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章 三徒悟空(2/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 或运功吐纳,调气凝神,身心潜入无尽之境,精神恍惚,与天道相融,似有神明相伴;

    坐于仙石之旁,耳边风吟,恍如月明之夜,静谧无声,为弟子讲解上清大道,传授无上之理。

    时光荏苒,日月交替,花果山之景,四时轮回,各有千秋。

    春来时,桃花盛开,香气扑鼻;

    夏至际,林间蝉鸣,绿荫如盖;

    秋风起,硕果累累,山野间金黄一片;

    冬雪皑皑,静谧无声,仿若仙境。

    道玄举目远眺,心中感悟无量,知世事如流水,变化无常,然但求心中一念,超然脱俗。

    某日,道玄如往常驻坐于仙石旁,静心练功,然忽见仙石颤动不已,似有异变发生。

    心中疑惑,瞩目观察,旋即感知方圆万里之内,天地灵气如潮水般,狂涌而至,纷纷聚集于石侧。

    顷刻之间,仙石之上,竟显现一黑洞,正如苍穹之眼,灵气聚而不散,悉数被其吞噬。

    道玄见状,心生警觉,思忖此事非同小可,心中暗念:

    “此石果然非凡,大机缘,万千灵气聚集,自有其因。”

    遂凝心静气,默默观望。

    日夜交替,灵气汇聚竟不曾减弱,直至一昼夜过去,周遭灵气愈加稀薄,仿佛天地间几无生气。

    但此时道玄心中已有所觉,灵气不再如往日般狂涌,似乎预示着仙石即将化形而出。

    道玄心中五味杂陈,既有期待,亦有些许忧虑,或将发生莫大的变故。

    正思索之间,猛然间,仙石光华四射,熠熠生辉,气氛如沸,时空仿佛凝固。

    黑洞中央,渐显出一形影,连绵变化,似为异灵渐渐清晰。

    带着天地灵气之灵动,终于自石中脱离疾出,化为一只浑身灵动之猴,形态俊逸,灵气逼人,果然乃昔日传说之石猴也。

    未曾一时,这石猴睁眼而视,目光犀利,似洞悉天地万象,庄重异常。

    道玄正欲上前相询,石猴却突然一跃而起,踩云而行,直向九霄飞去。

    道玄心中一震,明白此乃机缘难得,若石猴真为灵应,必有大作为。

    石猴初生,灵动无比,悠然自得,便已能行。

    刚自石中脱胎,便向四方跪拜,似乎感知天地之灵气,朝拜诸天。

    跪拜完毕,抬首望天,双目中光芒四射,犹如金焰,直冲斗府。

    天庭万仙,俱为之惊动,纷纷注目,心中揣测其缘由。

    忽而,石猴飞身而至,旋即来到道玄面前,连连叩拜,口称:

    “师傅!欲亲近于您,愿相随左右,拜请明师教导!”

    道玄见状,心中欢喜,暗自思忖:“此猴生而聪慧,天赋异禀,已具灵根,若能严加教导,必将成大器。”

    于是,道玄笑而应之:

    “尔可助我教化,愿以心为道,名为孙悟空,做我三弟子,日后共研上清大道也!”

    言罢,双掌合十,赐予孙悟空以修行法门,以期助其修为大进。

    孙悟空承师命,目中闪烁灵性,心意坚定,立誓要勤修不辍,习得大道。

    有道玄之教导,世间诸般法门皆为机缘,更能领略道理之精义。

    道玄见孙悟空初生之灵气特异,遂言:

    “尔乃女娲娘娘所赐五彩神石所化之灵明石猴,与女娲可谓同母之亲。

    日后若有幸得见圣颜,切记修身齐心,万万不可失礼。”

    孙悟空闻言,心中震撼,顿觉荣耀之重,明白自己之身世非凡。

    面露敬畏之色,乃屈膝跪拜,感激道:

    “弟子定当铭记于心,恭敬女娲娘娘,决不敢有失!”

    道玄见其恭顺,心中愈加欣慰,暗叹此猴聪慧异常,未几即领悟至深,必可成就不凡。

    于是,赐予其修行之法,力求教之明理,务使孙悟空明道守德,意喻悟出天地之理。

    自此,孙悟空于花果山中潜心修炼,整日汲取天地灵气,虚心向道玄请教。

    每逢遇到疑难问题,总能向师父求教,心向大道,似愈发聪慧。

    道玄亦不吝赐教,耐心细致,传授诸般法门,逐渐引导其走向更高之境。

    一日,桃花灼灼,春暖花开,花果山万物复苏。

    道玄心中欢愉,俯首观孙悟空,见其正专心致志,运劲丹田,修炼有道,脸上不禁流露微笑,暗自道:

    “此猴果然不负厚望,前途可期。”

    恰于此时,道玄心生感应,暗念此刻或为天意所示,难得大机缘将降临于此。

    正当他思忖之间,霎时间,天穹之上,异光乍现,一颗宝珠自空而落,翠光四溢,绚烂夺目,正是一件下品灵宝,名为“开天珠”。

    道玄见珠,不觉心中一震,知其乃灵界珍物,自是缘分所致,遂挥手将其收纳于掌中,隐入怀中。

    而后,他目光定格于孙悟空,思虑良久,心中明了: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