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 人族劫难(2/8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
    倾泻而下,洒落四方,无量灵水顿时散布开来,瞬间化作无边水雾,缭绕于幽冥之间。

    那水雾轻盈而柔和,漂浮于空中,仿若无数精灵翩翩起舞,弥漫在鬼门关旁,覆盖着大地。

    似乎为阴司铺就一层神秘的盈盈纱幕,恍如梦境,愈显得幽冥之地的神秘与庄严。

    而在这云雾缭绕之际,一条羊肠小道从鬼门之后悄然延伸而出,若隐若现,宛如天际之虹,蜿蜒曲折,带着几分神秘。

    小道两旁,水雾朦胧,似有凄凉之意,亦隐含着无尽可能,惹人怜惜。

    道玄心中浩然,见此景象,道。

    “此小道乃通往幽冥之途,前路虽显曲折,却是生灵归宿之径,唯有守正之人,方能畅游于其中。”

    他神情凝重,心中已然明白,隧道之延展,将是众生灵魂归位之所,也是地府正道的象征。

    平心娘娘亦察觉这水雾所蕴之灵气,望着那隐约小道,心生欣慰,认为此乃开启地府的契机。

    逐渐形成无量的阴魂德泽,必能使幽冥之地生机盎然,庇佑无数生灵。

    羊肠小道之外,四周皆被无数浓雾包裹,浓稠如墨,笼罩一切,仿佛将幽冥之地化作一片迷蒙的幻境。

    雾中幽静无声,然不时有隐隐约约的鬼哭狼嚎之声从雾影深处传来,凄厉悠长,宛如悲鸣之灵,令人心中生寒,意生未尽之畏。

    其声寂寥而幽怨,似是在诉说千古之冤屈,隐现于浓雾之中,似乎有无数亡魂在其中徘徊,难以得安,徒然呜咽,令人感受到幽冥之苦与生死之重。

    此情此景,正是阴司所重,生死轮回,感而愈发显得凄凉而沉重,令人动容。

    而那羊肠小道,恰似黄泉道,蜿蜒而出,乃为进入阴司之接引之道,光明与幽暗的分界线,通向众生归宿之所。

    小道之上,虽被浓雾环绕,却透出一丝清晰之意,使人心中安宁,似乎在喻示着生灵的归正与轮回的再生。

    羊肠小道之上,还有有无数火红花朵竞相盛放,焕发着夺目光彩。

    红艳如血,鲜明异常,仿若烈焰在微风中摇曳,分外诡异。

    这些花朵,乃是彼岸花,幽冥间独特之属。

    彼岸花花瓣重重叠叠,宛如精灵之舞,生机勃勃,却又蒙上一层神秘之气,犹如幽灵的笑靥,透出几分妩媚与凄美。

    道玄与平心娘娘伫立于小道之旁,瞬间被这火红花朵所吸引,心中暗想。

    “彼岸花虽美,然其生于幽冥,实为轮回之象,生灵须知其背后之寓意,切不可沉迷于此。”

    其时,众花随风摇曳,似在低声耳语,如诉阴司沉重之道。

    道玄凝视着那耀眼的花朵,感悟深远,心中道。

    “此花乃引导亡魂之路,生者见之,宜知其意,然亦可识得回归之途。”

    三光神水者,乃天地间之灵泉,能活死人肉白骨。

    然自遣于幽冥地府之中,竟化作九幽弱水,浩浩荡荡,奔流不息,形成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。

    此河岸旁,映衬着阴沉的天色,波浪滔天。

    如同愁苦的心灵,在无尽的记忆中翻滚,仿佛诉说着生死之事,轮回之苦。

    水面上雾气弥漫,影影绰绰,隐约可见众多幽魂荡漾其中,恍若徘徊于世,尚未得安宁。

    在此之外,河边屹立着一块巍峨石碑,苍苍磊落,似为千古之沉淀。

    石碑上,篆刻着“忘川河”三个大字,字迹苍劲有力,渗透着岁月的沧桑与凄凉。

    此河名曰忘川,乃是阴司引导亡魂归宿之地,洗净前尘往事,助其忘却生前之苦,得以往生。

    道玄与平心娘娘立于岸边,静观这条汹涌澎湃之河,彼此心中皆生感慨。

    道玄心想:“忘川河,实乃生死之道,众魂渡此,若无法忘却往生之苦,岂能安宁?”

    道玄见其三光神水化作忘川河,心中感慨,随即取出一枚莲子,洁白如玉,蕴藏着生生不息之气。

    提息凝神,轻扬手腕,莲子在空中划出一道柔和的弧线,缓缓落入波涛汹涌的忘川河中。

    瞬时,莲子入水,波光粼粼之中,化作一夜扁舟,轻盈而动,舟身似莲花盛开,绽放着幽幽光华,宛如月下之影,柔和而宁静。

    扁舟载着清香,伴着水声,仿佛时光在此刻凝固,世间的纷扰尽皆抛却,唯有这舟,静谧而安详。

    道玄见舟成,心中一振,暗自思。

    :“此舟乃为渡亡魂而造,载着前行之愿,直通彼岸,助其解脱,重聚安宁。”遂

    向平心娘娘道。

    “吾以莲子之舟,渡此忘川,谨以此行解众生之苦,何其美哉!”

    平心娘娘微微一笑,目光如水,投向那一夜扁舟,已然明了其意。

    她轻声道。

    “忘川河乃轮回之道,唯愿此舟能载走苦难,带领亡魂重归故里,洗尽前尘,再获新生。”

    道

    玄见舟已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