骗自己。

    “陛下,高昌国遍地都是这东西。

    那地方的气候,非常适合种这东西。

    如果高昌国成为大唐的一部分,那大唐百姓就再无穿衣之忧。”

    “哼,小小高昌国,竟敢欺瞒于朕,朕必要向他们讨个说法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杀气腾腾。

    尚青云知道,这把火点成功了。

    “可暂时没法办啊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长长叹口气,颓然地说道。

    是的,现在北方有威胁,确实无暇顾及高昌国。

    真实历史上,贞观三年才把颉利可汗给抓了过来。

    在尚青云的协助下,长安保卫战保存住了大唐的元气,反倒是东突厥元气大伤了。

    明年完全可以一举把东突厥拿下。

    拿下东突厥这个顶在脑门上的威胁,跟薛延陀之间就有了缓冲屏障。

    这时候再对付高昌国,就从容得多。

    李世民一代雄主,战略眼光自然不缺,对于尚青云这个分析,也是非常赞同。

    “可明年发动作战,国力还是有些弱啊。”

    老李还是有些犹豫。

    “并不弱,陛下。

    明年我们受灾,你以为草原上就不受灾吗?

    我们受旱灾,庄稼长不起来。

    草原上也受旱灾,草就长不起来,

    草长不起来,他们就没法喂牛羊。

    没法喂牛羊,他们就没得吃~~”

    对于明年旱灾,尚青云倒是有个应对办法,那就是大规模推广红薯。

    从春天到夏天,红薯一直都可以种的。

    而且红薯耐旱不耐涝,旱灾种红薯是最合适的。

    关键问题是,红薯几乎任何部位都可以吃。

    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,红薯没有成熟期。

    任何生长阶段的红薯,挖出来都可以吃,红薯叶子也可以吃。

    “竟然有如此神物?”

    李世民的话音中,都有些颤抖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,你知道上界为什么叫你李二吗?”

    突然的一个转折,让老李一愣,脑子没转过弯儿来。
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